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是中央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稳定的一项重要保障。稳定农村土地承包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通过落实土地延包政策,广大农民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受益权,提高了农民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生产经营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一是分散零星的经营方式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化种植,农业生产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二是仅限于人人平均分包土地的格局,造成一些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户对土地粗放经营,而另一部分种地能手要扩大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探究土地承包权调整方式的决策及其影响规律,以期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权调整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分层线性模型。研究结果:采取不同土地承包权调整方式的农户和村集体具体表现不同;土地承包权调整方式决策受到农户和村集体两个层面的共同作用,但两个层面对不同土地承包权调整方式决策的影响程度不同;不同土地承包权调整方式决策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土地承包权调整方式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要因村而异,尊重村民意愿;要提高公众参与度,充分了解民意,综合考虑村集体和农户两方面的需求,选择适应本村的土地承包权调整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前,农村集体土地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搞家庭联产承包制,把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开,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现在,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创新。他强调,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  相似文献   

5.
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既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又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还是发展的重要资源。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是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行的,在这个制度下,农民获得了很大的生产自主经营权。然而,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面临不易克服的难题——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期限极不稳定。土地权属不明晰。从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理论和江苏省近年的实践探索来看。解决问题的出路是:按照温家宝总理近期“永远不变”的指示下决心把土地承包权永久地固定给广大农民。使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成为一种包含使用权、转让权、继承权和抵押权的土地财产权。这是农村土地权利理性的复归!要做到这一步。现有的法律构架及农村土地管理体系。还有许多不适应之处。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整体推进农村土承包管理法制化,明晰土地权属,切实赋予农民土地承包权更准确的内涵并有效维护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正是我们必须认真破解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农地制度的法制建设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我国农村改革在制度创新上的最大成就在于创设了农户的土地承包权 ,正是在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 ,农村家庭经济得到迅速恢复 ,并由此支撑了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和持续发展。改革的实践向人们充分展示了有效的制度创新带来的经济绩效 ,而这又强化了制度创新的基本路径以及人们关于农地制度建设的基本共识 ,即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以法律的形式而不再仅仅是通过政策规定、合同约定的形式来规范和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 ,无疑将使农民的土地权利获得更加坚实可靠的保障 ;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农地制度进入了法制化建设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7.
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既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又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还是发展的重要资源。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是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行的,在这个制度下,农民获得了很大的生产自主经营权。然而,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面临不易克服的难题———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期限极不稳定,土地权属不明晰。从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理论和江苏省近年的实践探索来看,解决问题的出路是:按照温家宝总理近期“永远不变”的指示下决心把土地承包权永久地固定给广大农民,使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成为一种包含使用权、转让权、继承权和抵押权的土地财产权。这是农村土地权利理性的复归!要做到这一步,现有的法律构架及农村土地管理体系,还有许多不适应之处。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整体推进农村土承包管理法制化,明晰土地权属,切实赋予农民土地承包权更准确的内涵并有效维护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正是我们必须认真破解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8.
在礼泉县随机抽取了20户农民进行土地第二轮承包现状调查,发现农民对土地承包权30年不变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多数农民对30年不变持反对意见,而且一部分村在土地延包后仍在调整土地.与此同时,还存在着土地流转合同不完善,土地使用权不充分以及农民对土地兴趣淡化等问题.经调查与理性反思,我们认为在土地延包中不必过分强调30年不调整,应着重在完善流转合同、扩大土地使用权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方面加大努力.  相似文献   

9.
“反租倒包”———当今稳定农民承包权 ,搞活土地经营权的一种好形式。其内涵就是严格按照党和国家土地承包、流转的法律、法规、政策 ,在明确土地归集体的所有权 ,农民一定 30年不变的承包权基础上 ,在平等、自愿、诚实、守信、合作、双赢的前提下 ,本着有偿转让、参与分红、让利群众的原则 ,通过契约的形式 ,让农户将土地的经营权租赁给村集体 ,村集体再反租给镇政府 ,最后由镇政府发包给有一定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的农业企业或种田能手 ,实现土地初级集中。其基础是承包权稳定不变。其目的是经营权有效搞活。其战略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  相似文献   

