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熊艳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2):239-240
《劳动合同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竞业限制作了较明确规定。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前,已有众多学者都对竞业限制合同作了设计和探讨,但都无现行法的依据。首先分析了竞业限制合同的性质,然后对竞业限制合同与保密合同作了比较,最后依据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重新设计了竞业限制合同,并对竞业限制在《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中的具体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试论《劳动合同法》竞业限制法律制度之缺陷及补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者离职后与原用人单位约定担负竞业限制义务,被写入《劳动合同法》,构成竞业限制法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仍存在竞业限制经济补偿费最低额度及确定方法不明确、经济补偿费的发放方法不科学、违约金没有最高额限制等缺陷。有待于行政法规或相关司法解释的细化和补正。  相似文献   

3.
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制度可以理解为是用人单位在劳动者离职之后,为了让劳动者保护其在工作的过程中所知悉的商业秘密而设定的,禁止其从事与原用人单位相竞争的职务,即限制劳动者的自由择业权,但同时给予经济补偿的制度。这一制度是公平原则的体现,同样也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二者之间的矛盾起着协调作用。在2008年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和2013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解释(四)》中均规定了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制度,但都比较粗略。所以,通过进一步研究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制度的具体方面,比如主体、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等来完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制度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就是财富。雇员跳槽中带来的商业信息转移,会给原来的企业带来重大的商业损失。而劳动合同法使得员工跳槽的成本进一步降低。西方企业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中国企业在这一背景下,需要善用《劳动合同法》中的竞业限制条款,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  相似文献   

5.
《品牌》2018,(1)
目前,约定的竞业限制制度成为了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重要手段。《劳动合同法》及其相关的司法解释都对竞业限制进行了规定,对维护就业市场的秩序起到了引导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就适用期间而言,学界针对其是否适用在职期间、两年的期限是否过于笼统以及违约后是否终止等方面存在诸多争议,也给实务操作带来诸多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狭义的"竞业限制"制度是对劳动者就业选择权的限制,是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方式之一。《劳动合同法》第23条第2款、第24条和第90条规定了劳动关系中的"竞业限制"。这些条款使劳资双方权利义务更加明晰,立法技术明显提高。但同时,该法的规定并不周全,尤其是在竞业限制的期限、用人单位支付补偿金、劳动者承担违约金方面。目前亟待出台相关法规、政策予以补强,以更好的寻求劳资双方之间利益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7.
竞业限制的基本价值目标是合理,而合理竞业限制的原则是利益平衡,即考虑竞业限制合理性时必须对平衡雇主、雇员和社会三方利益。竞业限制合同、企业规章制度或国家有关竞业限制规范是竞业限制制度的具体体现方式,也是竞业限制制度中的利益平衡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劳动关系领域,商业秘密的保护主要通过竞业限制来完成。竞业限制包括在职竞业限制和离职竞业限制。本文在阐述竞业限制概念体系的基础上,分析在职竞业限制和离职竞业限制的基本理论问题,并提出改进并完善我国劳动关系领域中竞业限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郭娟剑 《商》2014,(6):30-30
竞业限制制度作为企业对员工离职管理的有力手段,已被广泛认知和使用。本文较详细的阐述了竞业限制的内涵及其对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未来运用竞业限制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延丽 《市场周刊》2009,(3):60-61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在承继了《劳动法》第二十二条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订立保密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了竞业限制的规定,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一定期限内,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劳动者就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劳动者若违反约定,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相似文献   

11.
"竞业限制"是一个绝大多数人都感到陌生的词,在旅游企业中更是如此。基于此,本文结合中国国情和旅游业的行业特点,对竞业限制在中国旅游企业中应用现状、存在障碍、原因及完善路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当前,企业已纷纷意识到商业秘密对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随着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人才流动频繁,人才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并加大了对商业秘密侵害的可能和难度。而适当的竞业限制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同时,又兼顾员工生存和发展的利益,从而达到劳动关系中商业秘密保护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帅 《现代商业》2012,(18):277
人才流动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资源整合方式,然而放任人才的肆意流动又会产生企业商业秘密流失的危害。我国法律既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和择业自由权,也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权,两者平衡下竞业限制制度便成为法制领域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即对竞业限制制度及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竟业限制保护企业商业秘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珊 《中国市场》2007,(51):32-35
竞业限制解读所谓竞业限制,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履行和终止后一定期限内,出于保密的目的,不得自营或为他人经营与本单位同类的业务。具体说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权利人可以要求义务人在一定的期限内不得从事与自己的营业相同、  相似文献   

15.
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最初是作为对合同自由原则的限制而见诸于判例与学说的,后被逐渐提升为一项重要的诚信义务而被规定在立法中。面向21世纪的我国《合同法》,在参酌借鉴的基础上对此作了一般性规定,从而实现了合同的扩大化保护,体现了合同法的价值关怀。然而就这一制度的立法、司法及理论研究而言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民法学界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刘若菡 《现代商业》2011,(20):134-136
《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部保护劳动者的法律,其在具体规定中对劳动者有诸多倾斜。但是,笔者认为,只要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正确应用《劳动合同法》,则可以达到为企业创收的目的。本文主要从劳动合同签订、合同期限、违约金以及合同解除这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合理应用《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17.
科技人员流动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人才分流、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些单位采取非正常途径挖掘人才,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文章认为:在鼓励人才流动的前提下,应当明确技术权益的保密与竞业限制的法律界限,保护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胡江宁 《光彩》2010,(11):48-49
陈先生所经营的企业正考虑与"跳槽"的员工对簿公堂。为了保护公司的商业秘密,公司曾与核心员工签过保密协议,但因为对竞业限制的重视不够,并没有将竞业限制的条款规定其中,眼看曾经的心腹投靠自己的宿敌,威胁到自己企业的生存,陈先生寝食难安。有律师给陈先生做了风险评估,该离职员工究竟带走企业多少核心秘密尚不得而知,一旦威胁到企业的利益,后果不敢想象。但如果现在就起诉告其侵权,从举证的角度来看,可  相似文献   

19.
<正> 已废止的《经济合同法》对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表述较模糊,实践中常出现将两者等同的情况。合同实践中,当事人误将合同成立当作合同生效,是引起合同纠纷的原因之。1999年10月1日施行的《合同法》对合同成立、合同生效、合同无效等均作了明确规定。 一、合同成立 合同成立,是指合同当事人经过协商达到意思一致的事实。从合同订立看,一方的要约得到了对方的承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法》自颁布以来,被许多企业误读,以为又回复到“铁饭碗”时代了。事实上,《劳动合同法》并没有规定不能裁员,只是规定不能随意裁员。新法于2008年1月1日实施后,劳资双方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的经济补偿上的纠纷明显增多。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务合同后在进行经济补偿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笔者将对《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条款做一个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