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礼乐文化由来已久,远古时代氏族部落的标志性乐舞可表达内心的情感、强身健体、祭祀天神地袛。礼乐结合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突出特色,礼乐的形制和思想内涵奠定了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最鲜明的不同点,在于"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差异。"乐感文化"源于先秦的"礼乐文化",这种文化具有深厚的国家性、民族性。"中和美"是其本体审美特征,始终在穿透历史,塑造着中国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以"礼仪之邦"而著称于世,礼乐文化不仅影响到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而且规范着古代文人的言语表达方式,即行文的内容("说什么"),以及文章的表达方式("怎么说"),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言说的主体并不是一个自由个体,是始终被礼乐规范着的主体,要不断在政坛、文坛、神坛上变换角色。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服饰观是在三代服饰损益因革的形制演变中形成的,其服饰观中所表征的君子人格、衣人合一的精神,是传统人文精神最显著的体现。认识和理解孔子的服饰观,有助于我们理解孔子对三代以来尤其是周代礼乐文化的态度,及其对礼乐传统的赓续与革新的现实意义,进而观照民族学位服在当代文化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结和剪纸是中国民间艺人的手工艺品,是中华艺术宝库之中的奇葩,它们有着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在目前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互相碰撞日益融合,中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古代工艺品更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  相似文献   

6.
《诗经》经历了两千五百多年的流传和演变,后世赋予了它多种文化意蕴。但"诗三百"的原始形态,是以礼用为核心功能的。本文从它的产生缘起与过程,《诗》与周代礼乐政治的关系:西周末期前的《诗》与礼乐精神的体现和结合,西周以后的《诗》与礼乐精神的道德教化,春秋赋《诗》对《诗》的诠释与应用等几方面分析。春秋末期,孔子把《诗》由庙堂仪礼衍化到道德修养方面,并形成了系统的《诗》教理论。不仅继承了《诗》的礼用教化功用,而且把它扩展到对理想社会的构筑和道德修养的完善层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之。本文旨在从《诗》的产生过程和演变历史,以及孔子的诗教为出发点把握和论述《诗》在先秦的礼用本质和嬗变。  相似文献   

7.
远征 《嘉兴学院学报》2009,21(1):142-145
随着儒家倡导的礼乐制度的建立,在服饰领域里,服色成为区别责贱、尊卑的一种手段,从而引申出了汉民族服色的特定文化内涵意义。在汉民族中,黄色常具有崇高、神圣的附加意义,红色和紫色预示着尊贵,而青色、白色、黑色往往象征着地位的低微。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化研究为政治学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小农经济、宗法族制和儒学政治意识形态化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产生的土壤。在这个基础上导致了中国政治的泛化和权力崇拜意识,由此阻碍了中国市民社会的形成,并造成了中国传统政治生活的种种弊端,使中国民主化进程步履维艰。政治与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但总体上政治重于文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从制度、经济、文化等层面制订了种种政策,根治传统文化的痼疾,逐步走上了民主法治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中华民族的生态环境、多次民族融合的历史以及正统思想与外来宗教交互渗透的影响而形成。与早期西方文化多为单一宗教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却是中华民族在思想道德和社会生活准则的集中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东亚、东南亚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欧洲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目前,理论界从建设"美丽中国"的角度来对荆楚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的成果极少,对这一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就如何开发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荆楚文化旅游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这不仅说明中国文学作品的高水准,也说明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接纳、认可和欣赏。莫言小说所包含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特别是莫言小说通过人物与命运抗争、抵制外敌入侵的故事展现了中华儿女蓬勃的生命力和顽强搏击的民族性格,通过乡土民俗特色展现了东方民族神秘悠久的文化气质。莫言小说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积极开放的当代中国形象,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离不开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弘扬各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和开发几个环节最为关键。首先,没有传承,创新和开发无从谈起。文化传承,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教育的优秀传统,让教育变成"化民成俗"的教化,寓教育于社会、生活中。其次,文化创新,不能脱离生活,生活是创新的源泉。最后,文化资源开发,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教育转换为主导。  相似文献   

13.
专制主义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制主义在中国源远流长,对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专制主义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尤其明显和深刻,突出表现在中国传统立法、司法、律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从时代精神的角度看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创造是人在一给定的世界里实现价值理念的过程,因而讨论文化建设不能不兼顾生活世界与文化精神两个维度。哲学所塑造的文化精神深刻影响人类文化发展:两千多年前发生在中国、希腊、希伯来、印度等文化区的哲学突破确定了其后各大区的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向,近四百年前的现代哲学的出现又为其后代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秩序的确立奠定了观念基础,在造成空前的现代文化成就的同时也蕴涵着内在的危机。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是近两百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由于近代以来的中国处在综合各轴心文明的突出地位,因此,通过对各大文化精神传统的认真清理,通过对当下生活世界的精心培育与合理安排,其所达致的成就应当能为人类走出现代精神的困境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以人的现代化为归宿而进行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内的、全方位的、深刻的社会性变革过程。法律文化现代化在当今中国已获得了全新的动力和社会环境。由于改革和开放而被惊醒的中华民族正在顺应现代化的世界潮流,中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已成必然之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政治生活、社会建设和文化发展生活进入新阶段,文化产业如何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实现新常态下的二次创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就成为亟待解决的迫切课题。论文借势消费引领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产业融合战略、文化金融战略、文化科技战略和国际文化贸易发展战略,提出文化产业要顺应消费的新方向、融合互联网和金融创新催生的新业态、汇聚创客群体、利用大数据新手段和国际贸易新通道,从而实现文化产业在新常态下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化的文本中,一切有关“家”的叙述无不先天地隐喻着关于中国社会和政治以及中国文化精神的某些基本事实。巴金的《家》以新文化伦理为参照,准确地把握了整个家庭生活和时代生活的内在联系,艺术地展示了“五四”时期新旧文化嬗变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西方各种文化思想滚滚涌来,人们的生活方法,思维方式都随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大众文化迅速发展,文化恶搞也随之而来,肆无忌惮毫无边际。而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是我国生存之根本所在。恶搞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将会导致中华民族出现精神荒原。本论文简单介绍文化恶搞的现象、含义、原因,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性,从两个方面,即历史溯源和从现在走向未来,来论述恶搞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将会导致民族精神荒原。  相似文献   

19.
探悉禅宗文化与现代家具设计中的生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禅宗文化是古印度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渗入到文学艺术、家具设计、生活习俗等各个领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设计中的很多理念是禅宗文化中的部分哲学思想的延续。文章从家具生态设计的回归自然、崇尚古朴反对奢华和为人类服务的观点为切入点,通过具体的设计案例分析,将禅宗文化的精髓应用于家具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大物博,民间舞蹈是文化沉淀的艺术形式,中国各少数民族因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民族生活、风俗习惯、劳作方式和生活态度不同,导致舞蹈形态、社会蕴含和思维方式影响下民间舞蹈的独特性.因此,要探究中国民间舞蹈的地域性,就要针对民间舞蹈形成、民族地域性和发展进行研究.徐洪绕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发展研究》一书从宏观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