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国际关系思想发展史上,"英国学派"和"英格兰学派"这两个名称都曾在不同时期被不同学者提出和使用过,并经历了从分立到合一的转变。1980年,赫德利·布尔首先提出"英国学派",其具体所指为在英国占主导地位的国际关系研究的经典路径;1981年,罗伊·琼斯提出"英格兰学派",并将其与"英国学派"名称明确区分开来,而与伦敦经济学院联系起来;1987年,克里斯托弗·希尔再提"英国学派",用以指称英国学者对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贡献;1998年,蒂姆·邓恩重新界定"英格兰学派",将其与"英国学派"名称等同起来,并与英国国际政治理论委员会联系起来;2010年,菅波英美提出"新英格兰学派",完全淡化了地域色彩,从而完成了两个名称从分立到合一的转变。由此可见,将"EnglishSchool"译为"英国学派",不仅置"BritishSchool"于无法翻译的境地,而且掩盖了国际关系思想发展过程中一段不应被忽视的争鸣史,因而是不可取的,应当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2.
西汉盐铁会议期间的"义利之辩"首开中国农商争论的先河,以贤良文学为代表的儒家倡导"崇本抑末"论,奠定了封建帝国重农抑商思想的理论基础.法国"重农学派"是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对二者经济思想的比较研究,可以揭示重农思想所产生的特定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3.
英国学派是一个重要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从方法论和本体论的角度进行观察可以看到,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是一种不同于美国主流学派的国际关系理论,它有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视野,为我们理解国际关系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分析框架。英国学派的多元主义不仅为综合各种不同的国际关系理论观点提供了一个框架,而且为它们之间的对话架设了一个理想的平台。不过,英国学派的多元主义理论也造成了一些无法克服的矛盾和紧张。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以卓炯为代表的广东一批经济学家,从50年代末开始经过了长达40多年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以卓炯为代表的岭南经济学派。岭南经济学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重大成果;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大业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要介绍了管理学各个学派中影响力较大的经验主义学派的起源、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主要观点,并结合现代管理学的发展给出了对经验主义学派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区域营销理论市场学派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营销理论市场学派以科特勒为代表,对区域营销的起 因、什么是区域营销、如何营销区域(目标市场、营销主体、营销要素)以 及区域营销的战略性市场规划过程等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 ,认为以温特为代表的主流建构主义与英国学派之间在三个方面存在一致 :本体论上的理念主义与“弱式物质主义”、国家中心论以及在结构—能动者关系中的整体论观 ;二者的分歧有四点 :一是价值取向的欧洲中心主义与价值中立 ,二是研究方法上的古典方法与科学方法 ,三是国际体系演变的不同认知 ,四是对权力和均势原则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中对于政府经济职能的争论始终存在,而事实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的状态和结果。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对其经济职能的探索也从未停止。在新自由主义思潮中,声望最高、影响最大的就是芝加哥学派。文章立足芝加哥学派的基本理论观点,通过对美国、日本政府的经济职能的比较,为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有益的尝试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发表于《改革与战略》2004年第12期关于《中国行政管理三大学派理论初探》一文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行政管理各学派之间的思想交流、观点交锋和理论争鸣,开创行政管理学派研究之新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人类学的进化论在人类学理论流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对人类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进化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众多,巴斯蒂安的“心理一致说”,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其学派奠定了基础:随后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泰勒的《原始文化》,摩尔根的《古代社会》都对人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公共选择学派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在美国兴起的一个资产阶级新自由主义学派,它的主要特征是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广泛的非市场决策的政治问题,在政治学与经济学之间架起一座新的桥梁,为经济科学开辟了崭新的研究领域。公共选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詹姆斯·M.布坎南,弗吉尼亚工业学院和州立大学……  相似文献   

