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金融制度是指农村金融具体的组织体系分工、产权和治理模式、行业监管方式等。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政策和操作层面,对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已经明确了方向。但新农村建设中金融制度构架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下,继续采取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安排无疑是次优的选择。农村金融制度创新需要从我国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现状出发,充分考虑目前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环境条件进行改进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的内在缺陷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农村金融组织制度缺陷、农村金融市场制度缺陷和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缺陷。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性缺陷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扶植农村金融成长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其内生成长。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的内在缺陷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农村金融组织制度缺陷、农村金融市场制度缺陷和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缺陷。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性缺陷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扶植农村金融成长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其内生成长。  相似文献   

4.
政府金融投资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政府金融投资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研究现阶段我国政府金融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政府金融投资项目总体规模巨大,然而,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多年来,对政府金融投资项目的监管始终没有突破性的改进。政府金融投资项目产生各种弊病,不仅难以产生经济效益,还影响了政府金融投资的社会效益。为此,政府金融投资项目的管理体制亟待进行改革。本文针对我国政府金融投资监管、监管的问题、监管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且结合我国政府金融投资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国情的政府金融投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应紧密结合我国农村金融自身所具有的鲜明特性。金融监管应追求安全与效率的和谐统一。金融监管的方式应从单纯的合规性监管、统一监管更新为以风险性监管和分类监管、差别监管为主。在健全农村金融监管法规的基础上应有针对性地对民间金融合法化。多元化的监管体系和足够的监管资源、均衡投入的监管力量也是成熟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6.
非正规金融演进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农村广泛存在非正规金融现象,对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以及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探寻农村正规金融的制度缺失与非正规金融具有的经济效应、制度效应入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深入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并指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应是市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供给保持着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主导模式。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经济政策,实行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战略,在农村的金融供给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近年来政府为改变城乡发展的巨大差异对农业进行了大力支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这种“政策反向”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上没有得到有效体现。文章首先描述了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了影响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不足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着包括价格排斥、条件排斥、地理排斥等金融排斥问题.本文通过对金融排斥现象的分析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农村金融排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发现农村金融排斥与经济、伦理、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有关系.解决农村金融排斥应该从政府、农村金融机构、农民自身和制度创新几方面寻找解决方案,以寻求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经历了系列变革,虽然初步形成了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体系,但法律制度对农村金融的抑制现象并没有改变.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存在产权结构和组织形式过于单一,监管制度失衡,法律供给滞后等问题,为加强金融的支农功能,必须放宽农村金融组织准入条件,确立民间金融组织的合法地位,完备各种农村金融组织法律,改进对农村金融组织的管制方式.  相似文献   

10.
梁雯 《时代金融》2014,(8):297-298,30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大量有效资金的投入。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表现为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失衡和总量严重不足,形成了一个相对低效的金融制度安排,使得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很低。本文试图在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下,探讨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其形成的制度原因,并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去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特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确立了战略性目标,即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制度伴随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而产生.直接影响金融体制的构建,并从根本上决定农村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性质特征和效率。其功能主要体现为配置金融资源的功能、约束和激励功能、协调经济的功能。具体包括:降低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消除外部性;促进经济效率:界定权利边界。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存在着制度性缺陷、严重的金融抑制、潜在收益无法内在化的弊端,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着金融制度整体绩效的提高。为此,应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实行强制性变迁,从减少变迁成本、增进激励机制、形成多种产权相互竞争和功能互补的组织体系、及采取配套措施四个方面,重构农村金融制度,消除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非均衡状态,提高农村金融制度绩效,支持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完善农村金融制度,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破之题。由于较弱的农村经济素质、缺乏激励的制度环境、居于垄断地位的国有金融组织角色转换迟缓、金融组织职能定位趋同和业务同质化,及外部效应与搭便车可能性的存在束缚着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为此,本文认为应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实行强制性变迁,从减少变迁成本、增进激励机制、形成多种产权相互竞争和功能互补的组织体系、以及采取配套措施四个方面,重构农村金融制度,消除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非均衡状态,提高农村金融制度绩效,支持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盖丽丽 《金融纵横》2013,(11):27-33
本文在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监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造多维变量从利率管制、农村金融机构数目、非正规金融管制和农村信用社监管变化四个方面对农村金融监管变迁进行度量。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实证检验,找出各类制度要素中的不足之处,为农村金融监管制度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控制性银行监管制度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转型的伴生物,但是,它侵蚀了银行业自身的稳定和效率。目前,银行监管能否顺利实现从控制性监管制度向审慎监管制度的变迁已成为维护金融稳定和公众利益、提高监管有效性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我国国情,从政府利益的角度,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监管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动态趋向以及构建和强化审慎银行监管制度的制约因素和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信贷制度构建: 基于金融抑制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金融抑制的根本还在于制度创新.本文结合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理论,在对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信贷制度对化解农村金融抑制的效用,最后提出了构建我国农业信贷制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的实质是实现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我国农村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市场,然而农村又是熟人社会。本文在我国农村熟人社会基本经济属性的基础上,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剖析制约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原因,指出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必须依托农村熟人社会建立现代金融制度的发展路径,为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法律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对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法律制度不完善以及农村金融的复杂性等原因,导致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监管主体缺位,监管力量薄弱,监管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要尽快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法律制度,加大金融监...  相似文献   

19.
日本农村金融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了日本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政策性金融制度及风险保证机制的现状及运行,认为日本农村金融制度具备其特有的制度优势,最后针对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借鉴日本经验以实现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中国金融资源城乡配置差异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的金融制度安排是内生于经济转轨时期的政府给予经济改革中的利益受损集团以利益补偿的需要。在这种内生性金融制度安排下,金融资源配置不可避免的具有强烈的政府偏好,导致了金融资源配置的城市化倾向。同时,政府为维系这种金融制度安排所内生出的利率抑制、垄断的银行结构和被抑制的农村金融等特征也必然加剧金融资源配置的城市化倾向和农村金融资源的外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