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节, 中国金融行业热点事件 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证券市场翘首以盼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5月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业务操作指引.  相似文献   

2.
由于困扰中国股市已久的股权分置改革在2005年正式启动,尽管全年股票市场总体表现差强人意,并没有实现各方面所期待的转折,但从市场长远发展来看,2005年的确值得大书特书。  相似文献   

3.
晓芹 《市场论坛》2005,(6):32-34
中国股市的重要转点 主持人: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4月29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旋即,在5月9日“五一”节后首个股市开盘日.证监会就推出了股权分置改革4家试点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启动.表明政府开始着手解决股权分置——这一困扰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大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行为日趋严重并已成为制约资本市场正常运行和企业正常股权融资的重要因素,国内理论界对此作出了一定探索,但是大部分停留在揭示现象的层面上。2005年,中国政府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本文试图在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从制度层面(权利完备性)分析这个问题,并重点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提出制度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5.
终于开锣     
宇鸿 《三联竞争力》2005,40(6):10-10
这一次,管理层的行动出人意料地快。4月12日,中国证监会表示解决股权分置已具备启动试点条件,市场各方仍在做出各种猜测之际,“五一”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4月29日),证监会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5月8日,规范性文件《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业务操作指引》全文公布;假期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5月9日),三一重工(SH600031)等4家上市公司被确定为试点;之后,其改革方案陆续抛出。  相似文献   

6.
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目前已完成A股市值的90%,后股权分置时代我国资本市场将以股权所有制为根本引发一系列制度调整。上市公司作为市场基本单元,如何建立符合企业及市场实际情况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上市公司股东利益趋同于资产市值,它将是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目前已完成A股市值的90%,后股权分置时代我国资本市场将以股权所有制为根本引发一系列制度调整。上市公司作为市场基本单元,如何建立符合企业及市场实际情况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上市公司股东利益趋同于资产市值,它将是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按新闻发生时间顺序排列,当选的十大经济新闻是:一、房地产宏观调控出台一系列措施。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问题,提出了八条措施。5月11日,国办转发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6月1日,国家调整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政策,主要目的在于增加短期炒作成本,遏制投机炒作。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下发《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目前有300多家上市公司已完成或正在进行股改。中国股市即将进入全…  相似文献   

9.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为了在股改过程中保护广大流通股东的利益,《通知》中还规定了一种全新的投票表决制———分类表决制。本文试通过分析分类表决制在股改前期阶段的实施现状,力求对分类表决制的完善提出若干建议,从而让分类表决制真正起到保护所有流通股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股票市场在成立初期就产生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划分问题,流通股股东由于不具有对上市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而使得自身权益难以保障。因此,从2005年5月9日开始,中国开始对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以解决长久以来困扰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棘手问题。在股权分置改革中,有关税务问题处置得当与否是事关股权分置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重点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资本利得税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5年4月29日随着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国股市开始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然而由于财政部还没有出台任何与这次改革相关的会计处理的规定,因此会计处理相关问题引起会计界各方人士激烈的争论。本文通过探讨股权分置改革中给付对价的会计处理,提出我们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2.
从2005年4月开始,我国证券市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是通过一定的程序让原先不参加流通的非流通股上市流通,改变股权分置的局面,实现股票的全流通。毫无疑问,股权分置改革将改变财务管理环境,从而带来财务管理目标和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被看作股改风向标的宝钢推出的权证方案,不仅点燃投 资者的“寻宝”热情,也激活了2005年这场由政府强行 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对股权结构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毓姝 《价格月刊》2005,(12):91-92
我国资本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以下简称“股改”)经过两批试点,正进入全面铺开阶段。为此,证监会于2005年9月颁发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股改的目标以及具体操作进行了规范。正如《办法》在“总则”中提到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为配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12月25日财政部制定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印发。股权分置的直接目的在于使非流通股权得流通权,即与流通股一样的上市交易地位,从而改良资本市场。这不仅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影响,也必然涉及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经济利益。但通过对股权分置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分析,可以发现《规定》中会计处理也存在问题,主要是股权分置的代价没有及时确认为企业整体资产和权益的减少,使非流通股持有企业所有者不能取得有用的会计信息。《规定》的会计处理值得商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2005年4月29日《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拉开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帷幕。全流通环境下,流通性的获得和同股同价两大转变,改变了市场主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从而使并购重组市场产生深层次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陈建军 《新财富》2011,(7):52-67
A股2005年全面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渐行渐远,接近全流通状态的“大小非”套现已成常态。与“小非”简单抛售变现模式完全不同,“大非”因其掌握和能够调动的系统资源较多,其套现手法更为隐蔽。  相似文献   

18.
2005年4月13日,证监会宣布:“目前已经具备启动解决‘股权分置’试点的条件”。而2002年6月24日,国务院曾宣布:“停止国有股减持,今后不再出台二级市场减持国有股的任何方案。”此《国务院令》竞被证监会撤销了?!  相似文献   

19.
境内     
《中国对外贸易》2005,(7):19-19
6月29日 欧盟将与中国谈判新航空服务协议;6月21日 中国与海湾举行自贸区第二轮谈判;6月19日 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42家公司入围;6月17日 国家统计局调查称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达10.7倍;6月1日 中国调整部分省份资源税。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择我国2005年底前沪深两市已经进行全面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选择的121个样本公司进行实证分析,验证股权分置改革的效应,考察股权分置改革能否真正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