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王莉 《中国外汇》2013,(22):47-51
对中国银行业来说,利率市场化进程也是风险与竞争加剧的过程。这将促使银行推进双重转型。对中国银行业来说,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是风险与竞争加剧的过程。这将促使银行推进双重转型:从融资向风险管理的转型;从规模增长战略向差异化战略的转型。记者从调查中发现,前者转型的迫切性超过后者。  相似文献   

2.
本刊 《银行家》2005,(2):24
编者按:正在进行的国有银行改革其实质是一场银行再造过程.虽然银行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还未完全解决,但银行组织机构再造和业务流程再造的任务更为艰巨.银行组织机构再造与业务流程再造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组织机构是流程的载体.事实上,中国银行业的组织机构再造和流程再造的过程,早在体制改革之前就开始了.正在进行的国有银行改革则对这两项改革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在进行的国有银行改革其实质是一场银行再造过程。虽然银行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还未完全解决,但银行组织机构再造和业务流程再造的任务更为艰巨。银行组织机构再造与业务流程再造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组织机构是流程的载体。事实上,中国银行业的组织机构再造和流程再造的过程,早在体制改革之前就开始了。正在进行的国有银行改革则对这两项改革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兴起了银行再造的浪潮,中国银行业作为后来者,正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学习现代银行业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从而缩短与国际银行业的差距。 当前,不论是改制的国有银行还是走在改革前列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在坚定不移地进行银行组织机构再造的探索。我们认为,银行组织机构改革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也是一个制度问题,同样会涉及到相关的内部利益调整,处理得不好会影响银行的经营与发展。因此,我们本期重点关注银行组织机构的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应对贷款损失的第一道防线,是保障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基石。2011年7月,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自2012年起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进行综合考核,其中前者以2.5%为基本标准,后者以150%为基本标准,两者中的较高者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标准。这是中国银行业贯彻落实"巴塞尔协议"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动态拨备  相似文献   

5.
入世后我国银行立法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育 《西南金融》2003,(3):56-58
我国加入WTO后,中国银行业的法律变革必将成为中国银行业迎接WTO挑战的有力推动。但我国银行立法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的落后,导致现行银行立法缺乏内在的统一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并制约了我国银行立法制度创新的能力。本认为,入世后我国银行立法应保持与WTO有关金融服务的基本法律原则的一致性,应服务于金融体制改革的整体进程,应确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立法理念。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至8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四次企业并购浪潮,每一次并购都激发了生产力,刺激了生产的发展,令世界经济向一个新的高度飞跃,90年代至新世纪之交,第五次并购浪潮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拍击”全球各个角落,在此次并购活动中主要角色是银行、证券及保险等金融企业,许多银行都参与了并购活动,特别是有些大银行通过并购进一步形成超大规模的金融实体,把并购浪潮推向了高峰,独领第五次并购浪潮之风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90年代至世纪之交国际银行业掀起的并购浪潮,为正在经历着深刻变迁的中国银行业开启了发展思路的崭新视野,引导并购的产业力量推动中国银行业的体制变迁和持续发展成为令人深思的问题,银行并购顺利进行需要有良好的系统环境的支持,我国的银行并购市场还很不成熟,目前发生的有限风次并购活动大多不是银行的市场行为,而是政府安排下对一些经营陷入困境,资产套现能力差、不能支付到期债务而陷入支付危机的金融机构的拘救性行为,是一种“政府主导型”金融战略,如1997年中国建设银行收购中国农业发展信托投资公司,1998年中国工商银行拖工管海南发展银行等,就未来发展趋势看,并购的市场运作能否与中国银行业的转型体制相衔接、相融合进而取得预期收益,还受许多制约因素的考验,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并购已经超越了市场范畴的原来涵义,而成为籍此推动中国银行业整体改革工程的领导者,因此,我们要创造良好的系统环境以推动中国银行业并购,同时又通过并购来促进中国银行业改革,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客户经理制度,这个对中国银行业来说时时髦而鹇的名词,不仅把市场营销理念引入商业银行,使商业银行的客户开发与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也是中国银行业“银行再造”的突破口,所谓“银行再造”,就是商业银行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业务流程改革为核心,突破传统的“职能分工”概念,通过辩识、分解、评估业务流程中各个环节,对不必要的做出删除、压缩、整合、外包的改革,按有利于开发客户要求来重新设计业务流程,重新组合组织架构,重新改造经营管理模式,为银行实现科学的“减磅”,使银行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80年代以来,“银行丙造”在国际商业银行间风风火火地进行着,据统计,美国每年月10多家大银行实施再造计划,成效显,再造银行的资产平均收益率从10%上升为1.5%,资本平均收益率从14%上升为20%,成本收益从63%下降到50%至55%,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在体制内进行“银行再造”显得十分迫切,把客户经制度作为“银行再造”的突破口,是建立在对客户经理制度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的变革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些年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给中国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腾飞带来了巨大机遇,中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跃上了新的台阶.目前很多银行已经意识到流程再造对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纷纷加快步伐,实现由传统的"部门银行"向现代化"流程银行"的转型.其中作为商业银行最为基础的会计业务,对其实施流程再造是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构筑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打造现代国有商业银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蕾 《现代金融》2005,(5):9-10
风险问题永远是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首要问题。中国银行业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金融开放而不断发展的同时,各家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更在前所未有地积聚,如何甄别、计量和控制这些风险,即实现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已成为当前我国银行管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银行业的运营仍建立在"部门银行"基础上,而不是"流程银行"基础之上,导致针对客户需求的服务、创新和风险防范等受到人为限制,其根本出路在于对目前的部门银行模式进行再造,构建流程银行模式.所谓的流程银行,本质上是为达成战略目标而实施的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  相似文献   

