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漫画与幽默     
碾不走一个爱占小便宜的人,常在人家白吃白喝,吃了上顿等下顿,住了两天住三天。一次,他在一户人家白吃了三天后,问主人:“今天弄什么好吃的呀?”主人想了想,说:“令天弄麻雀肉吃。巴!”“哪来那么多麻雀肉呢?”主人说:“先撒些稻谷在晒场上,趁麻雀来吃时,就用牛拉上石磙一碾,不就行了吗?”这个爱占便宜的人连连摇手说:“这个办法不行,还不等石破过来,麻雀早都飞跑了。”主人一语双关地说:“麻雀是占便宜占惯了的,只要有了好吃的,怎么碾(撵)也碾(撵)不走的。”漂到底从前,有父子两个,性子都特别刚强好胜。一天,…  相似文献   

2.
最近,笔者走访了一些乡镇尤其是经济比较落后的乡镇,发现一怪现象:一边是在树“××种植公司”“××高效示范园区”“××综合开发公司”“××园艺场”的牌子;而另一边有些“乡官”却在念“苦经”——“××村制的蔬菜种子卖不出去,农民拒缴任何税费”“××制药厂还处在基建工程,投资者连同办事人员便无影无踪地消失了,剩下一个烂摊子”“××厂政府再不进行资金扶持,马上就会停产了”等等。   最近几年,为发展本地经济,有些乡镇盲目招商引资,小的几万、十几万,大的几百上千万;少的一家两家,多的十家二十家,立项报…  相似文献   

3.
又一把开启市场竞争之门的金钥匙──服务质量沈阳市辽中化工总厂王天民△听众朋友,您好,我是××。△您好,我是××,今天我要与××共同评论一个经济问题:又一把开启市场竞争之门的金钥匙是什么?△也许人们听到这个话题会马上想到:产品质量,人才优势,科学运作体...  相似文献   

4.
前两年,一个保健品厂家打出的广告是:"送钱送物不如送健康!"诱导人们买他的产品送礼.特别是一到中秋、春节这两个送礼"旺季",宣扬送礼的广告更是大行其道.比如,中秋节前有个厂家的月饼包装用金银等贵重金属做成精美的艺术品,里面只有几个月饼,当然价格不菲,其"醉翁之意不在酒"昭然若揭,再配上诱人的宣扬送礼广告词,确实让送礼者挡不住诱惑.春节前,有的就直接说"今年春节送什么,当然是×××";还有的用的是逆向思维,让两个明星直来直去、毫不掩饰地说:"今年我家不收礼,收礼只收×××".更有甚者,打起孩子的主意,在电视、少儿报刊上,先介绍自己的产品,然后说把这个送给老师,老师肯定会高兴.总之,一些商家、厂家为了赚钱已是不遗余力、不顾影响.  相似文献   

5.
谢芳 《乡镇论坛》2009,(29):28-29
在美国,发生在一户人家自己家中或院子里的事情,只要侵犯了邻居的利益,政府有权接受举报,进行干预。举例说,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有一条小河流过,这户人家有权利要求上游的人家不将废水排放到这条河中。所以,邻里纠纷小的可以在社区层面解决;大的必须根据州或地方法规解决;再解决不了的,再往上走,联邦最高法院根据《宪法》条文作出裁决。  相似文献   

6.
“×”总比不“×”好?王苏燕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常有这样的“习惯语”:比如,有人反映现在的会议成灾,效果不佳,领导会解释:“开总比不开好,至少能提醒大家重视”;基层对名目繁多的检查验收应接不暇,建议禁止,领导也会说:“查总比不查好,多少能对工作有点促进...  相似文献   

7.
记得宋朝的大改革家王安石曾有名言:叫作“祖宗不足法”,读过本刊主打文章,我想说:“旧例不足法”。前者是讲搞改革就不能以“祖宗之制”作为依据,后者是讲企业家不能只是循着陈规旧例作为经营的依据,而是打破常规,实行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汉普公司张后启的成功依靠的就是这一新的思维和新的理念。人家说,IT是IT,管理是管理,而他却把IT和管理咨询结合在一起;人家企业都是”金字塔”管理,而他却把“金字塔”变成了扁平模式;人家防范员工另起炉灶,而他却欢迎员工创业;别人把放弃控股权当大忌,他却不在乎谁控股;别人只咨…  相似文献   

8.
团队中常有一些这样一批非常优秀的伙伴:人家愁找不到客户,他们不愁;人家签不到大单、他能签;人家请客户吃饭请不到也请不起,他却很从容地被客户宴请。不明就里的人就说:他有关系、而后感叹一声:人家有背景,我不能比!事实上如何呢?对此我做过专项调研,所得结果与外人所说的恰恰相反,他们的保户来源并不完全凭关系前来,更不是凭自己家人担任什么职务,而是在工作中结缘惜缘,是经营客户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我们花钱买到了什么?本刊记者邓贤伟“信誉第一,服务至上”“××向您提供优质服务”“××商厦,让您有回家的感觉”……诸如此类的广告用语,在广播电视里一天不知要重复多少遍,以至于不懂事的孩子都能背出一大串。然而广告中的服务承诺是否都能兑现?事实为证:第三...  相似文献   

10.
“人家投上5000万美金,1000个人就能把你砸死。这种话我听N个人说过。真的吗?谁呀?”宜搜是无线搜索领域唯一可与百度、谷歌等搜索巨头PK的公司,而且汪溪无畏无惧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家》2005,(10):i043-i051
“悟”,是张瑞敏非常强调的一种境界。“我倒是觉得,搞企业,如果你悟不出来,没用。别人告诉你也没用。就像禅宗说的,借来的火点不亮自己的心灵。只有靠自己。真是很痛苦。你如果悟不着呢?你如果悟错了呢?就像媒体上说的,张瑞敏不是神,也是人,也要犯错误。所以我是时时刻刻在琢磨。就像在走钢丝,每天都是在找走钢丝的感觉。如果你哪天没有走钢丝的感觉,那你就差不多完了。”  相似文献   

