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对现行刑法作了许多修改.其中,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设了危险驾驶罪,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处拘役,并处罚金.这次修改是本次修正案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此类危险驾驶的行为进行了规制和正式法律化.本文通过对危险驾驶罪增设的必要性和认定等角度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李育芹 《中外企业家》2012,(9X):124-125
《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提出,于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危险驾驶罪",即"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笔者以为,虽然拘役仅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是我国自由刑中刑期最短的刑罚,但从整个法律体系以及实际效果考虑,醉驾、飙车行为不宜入刑。  相似文献   

3.
菅中战 《活力》2012,(21):62-63
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修正案(八)》第一次将“醉酒驾驶”、“飙车”等行为纳入刑法调整的范围,并增加“危险驾驶罪”这一新的罪名.本文以刑法修正案(八)增加危险驾驶罪从而改变了交通肇事犯罪的构造变化后对于交通肇事犯罪的认定影响为基础,结合涉及交通肇事罪与危险驾驶罪相关的理论与问题,将交通肇事罪与危险驾驶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问题展开比较分析,重新梳理整理在认定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司法实践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
危险驾驶罪的法律分析与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刑法修正案(八)》第22条的正式实行,危险驾驶行为也被纳入刑事处罚的范围,但本罪在实际的定罪处罚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的争议。本文将从构成要件、法定刑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危险驾驶罪并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卓方芳 《企业导报》2011,(22):128-129
针对危险驾驶行为出台的危险驾驶罪,是对交通肇事方面犯罪的一个补充,对醉酒驾驶、道路飚车等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予以处罚,以达到规范该类行为和预防该类行为引致的严重后果的作用。但其在入罪范围、定罪情节、处罚力度和造成危险结果的罪名衔接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6.
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与单独的危险驾驶罪在犯罪的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方面是有着不同要求的;同时,危险驾驶罪是行为犯,各共犯人可以以作为的方式,也可以作为与不作为的方式相结合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共犯,关键都要围绕危险驾驶行为这个罪质行为,但不可能都以不作为的方式构成此罪共犯。  相似文献   

7.
醉酒驾驶是对公共资源的一种故意侵犯,并对公共安全形成严重威胁,对其危害的严重性已经存有社会共识。《刑法修正案(八)》危险驾驶罪的及时出台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醉酒驾驶对社会大众以及公共资源的侵犯。通过对刑法关于危险驾驶罪中醉酒驾驶行为规范的不足进行分析,旨在为危险驾驶罪更好地体现其惩治犯罪的社会效益提供一点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数起情节恶劣的交通事故都跟酒后驾驶有关。醉驾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而刚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刑法修正案(八)中第二十二条规定将醉酒驾车和情节恶劣的飙车行为入罪。由此,我们针对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的罪名确定、构成要件以及认定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宋丽 《乡镇企业科技》2013,(31):175-176
自2011年5月危险驾驶罪入刑以来,危险驾驶案件在笔者所在的L市始终呈高发态势,迅速“成长”为犯罪案件数仅次于盗窃罪的第二大罪名。近期,笔者对2012年至2013年上半年L市检察机关办理的危险驾驶案件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以探究其特点、成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11年5月1日,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的决定》 正式实施,掀起一股打击"酒驾"的高潮.虽然 《刑法》 修正案(八)规定了"醉驾"行为是犯罪行为,2013年12月18日,两高一部出台 《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细化了酒驾案件的办理,但酒驾的案件仍然在不断的发生,2011年5月至2017年6月,我院共受理危险驾驶案件多达192件.现就富顺县"酒驾"案件的现状、 原因、 对策、 适用法律的困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日,社会上一些教唆自杀的案例层出不穷,然而,在我国,由于刑法规范的缺失,导致对教唆自杀行为缺乏有效的打击,本文通过对此行为的可罚性做一些初步分析,来论证此行为入罪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商树祥 《中外企业家》2013,(7Z):105-105
笔者提出了我国刑法在商业秘密保护上存在的法律缺陷问题:刑法只将第三人过失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入罪化、问侵犯商业秘密罪犯罪人的主观目的;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针对因为过失泄露商业秘密的行为,应当对相应的罪名重新规定、不问侵犯商业秘密罪犯罪人的主观目的。  相似文献   

13.
自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将恶意欠薪行为入罪以来,公众一片喝彩,农民工也充满期待。但时至今日,尽管欠薪事件屡屡见诸媒体,而因欠薪被定罪的人却寥寥。究其原因,正如专家指出的,目前的"恶意欠薪罪"仍然失之笼统。根据刑法修正案,只有恶意欠薪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才构成恶意欠薪罪。那么,什么是"情节恶劣"?具体判定标准是什么,是数额还是人数?究竟哪些"欠薪"可以"入刑",哪些不能"入刑"?本文从法学专业角度,对《刑法》修正案(八)有关欠薪罪的规定给予了解构。  相似文献   

14.
于2011年2月25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将飙车和醉驾等即使尚未造成任何实害结果的危险驾驶行为予以入刑。该做法基本上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将其法定刑配置为单一刑种拘役应是缺乏周全考虑的,也给司法实践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需要在法定刑配置方面作出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司法实践中,非法处置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案件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导致司法机关"执行难"的重要原因.为了有效惩治这类危害行为,1997年刑法典增设了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对本罪准确认定的关键在于对客观要件的理解,根据刑法第314条的规定,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是指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情节严重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侵犯著作权的违法犯罪行为也越来越多,面对这种日趋复杂的犯罪形势,我国近些年来相继出台了关于知识产权犯罪的司法解释,降低了知识产权犯罪的入罪门槛,也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但是从当前的司法实践看,对于侵犯著作权犯罪的行为认定还存在着一些疑难问题.对于完善侵犯著作权罪的构成要素,笔者就侵犯著作权的认定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对著作权的认识又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风险社会".恐怖活动犯罪是风险社会的一个风险来源,并成为风险社会的重要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5年八月二十九号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 进行了表决,并高票通过了这部修正案,第一时间回应了风险社会这一重要议题,将这些非常危险的恐怖非法犯罪的相关预备行为,界定为预备罪,也就是独立的犯罪,而且对其实施了前置性的处罚.  相似文献   

18.
尹菲菲 《中外企业家》2009,(5X):141-141
"人肉搜索"作为一个新现象引起人们广泛地关注,部分学者认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需要追究网络"人肉搜索"者的刑事责任,而新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并没有涉及"人肉搜索"是否入罪的问题。刑法的保障性特征,决定了刑法介入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都应是最后的。  相似文献   

19.
"孙大午案"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引发了法学界关于"孙大午案"定罪量刑的一系列讨论。笔者认为从当前的法律理论和实践来看,孙大午的行为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没有问题的。同时,也认为当前刑法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定不够合理,应该将其界定为"把吸收来的资金用于资本借贷、货币经营等金融类业务"。  相似文献   

20.
论语数字     
《国土经济》2011,(7):8-8
"我不知道国内有多少人够资格‘裸捐'的,反正我不够资格,对这个游戏规则一定要弄清楚。"——对吸引眼球的"裸捐"新闻,我国体育明星的"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说。 "我建议下次修订刑法时,将公车私用纳入‘危险驾驶罪'。"——郑渊洁称公车私用和酒驾异曲同工,都是驾驶机动车危害他人,前者危害财产,后者危害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