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晓琴 《魅力中国》2010,(26):41-42
当前,中国的汽车企业国际化经营呈现出合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汽车出口量逐步增长和跨国并购不断活跃的趋势。基于SWOT模型,本文分析了中国汽车企业的优势、劣势及当前环境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分别提出了出口、对外合资合作及跨国并购的总体战略,进而提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实施国际化战略、进行跨国并购,是一个发展机会,甚至是一条追赶整车企业发展步伐的捷径,同时存在着非常大的风险。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怎样抓住机会实施国际化战略、进行跨国并购?在实施国际化战略、进行跨国并购的过程中,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怎样规避风险?“罗斯事件”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有什么样的启示?业内一些人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芦议值得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重视。两年时间,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能从组蝇到形成52亿美元的销售额,似乎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品牌国际化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塞丽 《山东经济》2006,22(4):59-61
我国企业实施品牌国际化受到时间、规模、资金、核心能力等方面的限制,跨国并购的优势可以为企业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指出了我国企业创建国际化品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和存在的障碍,提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留住关键员工,消除文化障碍,用好分销渠道,保留对客户的关注等几项对策。  相似文献   

4.
战略并购:中国制造企业“走出去”的市场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立峰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1):85-87,144
以产业为基础、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的战略并购代表了第五次并购浪潮的显著特征,文章通过对我国领先制造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战略并购将成为这类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战略,也必然成为现阶段制造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途径和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面对企业国际化经营趋势,现阶段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实施战略的重点是确立和优化跨国并购的战略选择,并有针对性地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尹习健 《中国经贸》2014,(13):39-40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演进,实力雄厚、规模宏大的跨国企业越来越成为其中的“弄潮儿”。尤其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以来,在发达国家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复苏缓慢、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勃勃雄心逐渐得到展现,以跨国并购为代表的国际化战略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抢占市场份额、获得先进技术、提升品牌影响等的不二选择。尽管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总额稳步上升,但其中的风险亦不容忽视,特别是并购后的整合风险又被认为是关系企业实现跨国并购目标的重中之重。2014年4月1日,正在欧洲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参观了沃尔沃根特工厂,本文将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重新审视这对“联谊4年的兄弟”,探讨跨国并购后的整合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7.
孙亚东 《改革与战略》2010,26(5):172-17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跨国并购成为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途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能否取得成功,企业文化的整合是重中之重。企业并购后的文化整合,要进一步认识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重要性,全面分析跨国并购的文化差异与冲突,采取切实有效的文化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国际化之中,中国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国际市场的重要性,中国政府也鼓励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一些具备一定资本实力的企业已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如何利用金融危机环境进行跨国并购,加速产业国际化是中国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对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实施跨国并购、取得预期绩效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国际化: 需要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尚 《产权导刊》2006,(4):15-16
可以说,2005年无疑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尝试最为集中的一年,也是突破性的一年。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开创了中国企业并购世界500强的先例,为了促进国际化进程,新任董事局主席杨元庆甚至“御驾亲征”,举家搬到纽约。其后,明基并购西门子,也使其向国际化迈进了一大步。而中海油和海尔虽然收购失败,也展示了其国际化的实力和决心。在跨国并购之外,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一些企业越来越重要的市场,中兴、华为等热衷于与海外合作,发展海外本土市场,而在家电行业,海外市场的份额也逐年加大。这场国内企业掀起的轰轰烈烈的国际化运动的成败,现在去评判还为时过早。其结果和影响,将会在企业未来相当长的经营时间中慢慢地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0.
赵志凌 《浙江经济》2005,(17):42-43
“走出去”。还是“引进来”?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走出去”的呼声正日渐响亮,从把产品卖到国外到在国外办厂设机构,从行销层面的简单“国际化”,到资本层面的“跨国并购”,走出去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发展战略。但是,外面的世界真的那么精彩吗?走出去能站得稳脚跟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