12.
特技团来了个新的弟子,教练从走钢丝开始教起。这个弟子在练习的时候,总是没走几步就掉下来,反复练习还是如此,最后沮丧地坐在地上。教练走了过来,拍拍弟子的肩膀说:“掉落,是走稳的先决条件。”弟子闻言,又重新爬上去练习。教练在旁叮咛着:“走,不停地走,直到你忘了那条钢丝的存在,忘了掉落这件事,你就算真正学会了。”人生处处充满意外,我们必须象练习走钢丝一样,带着微笑、抬头挺胸,若是不慎掉落,就重新再站起来。当我们不再在意“意外”,不再在意“掉落”,我们就可以走得比别人稳。走钢丝成功学  相似文献   

13.
常见有的学者、专家在文章或讲演中说一句话:“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最重要的。”或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决定性的作用。”等等。我辈愚鲁,听后往往如坠五里雾中。某种是哪种?言者并没有说清楚。任何因素的作用的大、小、有、无都是有一定的条件的,而对某一事物有决定性作用的必然是能反映该事物本质的最重要的因素,我们不能随随便便地夸大某种因素的作用,说这也是决定性的,那也是决定性的。这样认识问题便是一片混沌,这样指导工作必然分不清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是一塌糊涂。所以,我很反感那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决定…  相似文献   

14.
唐凯林 《英才》2004,(3):68-68
担保,这两个字的名声并不是很好,特别是在“神秘担保圈”频频东窗事发的2003年。“神经高度紧张,每天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做商业担保如同在风口浪尖上讨饭吃,天天都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可能跌入万丈深渊。”张锴雍说。  相似文献   

15.
吕丽妮 《财会月刊》2008,(3):I0009-I0009
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好友徐悲鸿与赵望云都擅长画马,而徐悲鸿比赵望云的名声大,赵望云很不服气,一天,赵望云见徐悲鸿不在,就问张大千:“人家都说徐悲鸿画马比我画得好,你说说到底是谁的好?”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家的制胜之道是创新。创新就要冒风险。譬如走钢丝。一般人是走平路走桥梁,马戏团却是走钢丝,善“走钢丝”就是创新,就要冒风险,其生意才能火爆。本刊封面人物魏建军也在“走钢丝”,他的“走钢丝”就是力排众议,独辟蹊径,建造“紫竹花园”和“国展家园”。人人都认为会摔跤,而结果却是成功了──他力主建造的高档外销公寓“紫竹花园”一销而空。 马戏团是走钢丝,办企业也是走钢丝。走钢丝不仅要“敢于”,更主要的是“善于”。善走钢丝者,善于冒险者也。大胆设想,小心求证。魏建军提出在西城建造高档紫竹花园的设想,是以他…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个很虚、很广,是个什么人都能说谁又都说不清的概念。可是,凡是管理者,谁又能回避它呢?任何事业要想绕过它,都不可能。现实会逼着你,按着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去做工作,久而久之就是你组织里的文化;所以,组织文化就是领导文化。小到企业大到国家都如此。  相似文献   

18.
所谓线性,是有规律的,成比例的;非线性,是不成比例,没有规律的。作为企业来说,线性营销走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有多大的投入就会有相应比例的产出。我们大多数的企业都是这样经营的。而非线性营销则是广告语说的“不走寻常路”,用的是非常规的思维和运作方式,出奇制胜,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近几年的苹果、小米、微信、FACEB00K等都是非线性营销的成功者,他们在迅速做大的同时让很多人眼红。  相似文献   

19.
汗颜     
在俺们这个大型企业,令人目瞪口呆的事不时冒出,搞得俺巴山客先生时常汗颜。嗨,更甚时岂止汗颜,简直会羞得俺恨不得找个缝钻进去。俺们企业一个管财务的老总,是俺大学同学。一不留神当上老总后,就把俺老同学看低啦。批个条、签个字,常常是研究研究,架子拿得像袁大总统,使俺难堪得很。因此,俺心中常骂道:你龟儿子有朝一日倒霉时,看你能熊成哪个样子? 这一朝说来就来。一天半夜,俺家电话铃声大震。俺从床上跳下来,拿起话筒一听,是某县公安电话。公安同志哥客气地问道,你是××公司巴经理吗,俺一听不对劲,回答一句,俺是巴山客。公安同志哥说,你们公司有田志德这个人吗?俺说有,是俺大学时同学。公安同志哥道,我们今晚扫黄,抓到他嫖娼现行,我们打电话核实一下他的身份。俺一听头都大了,楞得目瞪口呆。同志哥接着说,巴经理,我们明天收到罚  相似文献   

20.
找自己     
李岷 《中国企业家》2008,(22):19-19
在不久前的某个场合上,一个规模不小的焦炭企业的老总跟大家交流他新近的一些感受:“前些年做企业,凭借的是生存理念来操作,未来再往前走,不能再走多数人都在走的低成本道路,而要走少数的道路。如果你跟人家的战略策略差不多,是你有问题。成为少数就意味着和大家不一样,但我现在最大的悲哀就是趋同,本来自以为想出什么与众不同的策略来,一说出来给人家听,结果人家也这么想,不禁又沮丧……但再过二三十年,我相信大家想的一定都不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