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全球化趋势下的国际金融形势及我国的金融政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政治上的多极化和经济上的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发展。在全球化趋势下,1999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形势有何新变化和特点?针对国际金融形势的新变化和特点,我国应采取怎样的金融政策?这是我国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问题。  一、关于金融全球化(一)什么叫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业跨国境发展而趋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这一趋势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金融活动跨越国界,形成无国界金融;二是金融活动按同一规则运行,在全球范围形成统一的金融体系,资本、资金市场按国际…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问题是目前最容易被误解和令人困惑的话题。过去20年,主流观念是全球化能使每个人受益。但是,亚洲和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部分是因为动荡的全球资本流动,这证实了我提出的“全球获益,本国受损”(global gain,local pain)的观点。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拒绝全球化,但是需要进一步了解和控制其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金融全球化将成为21世纪金融业的必然趋势。当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和眼务,对个人而言,也离不开银行开展个人客户金融服务的支持。我国即将加入WTO,这意味着我国金融业向全球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也意味着个人客户金融业务将走向全球化和全能化。面对新的形势,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发挥自身优势,适时调整个人客户金融业务发展战略,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从全球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分析,增强紧迫感 金融全球化是指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联系日益紧密,在现代信息技 遍…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是在全球化这一全新大背景下进行的。国际经验表明一个社会经济协调联合发展的大区域,在全球化的食物链中更容易抢占制高点。如何站在一个全球化的制高点上,从全球宏观高度看中国西部经济和西部命运,成为决胜西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全球金融海啸爆发至今,发达经济体经济衰退日益加深,新兴国家也遭遇重创,这是发端于美国、殃及全球的金融灾难。一种流行的说法是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全球经济失衡。全球经济失衡是一个不争的现象,而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则在于无法持续的美国模式,在于当前的全球化很大程度上就是权利和义务极度不对等的美国化。  相似文献   

6.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金融全球化作为全球化的主要方面,对世界经济、金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它有利于金融资本的全球调拨,资本的配置因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优化,另一方面它增大了国家乃至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内在不稳定性,并进而危害国家经济安全,这主要表现在:第一,金融全球化下全球资本流动速度加快,数量急剧增加,资本更易出现异常流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在1-2%之间,国际贸易增长率为4%左右,而同期的国际资本流动则增长了25%,目前全球每年的国际贸易总额达到4万亿美元左右,但资金的流动却在100万亿美元左右,有大量的资金游离出生产领域,寻求套利、套汇、厌期保值。第二,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加快,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使全球各地金融市场相互贯通,金融市场一体化逐步加深,各市场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金融系统风险增大,第三,金融全球化使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增强,而这种传递机制增强的集中表现就是金融危机的国际传递,正因为如此,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几次金融危机几乎都发展成为区域性的或地区性的金融希机,可见,金融全球化给各国金融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增大了各国的金融风险,面临新形势,加强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大大增强,从而对各国金融监管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定地介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的深入,其介入的程度将越来越高。介入这一过程,就是为了取得发展上的成功。那么,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中国介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否一定能够取得发展上的成功呢?又如何才能取得成功呢? 一、全球化与产业国际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有三个方面的涵义:第一,经济全球化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产、贸易、投资、金融在全球范围内展  相似文献   

