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后.我国不仅发生了较严重通货膨胀,而且也经历从未有过的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交替发生,相互转换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一种客观现实。总体上看,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大致经历了由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转换和再由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转换的两个过程,而且这种植根于我国具体实际的转换过程又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经济日益市场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已经和经济周期密不可分。把握财富在经济周期中的转换可谓投资理财的核心与关键。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是由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组成的。在通货膨胀之后,往往会跟随一个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和通货紧  相似文献   

3.
根据通货紧缩对经济的最终影响,可以分为良性通货紧缩和恶性通货紧缩.在新凯恩斯主义框架下,从理论角度证明了恶性通货紧缩对经济有害,而良性通货紧缩对经济有益.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中长期内,决定中国通货膨胀水平的五个因素分别为产出缺口、全要素生产率、货币、贸易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而本轮通货膨胀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其次才是经济下行因素,即本轮通货紧缩是以良性通货紧缩为主、恶性通货紧缩为辅的结构性通货紧缩.因此,对当前通货紧缩应采取适当容忍的态度,不应单纯针对价格水平进行大幅干预.  相似文献   

4.
陈宏烈 《理财》2004,(6):76-77
仅仅在两年前,全球都还在因面临通货紧缩而束手无策,而中国现在却要开始面对通货紧缩及通货膨胀的双重困扰.  相似文献   

5.
通胀预期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比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更可怕的是通胀预期。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中国人民银行一直高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最新通货膨胀数据公布后,关于中国经济进入通货紧缩的言论顿时甚嚣尘上,加之中国PMI和汇丰PMI指数双双落入荣枯线以下,经济通货紧缩的风险一时间成为经济领域的关注焦点,预防通货紧缩也仿佛间成为当前经济中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封面秀     
刘丽娟 《中国外汇》2013,(22):13-13
《经济学人》:通胀下降的风险经合组织(OECD)下降到1.5%,远低于各国中央银行的官方目标。超低通货膨胀最大的危险是滑向彻底的通货紧缩。日本的教训表明,在经济疲软、债台高筑的情况下,通货紧缩不但破坏性强而且很难摆脱。美国和北欧还没有通货紧缩的即时危险,但是超低通货膨胀的副作用也代价高昂:—方面低通胀会和经济疲软以及高失业率相伴;另一方面,低通胀还将影响中央银行对抗经济衰退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的通货紧缩是存在金融泡沫下的通货紧缩,不重视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问题的累积将最终导致我国经济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忍受通货膨胀之苦。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运行周期的主要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经济运行周期特征可以反映一国经济运行质量.我国经济增长幅度总体较高,但经济运行质量不高,表现为:经济增长持续时间短,经济周期的落差大,经济哀退持续时间长,经济难以启动;高增长经济伴随高投入,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交替进行.出现这种特征的主要成因是盲目投资、粗放经营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滞后.  相似文献   

10.
乐山 《国际金融》2009,(6):11-14
最近一段时间,市场上比较集中的一个争执是欧洲(乃至全球)的物价走向,到底是会出现通货紧缩,还是通货膨胀。其分歧之大,史所罕见。一方面是经济深陷衰退中,物价节节走低,另一方面是全球央行通过各种常规、非常规手段大肆撒钱(想想伯南克那个最著名的直升机比喻吧)。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衰退期间经常伴随着通货紧缩,但滞胀亦曾频现史册;从理论上来讲,央行无节制地增加货币供应当然导致通货膨胀(想想通货膨胀的定义  相似文献   

11.
一、经济理论中关于通货紧缩的研究通货紧缩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凯恩斯理论,尽管凯恩斯并未对通货紧缩做过专门论述,但因为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是大萧条的产物,以分析和解决通缩为宗旨。凯恩斯认为大萧条是由总需求不足特别是投资需求不足所引起的。货币主义则认为通货膨胀在任何时  相似文献   

12.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重要转机,宏观层面的看好,于是警惕通货膨胀的呼声日高.通货紧缩是否结束,通货膨胀是否将至,如何判断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决定着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中国经济或许遭遇超出预料的麻烦。只是,这个麻烦看起来颇有些令人哭笑不得,因为2008年初被严防死守的通货膨胀似乎倏忽不见,取而代之的竟然完全是其对立面——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又将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局势不断变化,国内物价涨跌交替,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出现明显的交替与更换。特别是2007年,国内物价上涨明显,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持续攀升使通货膨胀一度成为当年最受关注的焦点。2008年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5.
日本政府在战后初期的反通货膨胀政策中,先后经历了金融紧急措施阶段、赤字财政倾斜生产阶段、道奇路线阶段,最后在强有力的通货紧缩政策下被抑制下来。在整个通货膨胀过程中,日本政府坚持发展第一位的政策,对我国经济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非加速通货膨胀区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构建了通货膨胀基准指标,并利用基于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的状态空间模型估计了通货膨胀非加速区间.分析表明,通货膨胀基准指标的非加速区间约为 [0.5%,3.5%].对通货膨胀基准指标的预测结果显示,2008年基准通货膨胀率将上升至3.37%.但之后两年将迅速回落至0.53%和1.02%,其中2009年通货膨胀率接近非加速通货膨胀区间下限,通货紧缩风险有所加大.  相似文献   

17.
<正>按照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理论,工资的增长率应等于劳动者的边际产出增长率和产品价格增长率之和。如果工资增长率大于劳动生产率,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如果工资增长率小于劳动生产率,则容易引发通货紧缩。因此,政府引导的适度工资增长率调整,应该考虑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和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对1987~2012年月度的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建立LSTR模型,结果显示,两者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变化率超过2.4991%时,会对11个月后的通货膨胀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通货膨胀的治理上而不是通货膨胀的成因。另外,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治理效果明显,而对通货紧缩的治理效果微弱,体现了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9.
最近,周小川在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工作会议上说:“前一阶段有一些提法,说既要防止通货膨胀,也要防止通货紧缩。现在是着重要防止通货膨胀。”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3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又用大量篇幅和沉重的笔调再次发出警告:“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形势不容乐观”。“通货膨胀压力  相似文献   

20.
于风华 《中国外资》2010,(22):43-43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走强,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不断突破一个个重大关口,一般来说,货币的升值往往会带来通货紧缩效应,而随着人民币升值速度的加快,我国国内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的现象却在日益加剧,治理通货膨胀也成为我国政府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本文将简要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