10.
关于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是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力武器。在新阶段,必须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稳定基本政策,核心是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应当看到,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只有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农民才有爱惜土地的积极性,才会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如果随意调整农民的承包地,农民没有经营土地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民集体成员权问题是农村地权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民集体成员权问题主要体现在集体所有权和土地承包权的关系上。从制度建设上完善农民集体成员权,对实现和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坚持土地承包制的稳定性和长期性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民集体成员权面临的问题一般所说的成员权,属于民事法调整的身份权的范畴,如公司制度中股东的成员权。国家立法对农民集体成员权的规定主要体现在《民法通则》第二十七条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条上,它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地的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农民集…  相似文献   

12.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我国目前农村土地改革工作的基本方向。然而,相对城市土地管理制度而言,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显示出更多的不稳定性特征。就此,本文结合目前我国农民进行土地投资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基本经济假设,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农民在不同地权约束下的土地投资效用,分析了农民的投资决策倾向,并比对不同投资决策下的绩效损益,以期说明稳定农村地权对保障农民土地投资绩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在种植结构调整上大做文章。土地延包 30年以后,稳定了农户土地经营权、使用权,使得种植结构难调整,农民很难实现增收。针对这一问题,镇党委政府领导深入到村户调查研究,最后确定了反租倒包的土地流转机制。即村集体反租农户的土地,按协议规定给流转户一定补偿,集体再统一重新发包。这样既调整了种植结构,又稳定了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也消除了农民怕丢失承包权的顾虑。 2000年,这个镇共反租农民土地 2 000亩,发展冬暖式大棚 4…  相似文献   

14.
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目前,随着土地承包权的稳定和使用权的放开,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会逐渐扩大,那些有稳定经营收人的农民会逐步从农村土地经营中分离出来,务工经商;还有一些种田能手急需获得更多的农用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5.
当前 ,我国农村兴起的土地使用权流转 ,是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 ,以农户为主体 ,以自愿为前提 ,以获得更多的收益为条件 ,在相互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其实质是在明确土地所有权归集体 ,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 ,农户将土地的使用权以出租、转包等形式进行转让 ,从而使一定规模的土地集中利用 ,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简言之 ,土地流转是农户所拥有的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交易 ,它是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又一次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 ,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 ;有利于优化农…  相似文献   

16.
日前各地试行的土地承包权抵押,实质上加大了农民失地风险。根据目前实践情况看,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抵押应该慎行。  相似文献   

17.
兰萍 《农村经济》2003,(8):17-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下称《土地承包法》)于 2 0 0 3年 3月 1日起已正式实施。《土地承包法》以法律形式确认有关农地制度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其核心内容是保障农民拥有长期的承包经营权 ,以期实现 :①稳定农民的土地承包期限 ,使农民树立对承包经营权的预期信念 ,进而形成有效的农业投入和积累机制。②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稳定农民的土地承包期限 ,实际上是强化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强度 ;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 ,关键是要处理好土地承包经营权在转让中的保护问题。具…  相似文献   

18.
依法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曼 《农村经济》2005,(7):51-52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源、发展之本。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方面的法律和政策规定越来越完善,但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流失的问题仍然是当前农村基层矛盾中比较突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着重分析了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流失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口变动及土地征占等导致土地在集体农户之间的占有不均衡是土地调整的基本原因。从农户对"30年不变"土地承包政策的认知程度来看,多数农民赞成这一政策,但更倾向于"公平"的土地分配方式,同时农民对这一土地承包政策是否能够持续稳定并不肯定。在影响农民对政策赞成与否的各因素中,集体土地调整、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承包土地面积、出租土地面积、农业经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呈正向影响,受教育年限、家庭农业户口人数、是否村干部户、租入土地面积呈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已发展为自主经营型、内股外租型、社区型等不同发展模式。增强区域农业的竞争力是自主经营型土地股份合作的主要动因;内股外租型土地股份合作是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长期收益的最佳选择;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是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需要。要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构建稳定的农民股权收益增长机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等措施推进各类土地股份合作模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