11.
王松奇 《银行家》2004,(1):114-116
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有人说是产权改革,有人说是风险内控机制建设。这两种说法可能都没错。但前者是中国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任务,而后者则是世界上所有银行必须面对的一项永久性课题——它已经超越了任何制度和体制色彩。 银行风险内控机制建设也就是金融学家们说的银行风险管理。2003年,我和张云峰等同学翻译了英国银行家Eddy Cade撰写的《银行风险管理》一书,这是我  相似文献   

12.
穆迪做了中国银行业2006年度展望报告——《在自由化程度提高和竞争加剧的环境下的改革与转型》。报告中穆迪给予中国的银行外币存款和债券评级的加权平均值为A3,但银行平均财务实力评级却低至近乎垃圾级的E+,这也是穆迪在全球范围内给出的最低评级水平。穆迪认为,中国银行业(尤其是改革后的大型银行)继续显示出极高比例的关注类贷款,为不良贷款的2~5倍,此类贷款容易受到经济条件变化的影响。此外,中国银行业的财务基本面仍然疲弱,资本金、拨备和盈利能力相对较低,中国银行业近期有所改善的财务状况尚未得到任何经济周期的检验。  相似文献   

13.
刘桂平 《银行家》2002,(10):88-90
国外的经验 网上银行,客户经理制,业务中心都是近年来出现在银行业内的高频词汇.这都反映一个共同的现象,即起源于美国的银行再造也正风行于中国银行业.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日趋激烈,商业银行在全球范围内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振兴银行业,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在国际商业银行正掀起“银行再造”运动之际,中国银行业提出了走集约化经营之路。这是各国银行为此做出的必然选择。当前国际银行业银行再造的思想与实践,对于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披露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也是金融监管的重中之重。本通过对西方主要国家和国际会计组织与我国银行会计披露模式的比较研究,以期为中国银行业会计披露的进一步改进、与国际银行会计更好地协调、推进银行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金融开放进程的加快与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金融混业产品日趋增多,实现综合经营成为各类金融机构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内在要求。其中银行保险的推广,对中国银行业及保险业的发展均具有深远的意义。对银行业来说,它增加了新的金融产品和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同时增加了中间业  相似文献   

17.
王洪刚 《银行家》2005,(4):48-50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外资银行取得我国国民待遇的日益逼近,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内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实施并购战略,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已是我国银行业迫切需要思考并付诸行动的课题。银行为什么要进行并购?并购能有效地提升我国银行的规模效应。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在经营管理各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但在资本效率和资产效率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除银行的税收负担较重外,未形成规模效应也是制约我  相似文献   

18.
银行跨国并购是资本跨国流动即国际资产移动的一种方式,属于国际投资范畴.银行跨国并购绩效是银行跨国并购中的核心问题,是银行实施跨国并购的支柱所在和先决条件.对该问题的研究能更好的服务于中国银行业以跨国并购的方式进军国际银行业,增强中国银行业在国际银行业中的影响力,这也是顺应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符合中国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的.  相似文献   

19.
近些时候,中国银行业海外上市正在提速,先是6月23日。交通银行在香港上市.继有美洲银行首期斥资25亿美元入股中国建设银行。这些迹象都印证了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所提出的:“中国所有的银行都考虑在海外上市。”中国银行业是选择国内上市为宜,还是海外上市为好,业界素有争议。虽然金融高层一锤定音,尘埃落定,但分析其利弊,终是善事。本刊这期策划围绕中国银行业海外上市这一命题各抒己见.意在引起广大读者对这一事情的兴趣。都来关心它。  相似文献   

20.
伴随金融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金融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中国银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随着中国加入WTO,银行业的发展面临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从经营观念到经营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中国银行业要跟上时代的节拍,缩短与发达国家银行的差距,就必须把握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及经营管理方式变化的态势,进而作出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