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肖祥飞 《全国商情》2006,(11):79-80,94
本文在分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兴起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理论,探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动因和特殊动因。  相似文献   

2.
跨国并购与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在阐述跨国并购的特点和原因后,提出了为应对跨国公司并购潮,我国应以拓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力度、采用国际通行的并购方式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引资重点转向以引进技术为主、引资措施主要是注重软环境建设等来调整我国的外资政策。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对东亚地区的直接投资存量占其对整个世界直接投资存量的70%多。中国跨国企业为什么主要选择在东亚地区进行直接投资?文章从制度和传统经济学的视角来探讨中国跨国企业在东亚地区直接投资选址的多重原因,提出有利于中国跨国企业在东亚直接投资选址的对策建议。诸如加强与东亚各国的政策、制度的协调和文化的交流,政府要对跨国企业提供政策、信息咨询,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东亚投资区域,加强企业在东亚直接投资的广度和深度等。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试着运用有关跨国公司理论,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动因主要是由于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美好前景和中国市场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所占的不可替代的地位的结论。从而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我们的位置和重要性,有利于我们更熟练更妥善地处理有关跨国公司和外资的问题,使跨国公司更好地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进入了超高速增长的时期,其总流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其流向从传统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与贸易有关的服务业,同时跨国并购成为外商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导形式。针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上述变化,我们应积极顺应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调整现有的外资策略,同时,要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关注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6.
7.
8.
利用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得出,垄断优势论、邓宁的经济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说、规避贸易摩擦的动机理论能够解释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而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优势理论和拉奥的技术地方化优势理论并不能够解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同时,由于假外资的存在,策略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在我国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9.
我国对外投资的动因、可行性及策略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参与国际分工最直接的形式,是有效利用全球资源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梳理,并结合中国现状揭示对外直接投资在中国必将深入发展的动因及可行性和优势,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选择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11.
文章从企业的实际投资不足、金融业发展滞后、民间投资不振、物价长期负增长等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投资需求不足的现状 ,揭示了其深层次根源。  相似文献   

12.
动态盈亏平衡分析方法及其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传统的静态盈亏平衡分析的局限性 ,提出了用动态盈亏平衡分析方法进行企业投资决策的思路 ,并据此推导出动态盈亏平衡分析的公式。在此基础上 ,通过实际运用盈亏平衡分析方法 ,又进一步比较了静态盈亏平衡分析及动态盈亏平衡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探讨了动态盈亏平衡分析方法及其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国家区域投资政策动态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运用动态博弈模型,以国家的区域投资作为研究的背景,分析了国家与各个区域之间的动态博弈,对国家的区域投资政策的动态一致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国家在制定倾向西部地区的投资政策时,一定要使所有的区域确实相信中央政府要遵守已制定的投资政策,保证政策制定与执行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MBO(Managem entBuyouts)是杠杆收购(LBO)的一种重要形式,20世纪70-80年代风靡欧美,90年代末引入我国企业改革实践,曾一度成为我国产权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MBO相关法规不健全,MBO动因背离了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改善经理激励等积极动因理论,管理层利益侵占成为当前我国MBO的重要动因,产生当前这种异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经理人市场的缺失和股权交易市场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15.
2014年7月15日,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就中国三一重工关联公司Ralls状告美国总统奥巴马及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一案做出裁决,判定奥巴马政府侵犯了中资公司的合法权利,驳回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的政策性干预。尽管打破这种投资政策壁垒的过程一波三折,尽管对打破美国投资政策壁垒的前期预期压倒性看衰,但该诉讼的阶段性成果有多重层面的超出预期。更有诸多值得我们细致发掘的启示——不能用过往代替未来;不能在消极的习惯预期下形成悲观的心理暗示;过程很重要,主动是关键;即使败诉也未必就是坏事,它能让我们增长见识、自省不足、还能变相提高企业知名度;师夷长技以制夷——在法治国家必须使用法制手段;更重要的是该经验可以放大成为把投资政策壁垒撕开一道裂口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减少我国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不必要的挤出影响是保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需要。虽然挤出效应的一般产生机制在我国的作用不明显,但资源供给有限、政府投资效率低下、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已导致我国出现其它类型的挤出效应产生机制,需要通过采取提高政府投资效率、明确政府投资方向、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完善我国经济体制等措施来减少这些不必要的挤出效应,提高我国政府投资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我国关于轿车企业的投资可分为4个阶段;迈入21世纪,高速增长、健康发展的中国经济,既为中国轿车企业带来良好的机遇,更提出了严峻挑战。目前我国轿车企业投资环境,总体而言对轿车企业投资有利,但轿车企业应致力于形成比较优势,力争打造国内联合舰队,同时做好退出相关准备。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区投资差距的变动在1980-2004年间呈倒“U”型:在1995年之前总体扩大,之后则不断缩小。东中西地带间的投资差距占总体投资差距的绝大部分,其变化趋势与总体投资差距一致,而东中西地带内的省际差距则呈缩小态势。国有投资的地区差距总体上呈明显缩小趋势,民间投资差距缓慢缩小,而外商投资则波动频繁且波幅较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创业投资环境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小企业板块的推出,创业投资成为我国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创业投资的发展,然而,发展创业投资是一项复杂的、费时的系统工程,需要为之营造良好的政治、法律、经济等环境。如果创业投资环境存在问题,必将抑制甚至阻碍相关企业的进一步成长与壮大。本文对创业投资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污染转移理论出发,在Nash谈判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中外合资企业投资双方的合作博弈模型,指出跨国公司采取的污染产业规模变动的战略是在我国政府管制和市场发育既定条件下,基于跨国公司和我国企业双方谈判力大小而进行的主动决策.得出并进一步分析了跨国公司投资于发展中国家污染产业的三个基本命题,指出:只要外商将转移污染的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其对华污染产业投资势必趋于扩大.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