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民族村寨文化空间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村寨是一个由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的组织严密的社会文化有机体。为有效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民族民俗文化及其文化空间,坚持原真性原则和“文化自觉”,并通过新农村建设、历史保护、产权管理等制度设计和政策措施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与物质文化遗产一道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开发节事活动可以成为一条有效途径。节事活动的特性决定了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二者可以耦合的动因在于经济与文化的互动,而二者有机结合的意义在于集成多元化的保护主体,促进活性发展与动态保护。节事活动开发与"非遗"融和发展需坚持:本真性原则、社区居民参与同游客体验并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选择科学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4.
陈燕 《全国商情》2009,(10):92-93
哈尼族梯田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分布广袤、景观壮丽,为哈尼民族文化的缩影,是我国梯田文化的代表.作为哈尼族梯田文化的中心区,元阳的旅游资源集中体现于梯田文化.根据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可重点设计与建设三大旅游品牌体系:观光休闲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特色专题旅游.  相似文献   

5.
产业遗产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遗产,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活态保护是从静态的文字、图像、影视等博物馆式保护方式脱离出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活化利用的保护理念。本文尝试通过典型案例来研究产业遗产的活态属性,探讨被保护对象如何与其共生环境协同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从而释放自身活力及文化价值,展现产业遗产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农村文化遗产的整体属性及其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我国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变得日益复杂,并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按照文化遗产的属性划分,农村文化遗产是由农业文化遗产、乡土建筑遗产和乡村民俗遗产等关联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特征。以促进农村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为目标,必须通过实施农村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动态保护和原真保护等策略,保障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云南彝族花灯是内地汉文化与西南彝族文化相结合的艺术载体,集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其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雨过铺镇永宁村彝族花灯最具代表性,于2005年10月入选红河州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作为人类文化缘起和传衍的重要场域,是彝族花灯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现代经济》2013,(6):114
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新疆天山和云南哈尼梯田"申遗"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经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达到45处。在中国已有的世界遗产中,文化遗产数量最多,达到27处。包括:长城,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敦煌莫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福建泉州"海丝"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运用ROST CM6软件与ASEB栅格分析法,在归纳分析"海丝"遗产点空间布局、遗产分类、游客感知等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海丝"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的优劣势,提出强化旅游品牌、创新旅游产品、丰富旅游活动、保护遗产原真性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的转型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问题倍受关注。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形成了以博物馆、主题公园与实景舞台剧为主导的3种主要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以遗产的静态展示为主,较好地维系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非物质文化主题公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重建与虚拟体验空间形式,实现遗产景观载体化;而实景舞台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的表演活动而活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最具创意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1.
所获奖项: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亚太文化遗产保护 荣誉奖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济的迅猛发展,苏州古城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现状令人担忧,归结为高速度的经济发展淡化了民族文化的存在;片面追逐经济利益使民族文化畸形变异;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自生自灭.政府是民族文化保护的主导力量,要承担民族文化保护的主要责任.民族文化按产品属性划分为民族文化公共产品、民族文化准公共产品和民族文化私人产品,据此在政府与市场之间进行分工,解决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中政府职能存在着"不到位"甚至"缺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冯菲 《大众商务》2010,(14):68-68
城市土地的过量开发,使得可利用土地资源紧缺,城中村土地成为城市土地市场的最后一块"蛋糕"。本文分析了城中村改造对住房供应体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改造建议。希望通过城中村改造不仅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也能促进当地经济和社区居民的可持续增长及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14.
由于理念和工具的局限,传统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划定方法过于简单,不能满足复杂地理环境条件下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论文基于建筑文化遗产真实性保护的理念和全新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平台,综合考察遗产真实性保护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动态性,针对长城通常所处的山脉、谷地、平原等几类主要地理环境,制定了"多层次综合叠加"的保护范围划定方法,方法关照了长城众多要素复杂的系统关系,并以动态保护的理念将其纳入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土地的过量开发,使得可利用土地资源紧缺,城中村土地成为城市土地市场的最后一块"蛋糕".本文分析了城中村改造对住房供应体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改造建议.希望通过城中村改造不仅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也能促进当地经济和社区居民的可持续增长及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世居少数民族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教育自觉、民族文化教育政策落实、制度保障、课程建设、教学、师资队伍、民族文化教育研究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与不足,应采取明确民族文化教育的定位,创新民族教育制度,加强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综合利用民族文化教育的途径,坚持民族语言教学,加强民族文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教育对策以促进黑龙江世居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失传的重大危机,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而用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无法给予切实保护。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言,立法保护是根本性的保护,也是长远的有效保护方式。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使开发和保护并重,并采取多样的保护方式,如活态保护、生产式保护和教育保护。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不仅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亟待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与旅游业实施联动开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作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手段,再通过旅游收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是实现两种产业良性互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历史背景造就了贵州独特、丰富的地域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通过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分析,研究环境因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和分布的影响,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社会企业是一种将商业运作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的创新型社会组织。社会企业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有助于其"保护"使命的达成、"生产"目标的实现、文化传承主体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文化类社会企业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在中国还处在尝试与探索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人才匮乏、资金短缺与运营不善等诸多困境。社会企业有效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需要加强政府对文化类社会企业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培养、壮大以"社会企业家"为引领的文化类社会企业人才队伍,拓宽文化类社会企业的资金来源和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