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几年沿海频频爆发“赤潮”现象,说明了富营养化的恶果。富营养化是天然水体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池塘这样的小型养殖水体来说,由于水流缓慢,水质更新期长,养殖期内又接纳大量的氮(总N>0.2mg/l)、磷(总P>0.01m/l)、有机碳等营养元素,更易引起藻类等浮游生物的迅速增殖,需氧有机物增多,导致水质恶化(BOD_5>10mg/l),形成富营养化污染。据资料表明,在养殖水体中微囊藻为主的有害藻类大量滋生泛滥(俗称“水华”、铜锈水、蓝绿藻等),严重抑制水产养殖动物的正常生长,微囊藻所产生的毒素可导  相似文献   

2.
<正>伴随着养殖者对水产养殖高产出、高效益的追求,放养密度和载鱼量逐年增加。为了保证鱼类生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养殖者不得向养殖水体中大量投喂饲料和投施化肥,造成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水体中产生大量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致使  相似文献   

3.
<正>蓝藻水华是指水体中的蓝藻快速大量增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蓝藻群体或者导致水体颜色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严重时可在水体表面漂浮积聚形成一层绿色的藻席,甚至藻浆,蓝藻水华发生的根源主要在于水体富集了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近年来,蓝藻水华在养殖水体中呈现高发、频发、暴发态势,笔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对蓝藻水华的常见危害及防控  相似文献   

4.
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水体富营养化造成了藻类疯长造成“水华”、水质恶化等严重后果;从景观异质性的角度上阐述了湖泊各景观要素在其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的意义;为富营养化的水体预防和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经过对我国部分内陆大水体进行调查和水质分析,显示:我国大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非常严重,主要富营养化物质大多数为氮,氮的富营养化评价指数远大于磷的富营养化评价指数。以鲢、鳙鱼为主养对象的大水体渔业可以用来净化水质。为保护水域环境,减缓大水体富营养化,要充分发挥大水体渔业对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的转化和疏导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不同类型和功能的大水体应采取的渔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城郊水体由于城市生活污水(有些还有工业废水)的大量流入,一般呈富营养化,有的污染甚至超出水体自净能力而使水体极度富营养化。这类水域因其生物耗氧量和化学耗氧量高,用以养殖,要么养鱼的安全系数低,要么产品具有异味,商品价值低。为探索  相似文献   

7.
造成养殖池塘水体的亚硝酸盐和氨氮超标原因很简单:就是水体中的氮积累(比如投料和施肥、底泥释放等)速度高于水体中的氮消耗速度(比如水体藻和其他植物、微生物等吸收无机氮的生物不给力),又或者水体的溶解氧已经不能承受池塘水体中这么多氮的净化需求了(比如底泥和水体富营养化条件下水体微生物太多、耗氧量太大)等等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续上期)4.富营养化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富营养化水体中许多藻类能够分泌、释放有毒有害物质使水质下降。(2)影响湖泊水体的生态环境。在富营养化污染的水体中,水生生物的稳定性和多样性降低,引起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3影响水体的感观性状。处于富营养化的水体中  相似文献   

9.
<正>一、市场概况随着水产养殖水平的提高,从以前粗放粗养的低产量到现在集约化高密度养殖,亩产1吨鱼以上的池塘处处都是,但是伴随而来的就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特别是水体富营养化成为养殖的瓶颈,产量难以提高、养殖风险逐渐增加,水质调节剂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也就随着之而生。  相似文献   

10.
蓝藻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夏天,养殖中后期,养殖户提出最多的问题是:蓝藻如何处理?蓝藻的生活特性:1.蓝藻喜高温、强光、多静止的淡水水体,尤其是水体中有机质丰富、水、底富营养化时容易产生,在缺氮环境其它藻类不能生活时,唯有蓝藻可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一些大湖、大库、河道等大水面被开发利用,进行人工养殖。由于水体富营养化,放养密度不断加大,人工施肥投饵,八方购买鱼种等原因,致使鱼病日益严重。怎样防治鱼病,尽量减少损失,事关渔民切身利益,下面以本县两河口渔场为例.  相似文献   

12.
<正>水产养殖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在生态环保日益重视的今天,越来越受到关注。养殖废水中包括水产粪便、沉积饲料、药物残留等,富含COD、氨氮,大量排放很容易导致邻近水域富营养化或水质恶化。随着我市水产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温室甲鱼、网箱养殖等养殖尤为明显。因此,近几年来,我们对如何减少养殖废水排放总量以及养殖后期如何达标排放等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田和水体污染及微生物修复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以及化学农药(除草剂)残留和多化芳烃等有机污染是造成我国农田复合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影响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问题。水体氮磷污染和富营养化也是我国目前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微生物在农田污染治理和水体富营养化修复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分析了我国农田的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以及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严峻形势,讨论了微生物资源在农田与水体污染修复中前景。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多数中小型湖泊、水库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益加剧,由此带来鱼病的危害日趋严重。根据我们近几年中小型湖泊、水库鱼病防治实战经验的总结,湖泊、水库养殖常见的疾病主要有:暴发性出血病、中华  相似文献   

15.
<正>虽然不同的水产养殖动物对养殖生态环境的要求不同,但"肥、活、嫩、爽"准确概括了水产养殖动物对水质的要求。通常意义而言,能满足水产养殖动物生长要求的水质就是好水质,否则就是不良水质。按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种类与数量及营养物质等的多寡,一般将不良水质分为"清瘦水质"与"富营养化水质"。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太湖蓝藻、农业水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现象的发生,人们对生活和生产环境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摒弃化肥养鱼、掠夺性经营和粗放型养殖模式,发展和使用绿色渔药已形成共识。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17.
江苏苏中堤西里下河地区,淡水资源丰富,水产养殖条件优越。随着养殖水域水体富营养化的日益严重,造成藻类的大规模暴发,特别是蓝藻的暴发,蓝藻大量繁殖会使水质浑浊,重者会引起虾蟹中毒,虾蟹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极易生病,生长缓慢,严重危害到水产养殖业。  相似文献   

18.
<正>二、常见的富营养化水质的改良因水体中营养盐类过剩尤其是碳或氮源过剩而产生的不良水质,这类水质不仅常见更是占不良水质的绝大多数。富营养化水质主要表现为水质过肥、透明度小、形成"藻类水华"且水色不正常,引起的原因多因为大量施肥、投饵使养殖水体中的氮源过多。1.蓝藻水华的改良蓝藻水华的水色多为蓝绿色或铜绿色等,引起蓝藻水华的藻类有微囊藻及颤藻、纤维藻等。当蓝藻大量死亡后产生蓝藻毒素及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水产养殖动物死亡;当蓝藻生长过盛时,水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各地就化肥养鱼的争论比较多,其主要问题就在于化肥对水体造成的富营养化,也就是水污染问题。还有多起个案进人了诉讼程序。更有生态专家建言,要严格控制和严厉禁止在水库中开展化肥养鱼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富含氮、磷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农业废水排入江、河、湖,致使水体中的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水体富营养化。它阻碍了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一、池塘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