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燃烧中的中国──中国火灾忧思录周延明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东西能象火那样,它既给人间带来光明,又给人类带来灾难。它使人类从蒙昧时代迈向了文明时代,但它引起的灾难又使人类倍感痛苦.且不说英国历史上17世纪的一场大火,使伦敦老城化为一片废墟,就是刚刚发生在中...  相似文献   

2.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这句话在成都得到了应验。2010年5月,震后的第二个春天。都江堰、彭州、崇州等极重灾区,新修的店铺已经人群熙攘;来成都投资的商家不降反升;  相似文献   

3.
《广告大观》2009,(3):96-96
春节的钟声送走了2008,但是人们难说再见。这是中国人历史上特别的一年,灾难与盛会相继,悲伤与希望同在,时代波澜壮阔、人们悲欣交集。回首2008,一幕又一幕感动心灵的场景在脑海中重现。  相似文献   

4.
灾难性报道是对给人类带来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的事件的新闻报道,这类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毋庸讳言。然而对于媒体来说,如何使灾难性报道符合职业准则又不违背社会伦理?什么样的灾难性报道才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如何避免哗众取宠和应景附和?只有清晰的价值判断才能为行动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5.
突发性的灾难曾经被视为无法抵御的一种外力,而在“9·11”事件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灾难中的连续经营纳入了考虑范畴之内,各国监管部门也纷纷对其行业的抵抗灾难打击和企业连续陆匡作能力进行了重新评估,灾难备份公司就是这种背景下进入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灾难让神话破灭,让世人理性,而华尔街在金融危机时期的幕后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本年度金融类推荐图书试图无限逼近危机核心,对2007年8月至2008年9月的历史图景进行还原和诠释。  相似文献   

7.
5月12日,汶川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亿万中国人的目光在瞬间聚焦。这一场灾难触目惊心,狠狠击打在中国人的心坎上。然而,这不仅仅是一场灾难,因为在深切哀悼受难者的同时,我们也试图寻找着启示。在抗击汶川大地震灾害中,解放军不畏艰险,展开救援,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宣告:我们的军队在新的历史时期依旧是最可爱的人。一场灾难对人民军队来说是考验,但同时也是我军形象再塑的契机。  相似文献   

8.
胡浩 《商界》2010,(2):58-93
每一次商业的灾难,都可能萌生于蝴蝶的轻轻振翅;每一个商业的奇迹,都可能来源于看似简单的决断。纵观商业历史,有的人平凡而来、平庸而去,但是在关键时刻做出的关键决断却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任何形式的灾难,其实都是人的灾难,一旦人的灾难被化解了,希望也就降临了。  相似文献   

10.
灾难新闻摄影不仅在灾难新闻报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价值,而且透过对灾难的艺术展现,折射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现实批判。但对广大受众来讲,过分的灾难展示也会破坏受众的正面认知结构,造成人们在灾难面前良知的泯灭与麻木,因此要把握好灾难新闻图片展示的度,以深刻的人文关怀精神为指针,传递与人类休戚相关的重大灾难信息,以达到激发人类良知的社会伦理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张颐武 《市场周刊》2008,(6):115-115
中国在抗震救灾中所显示的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关怀,对于人类的普遍价值的认同和民族精神的凝聚,感动了世界,也为中华民族和人类面对灾难的历史记下了难忘的一页。这一段时间的中国让世界看到了力量,也看到了信心。自然界的灾难难以避免,但生命的顽强和人类面对挑战所展现的一切确实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2.
张娟 《国际广告》2010,(3):152-152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广告行业经受了重大考验,金融风暴在这一年蔓延成了一场全球性的经济灾难,这场灾难给行业格局带来巨变。同时,由于广告主减少媒体投放费用,也使各种媒体形式受到严重冲击,随着宏观经济的企稳,企业对市场经济的信心在本年度也表现出逐步回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是该给SARS事件做一个阶段性总结和反思的时候了。 这场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灾难注定将写进历史。有价值的不是一个非典型的病毒,而是我们从中发现的社会性免疫缺失,这种缺失帮助了病毒的蔓延。 各种各样的SARS专题报道在大小媒体上已经很多了,甚至让一些人再次产生了“信息厌恶”,但是,严肃认真的反思依然是必须的。毕竟,绝大部分中国人都希望,把危机转化为一次新的契机,而历史的改变总是以一次事件或者灾难为信号的。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及电脑网络正在改变当今的商业模式但现在的电脑系统灾难复原计划未能与之并进。解决方案根据Comdisco公司一份有关安全系数索引的研究报告指出,现在只有12%的公司为企业电脑系统装置了有效的灾难复原程序。一旦电脑系统发生故障,后果往往难以想象,有时甚至是无法挽回的损失。近日,昆腾公司与20家公司宣布在北美联手推行一项重要的宣传推广计划,为电脑系统灾难复原作准备。这项名为DLTtape的灾难复原计划(或称为ProveIt)具有两个目标:其一是向年收入介于5000万至5亿美元之间的中型企业灌输有…  相似文献   

15.
屈腾龙 《商界》2008,(6):40-41
生命第一 灾难夺走生命,灾难也让“尊重生命、不惜一切代价挽救生命”的观念,一夜之间成为中国人的共识。地震发生后,一位娇小的女记者来到绵竹采访。她说她几乎无法工作,眼泪就没有停过,太惨了,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救援队发了疯一样地救人。她只拍了一张照片,就扔下相机,  相似文献   

16.
《广告大观》2008,(7):I0008-I0008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省境内发生了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数以万计的生命在顷刻间消逝。其中,位于绵阳市西北部的北川县城在地震中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毁最为惨重,这个有着建县千年历史的羌族自治县,置身于高山之间的美丽小城在灾难中变成废墟。  相似文献   

17.
珍德 《农机市场》2008,(6):13-14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这是一次人与自然的伟大博弈,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的大地震牵动了亿万人民的心。灾难发生后,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立即与国家有关抗震救灾指挥部进行联系,迅速筹划并启动“东方红情系灾区”救援工程。广大干部职工也和全国人民一样,以极大的热情迅速开展捐助及救援活动,并通过各种渠道向灾区人民奉献爱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商》2003,(5):13-13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人类自然灾难。是谁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有人说,这场“非典”如暴风骤雨来得太猛,也许言过其实了,但某种意义上,这确是一场比战争更具杀伤力的对生命的践踏。尽管“非典”的严重性远不及想象中的瘟疫可怕,即使不幸被传染,出现严重后果的概率也较一般理解的要小。然而,出现疫情的地区,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恐惧与忧郁。人们从彼此的眼神中读到了什么叫焦灼,似乎灾难带来的恐怖比灾难本身带来的负作用更摄人心魄。  相似文献   

19.
聚焦债务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对中国企业界是不平静的一年。一些闻名遐迩的企业在这一年爆发重债务危机震惊了我国企业界、经济界、金融界乃至广大的股民和公众。企业债务危机本质上是一种企业经营灾难.可怕的是,这种经营灾难往往会超出企业边界,消极影响其他相关经济主体,甚至引起连锁反应,泛化为经济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20.
在某种意义上,印度洋海啸引发的国际大救援更像一场国际政治角力的和平竞赛。近日印度洋海底九级地震带来的大海啸,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灾难之一。面对逐渐上升的死亡与失踪数字,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复杂的国际救援行动已经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