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权导刊》2011,(12):69-70
1基本情况简介 湖南活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繁育、生产、加工、推广为一体的中型种业科技企业,主要经营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棉花、油菜等作物的优质良种。公司采用“委托生产”与“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在湖南、江苏、海南、新疆等地拥有上万亩水稻、玉米、棉花种子生产基地(含仓库及加工车间)。公司已设立近200家市...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种子产业发展优势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气候等条件造就了天然的制种优势。目前我国75%的玉米良种制种分布在西北地区,其中甘肃河西走廊约占45.6%,新疆约占29.4%;我国70%以上的蔬菜花卉种子生产在甘肃的河西走廊,其中酒泉占60%以上。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中部的酒泉是我国最早的现代制种发祥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酒泉现代种子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2001年酒泉发展成为我国第二大制种基地,2007年酒泉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种子基地和国家主要良种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3.
宜黄县杂交水稻制种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到2014年,全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扩大到3.1万亩规模居全省第一,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全国的五十分之一,产量达700万公斤,产值达6000余万元,农民增加收入1500万元。现在,全县制种覆盖11个乡镇90个行政村400个村民小组,参与农户6000户,形成了沿宜水、黄水两条水系的种子产业带,已成为全县农业的一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  相似文献   

4.
<正> 甘肃酒泉市果园乡余家坝村经过数年的探索、试验,走出了以制种为主导的发展创汇农业的新路。1985和1986年,共繁殖国内外杂交良种28.3万斤,其中向美国四大种子公司供种3000多斤,被确定为国家对外合作制种五大基地之一。1987年,全村制种面积占总面积的89.2%,预计制种92.22万斤,收入77万元,人均达600元以上,并创汇1.23万美元。  相似文献   

5.
《老区建设》2009,(8):F0002-F0002,F0003,F0004
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江西萍乡排上杂优制种有限公司,其历史可以溯源到杂交水稻诞生的上世纪七十年代,随杂交水稻的诞生和发展而发展壮大,开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海南制种产业。为更好地顺应种子行业形势的变化,走杂交水稻制种规模化、产业化、产销一体化的发展道路,2005年5月,萍乡市政府指导组建了“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人民币,申领了农作物经营许可证。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不久前表示,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的良种补贴资金将达到120.7亿元,比预算安排多增加50亿元。今年还将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对4.4亿亩水稻全部实行良种补贴,小麦良种补贴面积由1亿亩增加到2亿亩,玉米良种补贴面积由3000万亩增加到2亿亩。  相似文献   

7.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也许这话夸张了点,但我们相信。七十年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在世界绿色革命史上掀起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巨变。然而,制种问题却始终困扰着世界农业科技界的学者们,直到八十年代初期,杂交水稻制种产量仍只有亩产几十公斤。学术界普遍认为异交结实是杂交制种不可逾越的障碍。谁能料到,二十年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业科技人员竟攻克了这一世界级科技难题。他,就是原资兴市种子公司经理,现在国家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的年轻制种专家曹孟飞。1994年8月,袁隆平院士亲自率领24名专家来到…  相似文献   

8.
在湖北境内的枣南地区,有一个国家级"两杂"(杂交油菜、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这就是湖北省国营车河农场。该场地处襄、枣、宜三县(市)结合部的丘陵地带,版图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71公顷、林地3019公顷、其它用地5388公顷。总人口9142人,辖10个村和17个场直企事业单位。该场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具有一山隔一川,川川不相连,山上树茂密,花粉不过山的有利地形,加上独有的气候,为农作物种子生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80年代中后期,该场作"汕优63"杂交水稻制种的尝试,以后逐渐形成规模,农工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制种经…  相似文献   

9.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4,(12):i006-i006
民以食为天。确保粮食丰产、优质,始终被列为天字号问题,而良种的保障又非常重要。如今天津优质麦种已推广到全国,播种面积超过百万亩;天津杂交水稻良种已跨过长江,在大江南北大面积推广;天津鲜食玉米良种已推广全国。天津市农科院农作物、水稻研究所25年拼搏创业,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  相似文献   

10.
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独创的以光温敏核不育性的利用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 ,是继三系法杂交水稻之后作物遗传育种上的又一次重大技术革新。我国80年代开始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研究 ,1987年将其列入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 ,开展全国性的协作研究。经过十多年的攻关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于1995年获得成功 ,近几年又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至1999年 ,全国有8个光温敏核不育系投入实际应用 ,18个两系组合通过省级品种审定 ,繁殖、制种、栽培等技术成熟配套 ,累计示范、推广3000多万亩。普遍表现比同熟期的三系…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全国大部分玉米制种地区气候基本适宜,玉米种子获得中偏上的收成。2005年迎来了又一个货源充足的买方市场。1、新种加库存,种量可供两年用。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公告,2004年杂交玉米制种面积375万亩,产种量9.7亿公斤,加上库存2.8亿公斤,2005年实际可供种量12.5亿  相似文献   

