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以往的艺术理论把艺术区分为通俗艺术与严肃艺术,或者通俗艺术与高雅艺术,总之是二分法。这种区分已经不适应艺术发展的现实。事物的性质和形态是由其结构决定的,研究艺术的形类型必须研究艺术的结构。艺术的结构包括三个层面:深层结构——原型层面,表层结构——现实层面,超验结构——审美层面。艺术就是由这三个层面构成的复合结构。与此对应,就形成了艺术的三种类型:通俗艺术、严肃艺术和纯艺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艺术的传播与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关系出发,结合广西和百色的艺术产业化发展的案例进行分析,探究了艺术传播和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复杂关系,对艺术传播和艺术产业化发展关系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艺术界,某些艺术已经走向"架下",装置艺术、观念艺术、影像艺术、行为艺术——这些"反艺术"形式的孳生和蔓延,从而折射出当代艺术思潮的某种历史性变换。大众化、拼贴化、个性张扬、标新立异、支离破碎可以说是现代艺术的根本特征。文章以黑格尔谈的艺术发展过程为前提,展开探讨艺术的转型问题,以及艺术的现状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宋代经济的繁荣,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宋代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和历史基础,使得宋代艺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宋词作为宋代文学艺术的代表,与其他艺术相比,既具有其独特性,又有着共性。本文是从宋词的角度来看整个宋代艺术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印象派艺术是在艺术感觉和观察方法上对古典主义艺术传统模式的新突破而诞生和崛起的,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历史和科技背景;艺术家自觉意识的觉醒;印象派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欧美绘画与音乐语言的新天地,拓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从而孕育了20世纪初对传统艺术的全面突破,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艺术审美教育与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艺术教育和艺术审美教育是实现审美教育的手段,审美教育是学校美育教育的目的.艺术审美教育是学校审美教育的核心内容,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艺术审美教育,进而实现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7.
民间剪纸是民间艺术家最本原、最直接的艺术创造和审美追寻,表现了劳动人民最朴实、最淳美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观念,其中蕴涵着中华民族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古老的民族精神在劳动者手中理想化的艺术再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民间剪纸经过两千年的发展,不但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成为观察民族民风文化传承的窗口.  相似文献   

8.
网络艺术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是全世界文化艺术交流的新兴媒体,是21世纪人类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艺术发展进步的重要里程碑。网络艺术作为一种综合的新兴媒体,以其广纳百川、独具一格的方式,将成为21世纪人类艺术世界的最耀眼的一颗新星。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艺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试图通过对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剖析,探寻一条提高艺术教育实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艺术与科技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将科技融入艺术之中,借科技之力托举艺术之美,是艺术设计发展的有效路径。设计者应以时代发展的眼光看待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通过更新艺术设计理念、营建融合创新氛围、弘扬传统文化等策略,将艺术与科技进行完美融合,力求创作出更为新颖、契合时代发展的艺术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1.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艺术与科学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学科,已逐渐成为艺术教育面向新时代新发展的驱动力。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当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将虚拟仿真技术融入到了实际教学中,有助于为社会发展培养大量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本文针对虚拟仿真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中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虚拟仿真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中的应用进展提出了应用策略,为开展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卷草纹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主要从卷草纹的界定与渊源、艺术特色、形式美以及传承与发展这几个方面来感受其不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刘扬 《企业家天地》2007,(6):183-184
本文从中美两国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这一角度做一点肤浅比较,并就21世纪初中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施和开展中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河北区域的传统文化艺术有着独特的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文章认为,作为继承者的当代人在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艺术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发掘它的价值,并利用这些价值优势来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乃至经济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艺术博览会自1993年创办以来,已经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产业之路。它对培育和引导艺术品的投资消费市场健康发展、繁荣美术创作、推动我国艺术品市场与国际接轨、增强大众审美和欣赏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就艺术博览会对艺术市场要素中的画廊、艺术家、收藏者、受众等的影响作一粗浅的梳理。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大学校园暴力事件警示我们对高等教育与学生心理失衡问题做出思考: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类的社会生活面临更多的压力和限制,而人的文明程度越高,其受到的限制就越大,这种长期的对内心渴求的压抑是当代人产生心理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以艺术治疗为方法尝试解决当代大学生、青年人精神危机,在当代中国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艺术治疗"主要以艺术活动的形式为媒介进行心理治疗。其依据在于人们潜在的压抑和焦虑用语言难以确切表述,而艺术则能更直观地展现人内心世界,沟通外部世界,从而释放人潜意识中的负面情绪,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相似文献   

17.
石燕  朱晨  季红 《嘉兴学院学报》2002,14(Z1):162-164
在古今东西方艺术的碰撞中,我们的艺术正处在一个急剧的继承与创新时期.面对纷乱的、峥嵘的多云艺术场,我们认为艺术的继承应是创新中的继承;艺术的创新不能仅仅是一种盲目的模仿西方,应在民族文化的背景中吸收一切营养、拓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奥斯卡·王尔德是十九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的杰出代表,对二十一世纪欧洲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影响深远。文章从艺术的独立性、艺术的主动性、艺术的永恒性、艺术的超越性、艺术形式的绝对性和艺术的内省性六个方面来解读王尔德的悲情唯美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9.
艺术的意义     
试图探讨艺术的意义问题,首先要从否定“艺术是什么”这一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提问方式开始;在中止这一提问的前提下,才能追问艺术之所以存在的意义;这种追问必须要建基于人的艺术活动之上,进而才能对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活动等传统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人人的心灵出发,将艺术的意义问题归结到对心灵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马克思在艺术生产发展同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理论的阐释,以及回顾中国建国以来对于该类问题的理论探讨历程,寻找到理论阐发对于"艺术自身领域"方向上考量的缺失。并且根据理论的探究成果,对当下传统文化回锅和青春文学批评进行了艺术形式回归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