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BOT高速公路投资项目中,利益方包括特许权的出让者(政府)和特许权的获得者(项目公司)。高速公路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投资项目的所有权属与政府,拥有高速公路BOT的特许权的项目公司在初始阶段投入巨额的资金修建高速公路,最终是依靠在相当长的一个经营期内的收益来补偿建设投资、各年运营费用、公路维护费用,并要求获得一定的利润回报。特许权期限的长短直接关系到项目公司的投资回报的高低。当BOT项目采用不同的特  相似文献   

2.
论施工单位如何控制BOT项目财务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T项目——即“建设-经营-移交”项目,是指政府通过特许权协议,授权项目公司进行项目融资、设计、建造、经营和维护,在规定的特许期间内向该项目的使用者收取适当费用,收回成本和获得合理利润留成,并在特许期间满后,将其项目免费移交给政府的项目。毫无疑问,对于项目建设公司来说,BOT项目存在着较大的财务风险,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对项目投资现金流回报产生不利影响的不确定性(不可控制性)。  相似文献   

3.
BOT投资与建设,即建设-经营-转让(build-operate-transfer)的一种投资和建设新方式。一般是指政府或者政府授权的有关部门在财政资金不足或者不愿意投入资金的情况下,与投资者签订特许权协议,投资者成立具备法人资质的项目公司,项目公司一般以债务性和权益性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建设该项目,项目建成后,在特许期内负责运营,收回投资成本并获取一定利润,  相似文献   

4.
很多建筑企业在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就开始尝试向生产经营上下游拓展业务,进行纵向生产一体化。在此过程中,更多的建筑企业是将目光投向上游投资业务,如选择公路BOT项目作为投资方向。对于投资方来讲,在项目建设与运营期间的投资成本控制是一个战略性的要求,因为这制约着项目建设和运营的进度、质量,影响着项目综合投资回报,甚至影响到项目成败。BOT项目的投资方应当自始至终关注每一个重点环节的成本投入,做好战略投资成本控制,平衡成本投入与效益回报。对公路BOT项目的投资成本控制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BOT项目特许权期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OT项目特许权期限是指在BOT项目公司与政府机构之间签订的协议中,对项目公司从项目前期准备、项目建设到项目运营的整个过程所规定的时间。特许权期限是BOT项目系列协议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确定合适的特许权期限对各相关经济主体非常重要,而这一期限的确定依赖于BOT项目特许权期限模型的研究和设计。  相似文献   

6.
BOT(建设-运营-移交)项目是为了缓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加与投资资金紧张的矛盾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投资模式。政府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与非政府部门的投资者签订特许权协议,授予投资者承担该项目的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的权力。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内,投资者通过向设施使用者收取费用,来回收项目投资、经营和维护成本,并获取合理回报;同时,政府部门拥有对这一基础设施项目的监督权。特许期届满后,投资者将该基础设施项目无偿地移交给政府部门。  相似文献   

7.
决策BOT项目特许权期限的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娅  宇德明 《基建优化》2004,25(5):12-15
特许权期限的界定直接关系到东道国政府与项目公司的利益分配,如果期限偏长,则东道国的利益受损;如果期限偏短,则影响项目公司的利益,进而导致BOT方式失败。因此,介绍了一个关于BOT融资项目特许权期限的决策模型,该模型既保护了项目公司的利益,又保护了东道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意思是"建设-经营-移交".典型的BOT定义是:政府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与非政府部门的项目公司签订特许权协议,由项目公司来承担该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在特许期内,该项目公司向设施使用者收取费用,以此收回项目投资、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的成本,并获取合理利润,政府部门拥有对这一基础设施项目的监督权;特许期满,项目公司将该基础设施无偿或以象征性价格移交政府部门.  相似文献   

9.
一、BOT融资方式概述 1.BOT融资方式的定义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译意为"建设一经营一转让",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BOT投融资模式的一般形式是:项目所在地政府授予一家或几家私人企业所组成的项目公司特许权利--就某项特定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筹资建设,在约定的期限内经营管理,并通过项目经营收入偿还债务和获取投资回报;约定期满后,项目设施无偿转让给所在地政府的方式,即投资、建设与经营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BOT融资     
《财务与会计》2006,(1):26-26
BOT(Bujld—Operate—Transfer),是政府将一个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权授予承包商(一般为国际财团),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并回收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移交政府。它是政府与承包商合作经营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特殊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政府资金不足,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多采用公私合营模式,目前采用较多的是BOT模式,即企业投资建设,建成后享有一定时期的运营收费权作为投资回报,收费期满后移交给政府。高速公路归属于生活服务业,国家对这一行业的"营改增"尚未开始。本文从对高速公路BOT投资项目的收入、成本特点分析入手,讨论其"营改增"税负影响、改革难点及建议。一、高速公路BOT投资项目收入、成本分析高速公路建设期一般要3-5年的时间,其投入包括土地征  相似文献   

