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污染、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气候剧烈变化,这一系列问题呈现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高成本性.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外部性,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近些年,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而人类活动无疑是加速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因素.从2009年开始,中国已成为CO2排放总量最多的国家,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中国所面临的减排压力不断增大.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发电产业的外部性更为明显,中国电力装机中,近70%比例为火电机组,火电机组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更是高达80%以上;中国CO2排放总量的近40%、SO2排放量的近60%均来自于发电行业.因此,如何减少中国电力行业的CO2排放,实现电力行业清洁发展,已成为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应对未来的环境问题,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必然的选择。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中国2020年能源需求总量为449074.91万吨标准煤,指数计算其GDP是765009.92亿元。利用中国有碳与无碳能源发展作为约束条件,以碳排放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L.P.模型,计算证明2020年中国排放9977.05百万公吨CO2,相当于1.30公吨CO2/亿元GDP,比2005年3.02公吨CO2/亿元GDP,降低57%;届时,核电、水电及风力与太阳能发电满足电力总需求的16%。  相似文献   

3.
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全球经济版图将发生重大变化。未来20年,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经济总量将发生明显的结构性变化。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心,中国、欧盟、美国、印度和拉美成为世界最为重要的五大经济体。按汇率法计算,2022年前后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2030年美国、日本和欧盟的人均GDP仍处于世界前列,中国的人均GDP分别是他们的32.4%、34.8%和40.2%。  相似文献   

4.
单位电量CO2排放强度,是目前最广为人知的电力CO2减排指标,反映了全社会用电的CO2排放情况。那么,电力行业的"单位电量CO2排放强度"与"单位产值CO2排放强度"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乃至世界对新能源的认识来看,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各国解决能源问题的战略选择.2012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44711兆瓦,同比增长10.1%;累计装机容量高达282430兆瓦,同比增长18.7%.欧洲2020年的三个20%目标,即能源效率提升20%、温室气体排放降低20%(同1990年相比)、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20%,美国2025年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25%.我国规划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5%、单位GDP的CO2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都是已经明确了行动纲领和决策.  相似文献   

6.
赵青 《中国石化》2012,(11):67-69
美国"能源独立"已初见成效,尤其是在页岩气开发方面令人瞩目。美国的"能源独立"并非遥不可及。BP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有望于2030年实现"能源独立"。美国"能源独立"路漫长美国消耗着世界20%的能源,却只有世界2%的原油储量。预计到2035年,美国原油产量可达每日1200万桶。这仅是美国目前原油消费的2/3。不过,石油仅仅是能源的一端。美国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美国"能源独立"的目标是在石油价格高涨、国际局势日益动荡的背景下确立的。近年影响国际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以来中国工业转型特征明显,行业CO2排放强度呈波动下降走势,但2003年工业再度重型化和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排放强度明显上升。基于改进的STIRPAT模型,本文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详细考察了中国工业CO2库兹涅茨曲线(CKC)的类型及成因。主要结论是:中国工业CKC呈"N型"走势,而非传统的"倒U型",即CO2排放与经济增长在倒U型走势之后又形成拐点,出现"重组"现象;投资规模与排放显著正相关,研发强度不是影响排放的主要因素,CO2排放是个动态调整过程,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政府节能减排政策有助于降低排放,减排治理政策应从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宏观经济环境以及环境规制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
1980~2012年间,全球CO2排放量中约80%来自传统化石能源的燃烧,对于暂居CO2排放和能源消耗之首的中国,来源于化石能源燃烧的CO2排放量比例更是高达90%。扭转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被动局面、推进能源消费结构的持续正态演进,既是化解短期内节能减排压力的有效手段,也是长期内实现能源系统清洁化的根本途径之一。本文以全国及河北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能源消费结构———CO2排放强度关联模型,分析能源消费结构演进同CO2排放强度之间的关联效应,并从能源消费结构演进视角探讨了区域节能减排的路径和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9.
BP预测,2011-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长1.6%,到2030年全球消费量将增长36%;其中93%的能源消费增量来自非经合组织经济体,电力行业将引领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世界一次能源生产的增长与消费增长齐头并进,生产增长的主力也是非经合组织国家,2030年其将贡献全球71%的能源产量。2030年前北美将继续主导非常规能源的生产。高油价将使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但石油仍将主导交通运输业;致密油等非常规资源将推动全球供应增长,并将限制欧佩克的产量。天然气将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其中页岩气开发将对全球天然气增长做出重大贡献。美国非常规油气之所以能够取得如今的成果,不仅是因为其拥有丰富的非常规资源和先进的开发技术,更因为一些"地上"因素。借鉴美国的经验,中国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更需要排除"地上"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Kaya公式的中国CO2排放影响因素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Kaya公式的分析框架,采用对数平均Divisia因素分解法分析了能源碳排放强度、单位GDP能耗、人均收入和人口因素对我国1978—2009年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人均收入的高速增长带来了CO2排放量的快速增长,人口对于CO2排放量的拉动作用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单位GDP能耗的持续下降对抑制CO2排放起到了持续而显著的作用,能源碳排放强度变化微弱。因此,在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发展新能源产业,调整现有能源结构,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温室气体引起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较多的国家,正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结合国内核电发展现状及规划,通过比较核电链和煤电链温室气体排放指标,在2020年我国CO2排放量预测的基础上,量化了不同核电装机比例情况下的等效CO2减排量,并论述了其外部经济和环境效益。结果表明,在2020年电力装机总容量不变的情况下,核电装机比例每增加1%,年可减少等效CO2排放约1.41×10^8t,相当于5.64×10^4-11.28×10^4hm2森林年吸收CO2的量,节约外部成本约165亿元。  相似文献   