8.
朱南松 《新金融》2007,(10):53-55
人类社会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时代,全球化使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全球跨国公司、其他经济组织的产生不仅仅是适应了全球化的要求,更是在加深着全球化过程。今天,可以说人类已经形成一个休戚与共的整体,人类必须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思考历史和未来,这是全球化的最终结果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金融》2006,(3):45-45
《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第1期刊登谢国忠的文章《货币紧缩和全球房地产泡沫》认为,目前世界房地产泡沫的规模大概有1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三分之一以上。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大规模的房地产泡沫,而且房地产泡沫从来没有全球化过。如今的房地产泡沫全球化跟金融全球化相关,全球化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也带来了泡沫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是建立在高科技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基催涵是全球化、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早在80年代前,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显示了它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入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更为突出,以数字、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遍及全球,世界各国都把加速信息化进程作为发展战略。发达国家希望通过实施信息战略来保持自己在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与经济的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则渴望通过信息化进程,促进现代化,以加速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科技与经济上的差距。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书中写道:100多年前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是以机械发明来带动的,当时不能登上第一次产业革命列车的亚洲及非洲国家,都成了欧美经济强国的殖民地。如今,全球正在进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发展中国家不能搭上这一次产业革命列车,未来在经济上还会成为国际经济强国的殖民地。中国没有赶上工业化时代的产业革命,这一次,当新经济的列车驶抵家门的时候,赶上或超过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已成为我们整个民族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自20世纪初开始的全球企业并购高潮,全球金融业也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并购,到目前已经整整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透过全球金融业百年并购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金融业并购行为演进过程与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经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经济金融化是全球金融业的前提和内在动力;金融全球化是全球金融业并购的外在压力和外部动力;金融自由化为全示金融业巨型并购清除了障碍,而全球金融业购则是金融自由化进程最主要的推动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12.
郑新立 《中国金融》2006,(23):10-1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全球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国际资本的流动既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必然带来一些风险。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努力建设一个竞争、开放、公正、有序的金融市场体系,在开放金融市场的同时,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风险防范机制,这不仅是保持中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全球经济稳定、继续发挥中国经济作为全球经济发展发动机作用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集团化: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和金融日益全球化,世界性的银行并购活动和集团化经营在全球持续地发生,并且愈演愈烈,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未来银行业的竞争态势。中国银行业应在认真研究世界商业银行发展变革的基础上制订自己的发展战略,实际集团化以迎接未来银行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RBS的全球资本扩张策略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RBS的问题在于并购的步伐超越了自身的资本实力,从以小博大的NatWest到得不偿失的荷兰银行,RBS并购策略和整合过程,给了许多想走全球化道路的银行一次借鉴与教训。  相似文献   

15.
历史表明,在二战后影响全球的14场金融危机中,危机国家平均花了4.4年的时间才使产出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而在二战之前的大萧条时期,这一时间是10年。当今这场金融危机无疑是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堪比上世纪30年代发端于美国、影响整个西方世界并最终波及全球的大萧条。这表明全球经济的复苏之路远比想象中要曲折和漫长。  相似文献   

16.
全球采购应该说是在全球背景下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全球公司进行这种资源配置,他们的销售体系、采购体系、供应体系都形成了全球化供应的格局,特别是很多国际企业、国际学术界都在倡导在供应链概念下全球的运作体系、采购体系和这种合作的关系。这是全球采购在全世界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之  相似文献   

17.
孙薇 《海南金融》2002,(2):64-64,4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在加速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以联合国(UN)及其下属机构为代表的全球多边经济组织的力量得以强化,如WTO自1995年成立至今,已发起了三次多边贸易谈判,召开了四次部长级会议,以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二是各种区域经济组织不断产生,据联合国的统计资料,现在世界上各种类型的贸易集团组织有130多个,并且其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8.
<正>表面上,当下全球贸易体制被空前的削弱,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被弱化,与此同时,多种贸易协定、区域贸易等却蓬勃发展,全球化处于倒退的状态。2015年7月12日,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举办的"全球命运共同体与中国企业发展新思路--2015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在北京银泰柏悦酒店举行。这是国内首次探讨全球化与全球命运共同体的论坛,是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新型智库的一个有益尝试。80余位官、产、学各界精英汇聚一堂,共同把脉全球化浪潮,探寻中国企业全球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金融》2012,(10):7-7
一家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就发布了它的最新调查结果:中国内地上班族在过去一年内所承受的压力,位列全球第一。这似乎在解释,为何“黄金州”变成了一年一次的“拥堵周”。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压力最大的困家。存全球80个圈家和地区的1.6万名职场人士中,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科学技术及服务等领域都呈现程度不同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各国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加剧,全球竞争呈现出新的特点,企业制定全球竞争战略以及全球竞争战略的正确与否成为企业在全球竞争中保持能否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