12.
一、BOT融资方式简介 BOT融资方式即政府或有关公共部门作为招标人为项目(主要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提供一种特许权协议作为融资基础,由项目公司作为投资者和经营者安排融资、承担风险、建设项目,并在规定时期内经营项目并获得合理的利润回报,最后根据协议将项目归还给政府或有关公共部门.其运行程序包括:招投标、成立项目公司、项目融资、项目建设、项目运营管理、项目移交等环节.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具有投资额度大、经营风险大、公益性与外部性等特点,单纯依靠政府投资难以解决轨道交通项目的资金问题。投融资模式的设计和选择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基础。BOT(建设--运营--转让,简称“BOT”)、EPC(设计--采购--施工,简称“EPC”)和TOD(公共交通引领的城市发展模式)作为先进的投融资和项目管理模式,在公用事业、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开发、城乡一体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有效地解决政府和企业发展中的投资和融资问题。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展开对“BOT+EPC+TOD”模式的研究对于企业和政府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BOT(建设-运营-移交)项目是为了缓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加与投资资金紧张的矛盾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投资模式。政府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与非政府部门的投资者签订特许权协议,授予投资者承担该项目的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的权力。在协议规  相似文献   

15.
一、BOT融资模式概念。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简称,即“建设-经营-移交”。BOT方式中,项目公司由一个或多个投资者组成,通常包括工程承包公司和设备供应商等,主要形式是政府同外商投资部门(私营部门)的项目公司签订合同,由项目公司筹资和建设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公司在协议期内拥有运营和维护这项设施,并通过收取使用费或服务费用,回收投资并取得合理的利润。协议期满后,这项设施的所有权无偿移交政府。BOT方式主要用于发展收费公路、发电厂、铁路、废水处理设施和城市地铁等基础设施项目。  相似文献   

16.
张娜 《中外企业家》2012,(9X):20-21
<正>BOT项目融资是指投资企业与政府签订协议,取得特许经营权,组建项目公司,并筹集资金以完成项目建设;在政府授予的特许期内提供产品与服务,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回报投资即偿还贷款并获取合理利润;最后在特许经营期满后,项  相似文献   

17.
赵莉 《天津财会》2008,(2):12-13
天津市高速公路投资建设发展公司主要经营天津市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融资项目.属于国有投融资企业。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期长、收益率较低、公益性强的特点,且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我市高速公路的投资建设项目所需资金.除了少量资金政府投入外,大量资金则需要通过融资方式解决。因此,贷款利率、建设工期、政府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变化,都会给投融资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对于投融资企业,  相似文献   

18.
1、BOT方式的简介 BOT 是 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表面的意思是"建设一运营一移交"是社会资本参与国家基础设施的一种投融资方式.其做法是:政府就其某个基础设施项目与非政府部门的项目公司签订特许权协议,授权项目公司承担该项目的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  相似文献   

19.
BOT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的投融资方式,其含义是“建设(Build)-经营(Operate)-移交(Transfer)”,BOT模式就是政府通过出让建设项目一定期限的运营权、收益权,来吸引资本所有者投资建设。项目的投资者在规定的经营期限结束后,将该项目的产权和经营权无偿地移交给当地政府,政府可重新优选运营企业,继续该项目的运营。BOT模式是国际通行的一种基础性公共设施建设的融资方式。近几年,BOT首先被引入到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如高速公路的建设。采用BOT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方面政府面对污染治理项目无资金压力或缺少资金压力,政府不再充当经营者的角色。实现了政企分开;另一方面国内外的投资者通过政府的支持找到一个风险小、收益稳定的投资项日,对政府仃利,对投资者也有利。尽管BOT在国内外的应用相当广泛,但它是一种出现时间较短的项日融资结构,由于其复杂、涉及面多、融资成本高,特别是目前我国法律体系尚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的情况下,这种融资方式在我国的运用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浅谈特许权经营方式--BOT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T投资方式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一些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开始采用的一种特许权经营方式。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中文意思为“建设一运营一转让”,根据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的定义,BOT是“目前所有新项目常采用的一种特许权经营方式。在BOT中,一般是私人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