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研宄和企业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CFO在真实或虚假披露财务信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不断曝光的财务舞弊案件更是将CFO推到公众面前.本文以2003~2005年间CFO发生变更的沪市A股制造业企业为对象,通过CFO变更前后企业的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变化特点,分析CFO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未发生CFO变更的企业相比,发生CFO变更的企业在CFO变曼前一年,通常具有较高的盈余管理程度;在CFO变更当年,盈余管理程度会下降;在发生CFO变更后一年,盈余管理程度又会上升;在CFO和CEO同时变更时,变更前一年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比两者未变更的公司更高;在CFO变更当年,盈余管理程度的降幅更大,由此表明CFO变更对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有显著影响,且在CFO变更前后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不同.  相似文献   

2.
不同背景特征的CFO出具的财务报告质量可能存在差异,同时CFO工作容易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干预,被迫增加后期财务重述的风险。通过选取2011—2018年全部A股上市企业数据,回归分析了CFO个人、专业和身份背景特征对企业财务重述发生概率的影响,发现高年龄、高学历、具有审计背景、不具有政治关联、CFO相对于CEO的权力差距小的CFO所在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相对更低。研究还发现审计质量仅对年龄特征、政治背景特征、CFO相对于CEO的权力差距对财务重述的影响产生调节作用,随着审计质量水平的提高,CFO年龄特征对企业财务重述的负影响将进一步增强,而CFO政治背景、与CEO权力差距对企业财务重述的正影响将得到进一步遏制。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2004—2014年全部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结合双重差分法(PSM DID),从审计师行业专长的角度探讨了财务重述对企业审计师变更的影响。研究表明:(1)公司发生重述后更可能将聘任的审计师变更为更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2)相比发生错误重述的公司,发生违规重述的公司越可能将聘任的审计师变更为更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3)相比重述严重程度较轻的公司,重述严重程度较高的公司更可能将聘任的审计师变更为更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  相似文献   

4.
审计委员会和CFO处于监督和被监督的地位,然而鲜有文献对CFO兼任审计委员会委员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以2010—2020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CFO兼任审计委员会委员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研究发现,CFO兼任审计委员会委员导致了财务重述的增加,但是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审计委员会勤勉度以及内部控制可以削弱CFO兼任对财务重述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CFO兼任审计委员会委员年限与财务重述正相关,CFO过度自信在这一正相关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蔡楠  陆艳艳 《中外企业家》2013,(9Z):102-102
在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研究中,审计质量的替代指标主要有:不利审计意见的改善、财务报表重述和盈余管理程度。虽然选取的审计质量衡量指标或有不同,绝大部分研究认为审计费用会影响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进朝 《财会通讯》2010,(5):100-104
本文以2000年至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被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为依据,研究了非标准审计意见和CFO变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FO变更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正相关;在非标准审计意见下,CFO变更对于代表业绩的总资产主营业务利润率(COROA)、总资产净利润率(ROA)并不敏感,但是对CEO变更、两职兼任和股权制衡程度更加敏感。验证了非标准审计意见外部审计治理机制的有效性,表明外部审计治理有效促进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政策背景下,分所业务承接规模迅速扩张,但鲜有文献从分所治理视角考察其业务增长引致的审计质量问题。基于此,以2014—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分所业务增长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事务所内部治理对此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分所业务增长与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说明分所业务增长是以降低审计质量为代价的;其次,区分不同事务所类型后发现,分所业务增长与审计质量的负相关关系是由未执行一体化治理的事务所驱动的,证实了事务所内部治理的真实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市场集中度高的地区以及小规模客户中,分所业务增长对审计质量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结论有助于打开事务所内部治理的"黑箱",在加强事务所监管、强化事务所内部治理方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5~2011年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盈余管理程度、盈余持续性、盈余平滑度和会计稳健性作为盈余质量的衡量标准,考察财务重述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财务非重述公司相比,财务重述公司的操控性应计额、盈余持续性和平滑度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财务重述公司的会计稳健性低于财务非重述公司。  相似文献   

9.
文章构建审计质量综合指数,以2009—2013年A股上市公司的5 215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审计质量与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审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具体而言,事务所的行业专长与审计意见对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发挥了比较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构建审计质量综合指数,以2009—2013年A股上市公司的5215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审计质量与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审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具体而言,事务所的行业专长与审计意见对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发挥了比较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一直以来是会计实证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未对审计意见的类型产生重要影响。但对于财务状况较差的上市公司而言,其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其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3.
崔蕾 《物流技术》2008,27(1):18-19
分析了造成目前财务报告质量不高的多方面原因,并提出了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组织权力、专家权力、声誉权力、所有权权力四方面构建CFO综合权力指数,基于2008~2017年沪深A股数据,分析了CFO权力对企业债务违约概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CFO权力越大,企业债务违约概率越低,在控制内生性影响后,该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具有较大权力的CFO通过降低业绩波动性和缓解融资约束来抑制企业发生债务违约。本文从CFO权力视角拓展了债务违约影响因素研究,对企业完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和降低债务违约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A股市场2006—2012年IPO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及其在IPO定价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对全样本,异常审计费用与IPO抑价水平显著负相关,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和股票上市后的长期市场表现不相关;当考虑异常审计费用的方向时,正的异常审计费用与IPO抑价水平、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显著负相关,与股票上市后的长期市场表现显著正相关,而负的异常审计费用与三者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这表明作为会计师事务所努力程度的体现,正的异常审计费用不会损害审计质量,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审计质量。因此,监管部门应更多地关注审计收费不足所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关键审计事项是审计师在审计结果质量已经确定的审计报告编制阶段,从审计过程中与客户治理层沟通事项中选择报告的,展示审计过程质量、提高审计报告沟通价值的最重要事项。实践中关键事项报告大多具有雷同性,这是审计师肆意妄为的弊端还是基于审计结果质量的理性选择?选取2016年A+H股和201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审计实施阶段获得的审计结果质量越高,审计报告阶段报告的关键审计事项差异度越小,且事务所规模越小,这种关系越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师的这种策略选择可以降低财务重述和提高审计收费,确实是理性行为。研究结论对于审计师正确执行关键审计事项准则,政府恰当监管关键审计事项报告,投资者有效运用关键审计事项信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盈余质量和审计意见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法律法规政策,对投资者如何使用审计报告和评价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盈余质量和审计意见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法律法规政策,对投资者如何使用审计报告和评价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上市公司数量急速膨胀,企业通过盈余管理向投资者传达低质量会计信息频有发生。本文选取2016-2020年沪深主板A股企业数据,构建审计质量综合评分指标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角度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关系,并考虑企业属性影响。研究发现高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可以抑制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发生,国有属性可以促进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验证了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在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方面的作用。验证表明,上市公司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委员是否具有财务背景,委员会开会次数等与财务报告质量并不相关,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相反,说明我国审计委员会并没有起到有效的财务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