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中原城市群金融一体化发展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原城市群及区域城市相关经济金融指标的定量分析,论证了中原城市群金融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同时,就如何促进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业的整合与创新、加快金融一体化进程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金融资源在一定空间的集聚与辐射效应,区域金融中心和城市群形成了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研究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中原城市群金融发展的关系,对于推动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探寻中原城市群发展新路径,确定中原城市群金融发展时序,实现中原城市群金融资源战略整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政府应确立郑州区域金融中心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地方商业金融机构,创新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合作机制,改善中原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3.
完善区域金融支持政策,是促进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实现中部经济崛起的一个核心要件.本文以中原城市群的金融发展现状为切入点,采用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中的部分指标对中原城市群的金融发展现状进行了度量,并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其金融支持政策的局面;进而从区域金融制度、区域金融组织结构、区域金融市场体系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四个方面来构建基于中原城市群的区域金融支持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城市群发展,必须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实施正确的政策措施.应充分利用中央政府对中原经济区的优惠政策,做好中原经济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打造创新型制度环境,加大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着力构建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的产业集群;提升中原城市群的基础设施承载力.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合作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本文运用区域金融理论,提出城市群的建设与金融资源密不可分,在分析影响城市群金蔽发展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金融支持城市群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金融一体化对促进长三角城市群碳减排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交互效应模型检验了金融一体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金融一体化对碳排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科技进步、人力资本存量这两条中介路径影响碳减排。交互效应检验表明,城市基建水平会削弱金融一体化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长三角城市群可通过削弱金融资本流动壁垒、加强金融合作等一体化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相似文献   

7.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先行化解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不均衡、不协调问题,促进金融资源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区域金融一体化。京津冀区域包含多个城市,对各城市间金融关系和结构的研究是制定区域金融发展政策,推动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基础。本文基于引力模型测算不同时点京津冀城市群的金融资源联系程度,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京津冀城市群金融资源空间流动的网络特征和结构,考察协同发展背景下城市群金融一体化发展状况,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金融合作的进展体现在政府间金融议事机制逐步建立、区域金融合作交流平台日益增多、双边货币互换和本币结算规模不断扩大、区域金融机构合作关系更加密切、债券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与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金融合作的制约因素在于:各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金融合作的信息交流和监管体制不健全、区域金融合作的业务集中度高、层次低、区域内金融生态环境亟待改善,在总结借鉴欧洲货币一体化多边制衡模式、东南亚地区设立债券基金引领模式、金砖国家银行间多边合作模式、国际金融合作模式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金融合作应选择国际合作组织多管齐下模式,以及建立健全金融合作协调机制、深化金融合作层次、培育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金融合作互动发展的视角,对杭州都市经济圈金融合作基础与现状进行分析,以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分析了金融合作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从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概括了跨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杭州都市圈金融合作发展的思路和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是对中原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的动力机制的异同进行研究。对中原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的区域创新动力的对比从动力机制的构成要素、动力源以及区域创新能力的内外动力这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1.
5月19日,中注协向各地注协和资产评估协会发出通知,提请全行业密切关注和研究非典疫情对行业的影响。通知中提出,面对非典型肺炎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沉着应对,果断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但当前疫情防治的形势依然严峻,这场疫情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会日益显露,对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经营活动的影响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来。财政部领导对此极为关切。4月23日中注协已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协会、各事务所和全体从业人员积极采取措施,做好行业的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工作,得到了各级协会和事务…  相似文献   

12.
依据2008-2017年178个中国劳务输出目的国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量《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对中国劳务输出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的实施促进了中国对外劳务输出的发展。其中,对劳务合作项下劳务输出的促进作用大于对承包工程项下劳务输出的作用,对向发展中国家劳务输出的促进效应大于向发达国家劳务输出的促进效应。鉴此,宜进一步完善《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确保《条例》执行到位,加大司法救济力度。  相似文献   

13.
徐肇涵 《南方金融》2012,(7):36-38,22
本文以日元国际化为例,建立包含货币国际化指标和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在内的多变量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运用脉冲分析的方法考察日元国际化对各宏观经济指标的不同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日元国际化对宏观经济指标带来不同影响的原因,以期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启示,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可能存在的宏观经济风险进行更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以沪深两市1999~2008年已完成权杖交接的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产品市场、企业、创始人及接班人四个维度研究了权被交接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企业成立年限、创始人和接班人的年龄有显著影响,这说明生命周期理论在权杖交接中有重要体现;创始人开始重视非家族成员作为接班人,子承父业的主导地位受到一定动摇.  相似文献   

15.
医疗保险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公共政策,对提升新生儿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国外学者关于医疗保险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做了详尽研究。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与国外模式不同,但国内却鲜有研究关注此领域。本文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医疗保险制度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本文的基本判断是: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显著提高了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并且对于流动人口及城职保参保对象等群体的新生儿健康的促进作用更大。这为进一步提高医保覆盖率、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FDI稳定性下降与宏观经济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FDI投资规模、产业整合、投资领域、融资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迁,FDI的稳定性明显降低,资金大规模进出东道国的风险明显提高,新兴市场经济体遭受冲击的风险尤甚。我国经过连续30年引进外资,FDI对缓解国内资金短缺的作用已经基本消失,其波动性增大的负面影响则逐渐显现。重新审视FDI政策,完善统计体系,优化FDI结构,提高对外开放效率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网络教育是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更是本世纪教育的新思想与新举措,而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则是网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目前高校刻不容缓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现状做一些简要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和国内外经济急剧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许多小企业遭遇"钱荒",进入困难期和阵痛期.为保证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国家相继出台和调整了金融、财政等相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企业的生存压力.出于规避风险和挖掘高质量客户的需要,许多商业银行对于加大小企业信贷投放仍比较审慎.由于缺少科学的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大多数中资银行机构的信贷人员一般采用担保、抵押、质押等方式控制风险,使得小企业融资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无形资产是否可以起到有效的债务支持替代作用进而影响企业资本结构这一当前少有文献实证探讨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融资环境实证分析无形资产对企业负债水平及资本结构的影响程度和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无形资产投入与负债支持能力及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实际上发挥出了对有形资产债务支持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慧芬  江明哲 《上海金融》2013,(4):104-107,119
本文通过对企业信用价格定义、形成轨迹及其对融资成本影响的研究,提出了在不同经济形态下,企业信用价格对融资成本影响力是不同的,利率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信用价格对企业融资成本影响越大,并发现了企业信用价格与融资成本成反比例关系;依据世界主要国家利率市场化运营规则规律,就不同级别的企业信用价格对融资成本的影响程度作了基本判断;就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提高企业信用价格,降低融资成本,提出了三条有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