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四川省分行以服务脱贫攻坚统揽业务发展全局,在农村基础设施扶贫、易地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等方面充分发挥着农发行脱贫攻坚主力军作用。四川地处西南腹地,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但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也尤为突出。目前,全省183个县(市、区)中有88个贫困县(其中深度贫困县45个)、11501个贫困村、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6个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产业扶贫和精准扶贫,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扶贫,是扶贫由"输血"到"造血"的最佳选择。通过创新产业扶贫新模式,把贫困户有机纳入到产业发展中,不仅让贫困户分享到产业发展成果,拓宽了增收渠道,更极大推动了稳定脱贫的实现。产业扶贫的关键点在于要在分析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和产业覆盖面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新产业扶贫新模式,从而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产业扶贫的进程中,要充分发  相似文献   

3.
正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是决胜的根本,是精准脱贫"五个一批"中的"第一工程"。开展精准脱贫之初,湖北19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590万贫困人口中,需要靠产业脱贫的就有110多万户、300多万人;目前还有203.8万贫困人口,需要靠产业脱贫的有110多万人。庞大的群体以及绝对的占比,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产业放在第一  相似文献   

4.
<正>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其中产业扶贫承担着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和巩固现有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重要任务。贫困群众是产业扶贫的主体,推进产业扶贫,要充分激发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走向脱贫。农广校是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和主力军,担负着提升脱贫带头人和贫困户综合素质及自我发展能力,助推产业扶贫的重要责任,农广校体系在农民产业扶贫培训中发挥重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冲刺阶段。为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需要注意处理好"六对关系"、防止"六种倾向"。在帮扶对象上,要注意处理好建档立卡户与非建档立卡户之间的关系,防止只注重对建档立卡户的帮扶,忽视非建档立卡户特别是"边缘户"存在的实际困难,甚至对建档立卡户搞"福利堆积"。在产业扶贫上,  相似文献   

6.
<正>政策性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既要把握产业扶贫的特性、立足自身特点,又要遵循银行规律,讲究风险防控和成本效益,做到保本微利。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不仅关系脱贫攻坚质量,更是实现可持续脱贫的关键之举。金融扶贫是新时期党中央扶贫开发的重要制度安排,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工程。农发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党  相似文献   

7.
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十八大"以来,朝阳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指示精神,依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抓产业扶贫,不冒进跟风、盲目建设,而是针对市场需求、扶贫项目和贫困户实际情况,科学有效地做好产业引导和扶持,让扶贫产业真正起到合理发展、精准扶助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我国面临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历史任务。与此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提出"经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在"经济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下,以SWOT分析为方法,对不同类型的产业扶贫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指出各类产业扶贫模式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扶贫机制发展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为实现产业扶贫机制效用的可持续性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要脱贫,必须上产业!产业富民是打开贫困枷锁的"金钥匙"。然而,在甘肃省不少地方,基层干部一说产业扶贫就头大,群众一听产业扶贫就害怕。难在哪儿?首先就难在产业咋选上。选准产业,是产业扶贫关键的第一步。甘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甘肃确定产业扶贫主攻的"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有效解决了贫困乡村和贫困农户"靠什么脱贫"的问题。既在面上"织布",又在点上"绣花"。甘肃紧紧抓住让贫困户产业落到实处、能够见效这个关键,咬定"村有扶贫产业、户有增收渠道"目标不放松,深入对接落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在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如何发挥农民教育培训在产业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如何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力,是摆在农民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承担单位面前的催人奋进、光荣艰巨的使命,必须做好做出成效。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农广校作为全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肩负提升脱贫带头人致富带富能力和务农贫困户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职能,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和农业主管部门悉心指导下,以稻虾综合种养和龙虾养殖技术培训为突破口,发挥自身优势,紧贴产业和扶贫要求,凝神聚力施策,采取多种形式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和创业就业能力培训,形成了培育职业农民、助推产业发展、精准帮扶脱贫互促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正>扶贫产业对于脱贫攻坚意义非同寻常。在扶贫干部的带动下,一些贫困村有了自己的产业,很多贫困户因此脱贫。但随着扶贫干部的更替、离任,加之产业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部分地方扶贫产业中途撤走、熄火,难以接续,面临停摆危机。一个扶贫干部,带动一项扶贫产业高旭平是山西社会主义学院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正余欣荣(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产业扶贫是完成脱贫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产业扶贫涉及对象最广、涵盖面最大,是完成脱贫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其他扶贫措施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发展产业有利于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为"造血",确保脱贫效果持续性。推进产业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准确把握产业扶贫的政治性、经济性、区域性、复杂性和绿色性等特点,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目标,突出工作重点,科学推进产业扶贫。选准扶贫产业,选择适合当地发展、有  相似文献   

13.
2018年,黑龙江省七星农场围绕"三个坚持三个确保",打造立体式脱贫攻坚模式,以自营经济带动扶贫、项目产业助力扶贫、企业反哺社会拉动扶贫、政策对接优化扶贫的办法,打好脱贫攻坚战。到2018年底,全场36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省脱贫标准,且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推动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新成果,使七星人民幸福感有效增强,七星民生福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4.
正位于豫西伏牛山深处的嵩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310个行政村中超过1/3是贫困村,63万余人中超过1/8是贫困人口,是脱贫攻坚过程中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近年来,为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嵩县认准产业扶贫是固本之策,依托本地资源和生态优势,按照"县有龙头企业,乡有主导产业,村有集体经济,户有增收项目"布局,做大做强扶贫产业,为全县稳定脱贫打下  相似文献   

15.
<正>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甘肃省定西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和首要任务,创新实施"三个四"产业扶贫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上来自产业扶贫。明确"四跟进"产业扶贫思路。一是项目资金跟着贫困村、户走。瞄准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打赢扶贫攻坚战,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方略和"五个一批"的扶贫方式,产业扶贫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举措。产业发展是实现贫困地区真正脱贫并且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地方区域财富的创造和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待于构建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近年来扶贫工作的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7.
在精准脱贫决胜阶段,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质量精准脱贫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对精准脱贫中"三有"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在精准脱贫中实现市场机制有效,需要培育贫困地区市场主体、提升贫困地区产品供给水平和质量、完善贫困地区市场体系;要在精准脱贫中实现微观主体有活力,需要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开展扶贫扶志行动、开展扶贫扶智行动、培育职业农民;要在精准脱贫中实现宏观调控有度,需要坚持"精准"这一总体政策导向、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输血协同式"扶贫、构建大扶贫格局。  相似文献   

18.
正围绕产业扶贫,调研要精准一要精准调研当地产业。产业扶贫的根本是精准确定产业。各地资源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产业扶贫中首先要精准调研当地的现有产业,充分了解掌握当地的各类优势资源,帮助贫困农民精准选择发展项目,引导培植适宜贫困地区发展的特色产业,让产业既适应地方发展的需要,也适应扶贫脱贫的现实,为实现"造血式"扶贫打好基础。二要精准调研贫困户。精准培育的前提是选准扶贫对象。按照以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全国产业扶贫电视电话会议5月23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紧围绕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十三五"期间,要通过产业扶贫,实现3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产业精准扶贫的不断推进,食用菌产业以"投资少、见效快、前景好"且循环、生态的独特优势,使得食用菌栽培迅速成为各地特别是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首选项目,成为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取得了明显效果。2017年10月29日,在崇左市龙州县举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