12.
点赞宁波     
正宁海县推广"杂交水稻制种割叶机"加快农业"机器换人"作为"甬优"最大的杂交基地,宁海县水稻制种面积约占全市的70%,而连年上涨的人工费成为阻碍制种发展的最大问题。对此,宁海县通过研发"高效率、低成本、少耗材"的新型"杂交水稻制种割叶机",有力解决传统作业方式作业效率低、授粉结实率不高、人工成本高等问题。据测算,该机器作业可较传统作业方式提高制种割叶效率65%以上、授粉结实率5%  相似文献   

13.
日前,云南省政府以座谈会形式,邀请我省水稻、玉米、马铃薯、甘蔗、油菜、蚕桑等产业的首席科学家,为产业发展建言。为产业而谋,着力点、侧重点各不相同,然而,记者观察到,不同产业的专家都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的焦点对准了种子。水稻首席科学家戴陆园以"杂交稻制种全面萎缩"定位云南省杂交稻种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如果中国都不种非转基因大豆了,那我们到哪里去买豆呢?"为粮食稳产增产,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再次作出牺牲。占全国大豆产量三分之二的黑龙江省今年确定:为确保全省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在2亿亩,黑龙江全省玉米、水稻分别增加650万亩和350万亩,大豆则调减到5000万亩。  相似文献   

15.
宜黄县地处江西省中部偏东、抚州市南部,距省会南昌158公里,总人口23万,其中农业人口17万,总面积1944.2平方公里,是全国退耕还林项目试点县、全国首批百家电气化达标县、江西省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江西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和省级华南虎自然保护区,也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野生  相似文献   

16.
《发展》2013,(5):55-56
一、张掖市甘州区农村经济概况张掖市甘州区2008年农业总产值为352642.9万元人民币,2011年农业总产值为489750万元人民币。到2011年,甘州区共建成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70多家,发展优质制种55万亩(其中玉米制种51.5万亩),蔬菜18万亩,轻工原料19万亩,优质小  相似文献   

17.
1994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的湖南石门县林业技术推广站仅有干部职工8人.其中,工程师、助理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5人.该站成立八年来,完成上级下达的科研项目3项(其中一项获常德市科技进步奖),推广林业科技成果8项,引进干水果优良品种21个,建成优良无性系母本园2200亩.建成良种繁育基地3000亩,培育良种苗木6000万株(其中名、特、优、新、干水果苗木2500万株),提供飞播用良种3万公斤,营造样板示范林2000亩,培训林业枝术骨干1000余人,建立林业科技示范户3000余个,创产值5000多万元,纯收入80余万元.该站的做法值得总结推广.建基地,做示范,提高交接效率.推广站以基地示范为主要手段,努力提高林业科技交接效率.1987  相似文献   

18.
柳民  陈崇贵  李宏  颉鹏 《发展》2005,(3):69-70
甘肃省临泽县是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的一个农业县。千百年来,被戈壁沙漠包围的1.87万公顷绿洲耕地是临泽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以粮为纲的时代,临泽人曾为河西乃至全省农业探索出了一些好的路子和模式,创造了不少的典型。现在,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针对生态脆弱、自然条件严酷、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的基本县情,临泽人审时度势,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从制种出发,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县(市、区)第23位。2003年,全县GDP达到了10.3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750万元,第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39:36: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35元。临泽县已成为全省主要的玉米杂交种子生产基地、番茄制品加工基地和柠檬酸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9.
武宣农产品加工业现状 武宣县地处广西大瑶山南麓,属江南鱼米之乡,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境内丘陵盛产双髻龙茶及晚熟龙眼、荔枝、大果枇杷、牛心柿、胭脂李、反季节蔬菜等果蔬产品。沿黔江一带产优质谷、蔗糖、奶水牛,是国家糖料生产和优质谷生产基地,也是中央肉活畜储备基地和全国农业标准示范县。近年来全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了农作物良种普及率,名、特、优农产品逐年增加。2004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29万亩,进厂原料蔗149万吨;实现产值3,6亿元。优质木薯7万亩,优质谷26万亩,优质茶叶8500亩。食用菌14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正阳县有19个乡镇,76万人,213万亩耕地,常年种植小麦面积160万亩,花生150万亩,王米40万亩,水稻20万亩;年生猪出栏量105.2万头,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被国家确定为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花生种植第一大县及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过去,由于农业资源配置存在种种不合理因素,潜在优势未能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918元,是全省平均收入的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