12.
国际政治中的英国学派(English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是颇具特色的西方国际政治理论流派,冷战结束后英国学派的国际关系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学派被认为发源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学术群体,是有着相同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学术群体。英国学派的理论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集中于国际社会研究,坚持理性主义传统,走“中间道路”的理论倾向。本文通过对非主流理论和观点了解,皆在增强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3.
张琪  裘屾 《魅力中国》2014,(6):105-106
自文化学派及其“文化转向”的翻译思想形成以来,学术界对其争论不休。以巴斯奈特为代表的文化学派因其研究跳出了语言学研究的框囿,成为当今译论研究的主角,然而,文化学派的翻译观却有其自身无法逾越的局限。“文化转向”这一思想过度强调了文本外诸多文化因素对翻译的作用,其研究重心从语言研究转移到文化研究上,最终没有形成普遍的翻译理论以解释和预测翻译现象。  相似文献   

14.
英国学派的发展、贡献和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学派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既具包容性又具独特视角的一个学派。它以反思现实主义、理性主义和革命主义3个传统为研究基点,取格劳秀斯的理性主义为思想本源,确立了以“国际社会”为中心概念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把阐述国际体系的霍布斯现实主义与强调国际秩序的格劳秀斯主义结合了起来,为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对话提供了可能性。它所阐述的国际社会的构成特征,事实上与建构主义也有共鸣。英国学派的多元化思想、传统主义研究方法以及注重民族话语的研究思路,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创建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小敏 《魅力中国》2011,(17):223-223
苏珊·巴斯内特的文学翻译思想经历了文学翻译、文化翻译到翻译的文化研究的嬗变,表现了将文学翻译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相结合的文化诗学精神。以巴斯奈特和勒费弗尔为代表的文化学派将翻译的重心从语言层面转到了文化层面,并逐渐形成了强调翻译的本质即是“文化翻译”的“翻译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16.
奥地利经济学派在历史上是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一流学派.2008年金融危机后,奥地利学派思想再次引起各界关注.本文梳理了奥地利学派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奥地利学派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总结了奥地利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对我国影响主要体现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价值意义,为我国经济发展、 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由于学科特点使然 ,国际关系理论长期以来有意无意地被视为一门“美国的社会科学” ,而作为近代国际关系理论发源地的欧洲则往往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然而事实上 ,欧洲大陆学派的国际关系理论有自己的理论传统和发展轨迹 ,其文化背景、主流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学科的成长都与美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不尽相同 ,尤其是它从社会学角度对国际关系的研究 ,为“9·11”事件后的国际关系理论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和范式。而欧洲大陆国际关系理论教学与研究的缺陷以及语言方面的障碍 ,则要求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耐心去关注这一学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作为“一门美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知识”与“权力”二者的联系进行解构的工作已经做了很多。英国学派和“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也参与到了“民族化”国际理论的行列之中。本文采用一种谱系学的方法来描述在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背景下 ,2 0世纪 90年代中国学派的浮现及其逻辑 ,并且分析该理论对古代“大同”伦理观念的诉求。这种理论建构将与英国学派有关“国际社会”讨论的浮现及其逻辑联系起来。“国际社会”和“大同”都使用“文明标准”作为区分国际关系主体与客体的界限。文章结论认为 ,这两种国际关系理论取得一致的诸多方法之一 ,即是用文明和帝国的相同逻辑来排斥美国国际关系理论 :为了重申中国和英国理论上的“我族 (self)”而建构一个美国理论上的“他族 (other)”。因此这些理论并非其倡导者所认为的那么彻底 ,它们将理论探讨局限于三个民族国家而成为世界政治中其他“国家中心主义”方法的保守联盟者。  相似文献   

19.
年鉴学派作为20世纪最负盛名的史学流派,其总体史研究、跨学科研究和问题史学的观点对世界史学的发展影响巨大,改变了过去史学研究的狭小范围和闭塞的研究方法,对于史学研究而言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可以促进研究领域和方法的拓展与深化。若遵循全面历史的研究方向与原则,年鉴学派自身的发展过程亦可以看作是史学发展的螺旋式上升。  相似文献   

20.
美国制度经济学是德国"历史主义经济学"在美国的变种,在美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际决策作用。因此,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的重要经济学派。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