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首先阐述了广播新闻采编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新特点,以此为基础,提出广播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策略,旨在迎合时代发展趋势,把握新闻受众需求,更好地为新闻受众提供优质服务,实现广播新闻采编创新。  相似文献   

2.
受众作为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新闻传播的社会效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基本知识,来探讨在现代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的社会责任意识,具体从新闻受众的社会责任表现、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特点、受众社会责任的培养三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3.
民生新闻经十来年的发展,当前已出现后民生新闻转向,后民生新闻必须在传播内容、对象、方法上进行深度开掘和广度扩展,以提升后民生新闻品质.从受众心理来说,必须从求实、接近、及时、宣泄、主动传播等心理方面构建受众心理观照向度,提升后民生新闻传播效果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刘淼 《中国报业》2022,(15):28-30
随着全媒体的发展,新闻受众类型日益多样化,不同类型的受众对于新闻获取的需求、内容、形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媒体机构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要尊重不同类型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采用新闻传播差异化策略。基于此,本文探究了全媒体的概念、新闻受众类型以及存在的差异性,以期能够为新闻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新闻记者来说,新闻敏感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记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才能更好地完成新闻工作。新闻敏感要求记者能迅速判断所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指导意义、对受众的吸引力,挖掘、鉴别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并对新闻进行合理预见。  相似文献   

6.
首先概述了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的巨大变革,人人成为记者,新闻内容优化,受众互动参与。创意在媒介融合时代成为新闻传播发展的核心动力,新闻创意人才培养是新闻传媒发展的基石。从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受众三个方面分析了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创意人才培养的方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创意人才培养的建议,培养优化内容的能力,培养跨媒体创意思维和连接受众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杨涛 《中国报业》2014,(16):36-37
民生新闻曾经广受青睐。但近年来为了吸引受众、扩大受众范围、提高媒体影响力,一些媒体民生新闻中的媚俗化现象日趋严重。这既影响了民生新闻的自身品牌,又损害了媒体作为大众传播工具,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功能。因此,应该对民生新闻中的媚俗化现象做出理性分析,探究其出现的原因并找出其症结所在,使民生新闻真正体现其新闻特质,媒体真正做好把关人,既让百姓喜闻乐见又不失自身格调与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项男 《中国报业》2012,(10):66-67
科技的革新使大众信息传播步入了新媒体时代,媒体技术的空前发展为新闻语篇注入了新的内涵,也为新闻语篇的解读提出了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新闻语篇经由"新闻发出者、新闻语篇、新闻语篇受众、对受众产生影响"的动态传播模式,探究了新闻语篇"发出者与受众"的双向阐释性,总结了"原始事件与事件形象"的阐释偏差。  相似文献   

9.
王碧薇 《品牌》2011,(4):129
新闻报道内容的选择是媒体面临的重要课题:报道是否能够为受众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新鲜的报道.而在新闻内容的选取中,新闻对受众的使用价值,报道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是媒体在内容选择中考虑的主要因素,这三点在文章中将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前,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受众对信息有了更高的需求,仅仅是报道新闻事实已远不能满足受众要求,所以新闻评论已经成为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评论作为对新近发生新闻事件所表达言论的总称,自然有其独特之处。本文就新闻评论的表达口语化技巧进行详细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11.
林晨 《中国报业》2014,(6):69-70
在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的综合素质对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广播新闻编辑必须更新自己的编辑理念,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坚持以受众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挖掘新闻事件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并且将受众理念贯穿在媒体新闻报道中,接受受众的反馈意见,及时向社会受众提供各类新闻信息,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本文针对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行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韩胜 《中国报业》2022,(2):36-37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以全新概念的传播模式涉及行业广泛,内容多元化,迅速抢占了媒体市场的重要份额,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火山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与认可.短视频在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对传统电视民生新闻形成了较大冲击.本文针对"短视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危机和应对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3.
梁雨桐 《中国报业》2024,(2):118-119
当前,各大高校的新闻宣传报道对新媒体技术、融媒体平台的运用比例并不高,直接影响了受众对高校新闻内容的解读。新闻宣传报道的立意和策划工作息息相关,且以信息传播渠道为载体,以提升高校新闻宣传报道内容的针对性。在满足不同受众群体新闻需求的过程中,高校新闻部门应创新业务模式和队伍建设模式,提升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李丽 《现代商业》2011,(2):270-271
新闻作为现代生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受到广大受众的密切关注。作为新闻信息的筛选者和发布者的记者们,他们的视角和价值取向直接影响他们撰写的新闻稿件,同时也通过发布的新闻稿件来影响广大受众。女性和男性由于生理的不同,造成了其对事物观察角度的不同。发挥女性记者的优势,展现新闻女性的视角,将极大丰富和拓宽新闻视角。  相似文献   

15.
刘颖  童玲 《中国报业》2024,(5):208-209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媒介-受众”关系架构开始动态演变,双方角色正处于转型期,也对新闻采编人员工作产生影响。新媒体环境下,随着受众互动及其与新闻价值的关系变化,新闻报道语言、内容也开始影响传播关系、角色定位、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等。因此,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应调整新闻报道方式,才能不断吸引受众关注,引导受众形成正确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周科 《商》2014,(44):201-201
地方台的新闻类节目作为主要的新闻媒体传播方式,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应当注重运用更多的形式与技巧,对受众群体进行新闻传播。作为地方台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时政新闻的传播角度则更应采用平民化的视角,以此来不断增强新闻所给受众群众所带来的亲切感。同时,在新闻的广播上应当采取故事化叙事的方式,增强新闻的说服力以及自身的公信力,不断为新闻的传播增添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媒在在新闻传播中出现的虚假新闻、不实新闻的现象,不但干扰了受众的视听,辜负了受众的信任,也容易发生对社会或新闻当事人的法律侵权问题,这就使新闻机构和新闻制造者不可避免地应当担负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在虚假新闻事件中,由于某些原因的影响,使得新闻机构或新闻制造者所担负的法律责任,具有免除责任的情形。  相似文献   

18.
马兢  裴丽丽  霍福红 《商》2012,(16):126-126
民生类新闻通过其传播内容平民化、传播视角平民化、播报语言通俗性等特点吸引受众,并且赢得受众的关注,但随着民生新闻类节目的增多,民生新闻的发展也逐渐暴露出它的缺憾和发展误区。本文拟从内容、价值观念及主持人等几个角度分析当前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几个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新闻界还存在一定的职业道德问题,要想净化媒介环境,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需要新闻工作者自身、政府及受众三方共同努力.新闻工作者要加强自身修养,加强诚信、政治、业务素质教育;国家应加强新闻立法,增强法制观念,提升媒介的地位,为媒介提供一个良性发展空间;受众应提升媒介素养教育,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三者互相监督、...  相似文献   

20.
在移动媒体时代,媒体本身拥有着双重身份,即媒体和用户.作为新闻客户端,媒体扮演着采、编的传统角色,而在社交平台上,媒体却扮演着用户的角色.此外,媒体本身还要具有丰富的包装技能,以细化和丰富新闻的呈现方式,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