12.
正全球低碳经济蓬勃发展,尽早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已成为全球的共识与行动,全球约有130个国家将在21世纪中叶达成碳中和作为低碳转型目标。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宣布"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承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单位GDP能源消耗累计降低13.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降低18%"作为约束性减排目标。作为一个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费偏煤、能源效率偏低、油气供应风险偏高的发展中大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及实施,将会对中国的经济结构和能源系统构成全面深远的影响,甚至是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冲击。  相似文献   

13.
刘涛 《董事会》2010,(9):25-25
7月以来,境外媒体纷纷转引国际能源署(IEA)最新统计数字,大肆炒作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国"这一话题。根据IEA的统计,中国2009年能源消耗量总计22.52亿吨油当量,比美国的21.7亿吨高出4%。  相似文献   

14.
电力已发展成为最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2020年,全球电力总需求为23.23万亿千瓦时,占最终能源消费总量的20%,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是此类排放的最大单一行业来源。到2050年,随着目前依赖化石燃料的行业实现电气化,预计电力需求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60万亿千瓦时。  相似文献   

15.
2002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从2001年的91.65亿吨油当量增至94.05亿吨油当量,增长了2.6%,世界石油供应略大于需求,大多数地区汽油消费量有所增长,燃料油消费量有较大幅度下降,天然气需求复杂,需求略大于供应;煤炭消费增长是最为强劲,达到6.9%(主要归因于中国煤炭消费的激增);核电和水电消费分别增长了1.6%和1.3%,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猛增19.7%,成为拉动世界能源消费增长的最强大“引擎”,2002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呈现以下三大特点:(1)能源消费增长量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长总量的68.5%;(2)石油消费量超过日本,从而使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3)煤炭消费量继1999年连续三年下滑后出现巨幅反弹,较2001年增长了27.9%。中国超过美国,重新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费国。  相似文献   

16.
一、实施洁净煤技术的必要性中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以煤为主 ,目前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煤炭占75%左右。全国每年用于直接燃烧的动力煤约占煤炭总消费量的 80 % ,其中发电约占 32 % ,工业锅炉、窑炉约 35% ,民用及其它 10 %以上。由于煤炭的直接大量燃烧 ,排放到大气中的烟尘和SO2也日益增多。据国家环保局统计 ,1994年我国烟尘排放量达 1414万t ,SO2 排放量达 182 5万t。而到了 1997年 ,我国的烟尘排放量达 1565万t,SO2 排放量 2 34 6万t ,这其中 ,粉尘的 7…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民经济增长与CO_2排放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之间关系问题,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基于1980~2005年中国GDP和CO2排放量等统计数据,利用格兰氏因果关系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国民经济与CO2排放量之间以及各产业的经济发展与产业C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GDP的增长能够影响CO2的排放量.在三大产业中,从长期来看,第二产业经济增长与其CO2排放量呈正相关关系,第二产业GDP增长1%时,其CO2排放量就增长2.37%,经济增长水平对CO2排放量的影响非常大,因此,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第二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例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世界能源展望2007》"参考情景"预测,从目前到2030年,世界能源需求的增长将超过50%,其中中国和印度合计占增长量的45%;中印一次能源需求都将翻一番多,石油进口量之和将从2006年的540万桶/日增长到1910万桶/日.如果世界各国政府目前正在考虑的政策都能实施,如同"替代政策情景"假设的那样,与参考情景的预测值相比,全球能源需求和相关的排放量就会大幅削减,其中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减少1400万桶/日,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降低19%;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量将比参考情景减少15%,但2005-2030年能源需求仍将增长近90%;印度一次能源需求量将比参考情景低17%.相形之下,在"高经济增长情景"中,2030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将比参考情景中的预测值增加6%.中国和印度遇到的能源挑战也是世界面临的挑战,需要全球共同应对.提高能效的措施是在近期控制能源需求和排放增长的成本最低且最快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世界二氧化碳埋存及利用方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预计全球石油消费2025-2030年将比现在增长50%左右,这对保持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长期稳定、缓解气候变暖是严峻的挑战.埋存CO2是避免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埋存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成本较低、符合相关国际法规.CO2地下埋存的主要场所有枯竭的油气藏、深部的盐水储层、不能开采的煤层、深海等.CO2地下埋存将有效应对能源需求增长带来的CO2排放增加的挑战,为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比工业革命前水平高2℃以内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1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向低碳化演变。最终向无碳化发展 从图1可看出,从1850年到1998年.世界和美国消费的能源当中碳的平均含量(以燃烧时每百万焦耳热量释放出的CO2的克数作为单位,克CO2/百万焦耳)逐年持续降低.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向低碳演变。19世纪末.含碳量较低的煤炭取代木材成为主要能源,1900年世界能源平均含碳量降至97.9克CO2/百万焦耳。20世纪60年代末期.低碳的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