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10):116-118
我国合同立法经过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一番曲折,将合同的核心定位在当事人民事利益交换这一点上,由此,带来了我国合同立法观念的新的突破,即诚实信用原则的确立。诚实信用的立法表现主要包括:对其进行一般性规定和总则性规定、对合同订立的形式要件的改革、缔约过失与合同无效的限制,尤其是对合同义务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扩张。我国第一次将诚实信用原则规定在合同法中,对于培育中国社会的社会信用体系,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丹 《时代经贸》2007,5(9Z):1-2
我国关于涉外委托设计合同法律适用的立法以“意思自治原则”为首要原则,确立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辅助性地位,并曾在司法解释中以特征性履行方法帮助其加以确定各种合同通常应当适用什么法律;且采用了强制规则和公共秩序的相关规定。但随着1999年《合同法》的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的废止,以特征性履行方法作为最密切联系原则具体化依据的内容由原本就不够完备超前的规定甚至变为了立法空白,因此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3.
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目前已开始实施,从而统一了我国以前的三个合同法,大大改善了我国在调整合同关系中分散、零乱、不规范的状况.统一的合同法在内容上吸收了一些先进的理论和国外先进的立法成果,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合同法中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4.
张松涛 《经济师》2000,(8):137-138
1999年 10月 1日 ,一部我国迄今为止通过的条文最多、内容最丰富的民事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正式实施了。下面对其简要介绍并作以评价。一、《合同法》的立法过程1992年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要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并强调要坚持市场经济法制的统一。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 ,改变合同立法中的诸法并存问题 ,1993年 9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决定》之后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即根据专家学者的建议 ,委托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5.
情势变更原则是合同履行中的一项重要原则.我国现行<合同法>未明确规定该原则,但依诚实信用原则,其有存在和适用的合理性.本文从阐释情势变更原则的内涵及法律效力入手,进而对我国立法上是否确立情势变更原则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笔者观点,认为我国立法应当规定此原则,最后对情势变更原则立法完善模式进行构想,提出从法律、司法解释等层面进行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6.
杜文聪 《经济经纬》2006,(3):153-156
合同的相对性是整个合同法制度和理论的基础之一,是合同法上的一项古老的规则,在现代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这一理论有所发展与突破。各国立法及司法实践从现实考虑也予以确立和承认,我们在全面阐述合同相对性发展与突破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对合同相对性发展与突破进行全面分析,指出这种突破与发展是合同法现代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7.
合同争议在经济活动中大量存在,诉讼与仲裁是目前解决合同争议的两种有效手段,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对这两种争议的解决方式作了明确规定,尤其是对仲裁的规定,与原来的三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相比,规定得更为全面、具体,合同的变更、撤消、解除、履行等所发生的争议,以及对约定违约金的增减均可通过仲裁解决,仲裁成为解决合同争议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仲裁解决合同…  相似文献   

8.
要约和承诺是合同订立的两个必经阶段.由于合同法要求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作出,而同时合同法中又存在要约的撤回和撤销制度,于是在合同的实践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根据目前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实践案例,提出了要约的有效期间和存续期间这两个概念,以解决立法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戴菲菲 《时代经贸》2007,5(3X):157-158
要约和承诺是合同订立的两个必经阶段。由于合同法要求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作出,而同时合同法中又存在要约的撤回和撤销制度,于是在合同的实践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根据目前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实践案例,提出了要约的有效期间和存续期间这两个概念,以解决立法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合同法的颂布和实施,尤其是违约责任判定中严格责任原则的确立,一方面有效地提升了国民的法律意识,突出,严格责任原则的优越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立法,特别是合同立法制度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1.
<正> 目前,我国实行的合同法有三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对于三部合同法的修改与完善,法学界、经济界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一种意见认为应当取消“三法鼎立”,重新制定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综合性的合同法。三法合一,统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笔者则认为制定一部统一的合同法,目前条件尚不成熟。仍然按照三部合同法分别修改完善为好。因为,根据现阶段我国法制建设的特征来看,法制的多元化现象和它的不纯粹性、不完善性和过渡性,决定了一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无权处分合同存在有效、效力未定以及无效三种学界争论,在《物权法》、《合同法司法解释》纷纷出台的背景下,反思三种观点,其所依据的理由未免有些过时。中国物权形式主义要求善意取得物权下的无权处分合同为有效;合同法相关司法解释的立法意图佐证了无权处分合同为有效;现今合同法的发展趋势为规定无权处分合同为有效合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合同法对电子合同的规定简单、笼统,难以调整现实中大量存在的电子合同关系。本文在总结电子合同的特点,订立过程中的形式、要约和承诺规则,电子签名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立法,就电子合同封中国《合同法》的挑战作一讨论,希望能有助于後行者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合同法》第229条确立了"买卖不破租赁"规则,通说认为"买卖不破租赁"规则的法律效果是受让人代替原出租人并承受其在原租赁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该条的立法表述存在多种解释可能,通过对该条文进行目的解释发现,"买卖不破租赁"规则确立的正当性理由是维护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非保护承租人。因此,以承租人保护为基础的传统"通说"理论思考过于简单,"买卖不破租赁"规则的法律效果值得反思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正在讨论中的《劳动合同法》(草案)第8条首次在立法中明确劳动先合同义务,这无疑应予以肯定。但由于我国现阶段劳动关系的特殊性,此规定在实践中可能会使原已失衡的劳动关系更不平等。本文分析劳动先合同义务的特殊性及如何构建劳动先合同义务的制度。  相似文献   

16.
技术合同法对我国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促进科技进步与经济建设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高校的科技管理活动中,技术合同的管理占有一定的比例。在科技管理实践中,因忽视“技术合同”的一些基本法律规定而发生纠纷,使当事人的正当权益不能得到法律保护的现象时有发生。试图通过探讨技术合同的特点,提出自己对技术合同管理的粗浅看法,促进科技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任文松  王晓 《现代财经》2007,27(12):59-62,70
预期违约制度对促进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公平化,保障交易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合同法》已对预期违约制度进行了相关规定,但由于法律规定的粗疏,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对预期违约制度进行简要概述,并对其存在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在阐明现行《合同法》有关预期违约制度规定所存在的不足后,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在讨论中的《劳动合同法》(草案)第8条首次在立法中明确劳动先合同义务,这无疑应予以肯定。但由于我国现阶段劳动关系的特殊性,此规定在实践中可能会使原已失衡的劳动关系更不平等。本文分析劳动先合同义务的特殊性及如何构建劳动先合同义务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0月我国第一部《物权法》开始施行,并在第六章中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进行了专章的规定,但其在立法中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本文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物权法》条文,指出其中一些缺陷,并提出部分改正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违约责任是合同法的核心内容,是合同交易中保护守约方的利益,追究违约方民事责任的违约补救措施。如果合同没有法律责任为基础,合同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的权利就无法实现,权利便形同虚设,所以,研究违约责任制度对合同权利义务的有效实现具有现实意义;更何况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新的《合同法》对违约责任制度的规定较之以前三部合同法有较大的突破,因此,本文就新旧合同法对违约责任制度作归责原则、违约责任方式的比较,旨在更加准确理解新合同法的规定,以取得对实践有准确无误的适用 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