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是保持我国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本文以长三角41个城市为例,结合空间计量模型从区域层面分析市场一体化对出口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出口质量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市场一体化不仅对本地区出口质量产生U型直接效应,还对邻近城市的出口质量产生U型空间溢出效应,且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会先对邻近城市的出口质量产生提升效应;城市创新是市场一体化对出口质量产生U型直接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发现,市场一体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异省邻接的城市间不存在,在同省相距300公里以内的城市间存在;市场一体化对不同产品出口质量的影响存在差异;此外,市场一体化会影响企业进入或退出出口市场,进而影响出口质量变动。因此,要推进我国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一体化在创新驱动出口质量升级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人口转型背景下,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实现人口红利从"成本效应"到"技能效应"的过渡是应对劳动力供给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不利冲击,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重要手段。理论层面上,在质量异质性理论框架中纳入城市劳动力供给因素,剖析了人口结构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刻画出了"成本效应"和"技能效应"两大作用机制。本文构建出地级市层面涵盖人口流动因素的城市劳动供给指标,与高度细化的企业—产品—目的国层面数据进行匹配,构造出城市—产品—目的国这一细化的高维面板数据并据此进行研究。基准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城市劳动参与率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促进作用;用工成本的上升会削弱这一正向效应,表现为"成本效应";人力资本的上升则会增强这一正向效应,表现为"技能效应";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加工贸易、出口关系持续性、超级城市、城市产业政策以及多产品企业行为因素后仍保持了高度稳健;在企业层面给出了同样稳健的经验证据。本文的结论不仅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这一新的角度解释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变动之谜",而且意味着在人口转型背景下,要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需要更多着眼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劳动力技能的提升,实现人口红利从成本到技能的过渡。  相似文献   

3.
黄先海  卿陶 《财贸经济》2020,(4):99-114
本文将产品质量引入多产品企业模型,构建双向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出口动态的微观机制。理论分析发现,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会通过创新激励效应促进本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并促进企业出口产品种类和出口总量增加;国外知识产权保护会通过质量选择效应导致本国出口产品质量被动提升,进而降低本国企业出口总量,加速低质量产品退出。通过中国企业微观数据检验发现,国内和国外知识产权保护都会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并且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会促进企业出口总量和出口产品种类增加,而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会降低企业出口总量,对企业出口产品种类影响不显著,但是会加速企业旧产品退出;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国内和国外知识产权保护都存在创新激励效应,并且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激励效应更大,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存在明显的质量选择效应。异质性考察发现,与总体回归相比,当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强于国外时,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会促进企业出口总量和出口种类增加;而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弱于国外时,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会降低企业出口总量和出口种类。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下跌进行详细的结构分解研究。利用2007~2009年中国出口到美国22类HS-10分位产品的月度数据,将出口增长率的变化分解为数量效应、价格效应、老产品退出效应和新产品进入效应,再通过与墨西哥对美国出口的比较分析,深入探讨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出口下降的深层机理,这将有利于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优劣势,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升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国际风险之能力。研究表明中国对美出口下降主要受数量效应的影响,下跌幅度不大,主要得益于价格效应的正向抵消作用,而老产品退出效应和新产品进入效应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提升外贸企业出口定价能力是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为例,探究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区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RTPU)下降对中国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成本加成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RTPU下降会显著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加成率;在多产品企业内部,RTPU下降对企业核心出口产品的成本加成率的提升效应更大。作用机制体现在,RTPU下降存在不完全的成本传递效应以及产品整体质量提升效应,进而提升产品的成本加成率;RTPU下降后,企业通过缩减产品组合,生产高质量核心产品的方式优化内部资源配置,着力提升其核心产品成本加成率。此外,本文还发现RTPU下降仅对采取成本竞争策略的企业、通过一般贸易出口的产品的成本加成率具有提升效应。本文的结论为中国深化区域合作,提升外贸企业出口定价能力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盛斌  王浩 《财贸研究》2021,32(11):1-15
改进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成为中国重构出口竞争优势、打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局以及扩大贸易利得的重要途径.使用2000-2013年中国企业微观数据,考察了以外资银行进入为表征的金融开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显著提升了进驻区域内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显示,创新促进渠道是外资银行进入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中高生产率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高金融业中间投入行业企业以及专利密集型行业企业的出口质量提升效果更加显著;制度环境优化、金融市场化水平提高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提升都强化了外资银行进入的质量升级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数据,研究了出口目的国市场规模和供给潜力变化对企业出口产品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市场规模扩张引致的竞争加剧,会弱化"选择效应"但强化"倾斜效应";而厂商供给潜力提升引致的竞争加剧,会强化"选择效应"和"倾斜效应"。以校正的夜间灯光数据为市场规模的工具变量处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后,模型估计仍保持稳健。进一步,结合市场多元化策略研究表明,企业出口目的国的增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竞争加剧造成的出口产品集中化,但出口市场数量存在最优值。因此,为了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保持外贸经济稳定增长,一方面,出口企业应不断培育核心优势产品,提高自身优势;另一方面,适度开发新市场,有效分散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8.
谢杰  金钊  项后军  赵婷 《财贸经济》2018,(5):113-129
当需求跨越国境后,“质量恩格尔曲线”效应是否存在,且影响几何?由此本文从质量维度这一新切入点出发,应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外部收入冲击、质量差异与出口变动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危机下外部收入冲击对高质量产品出口的抑制作用强于低质量产品,安慰剂和稳健性检验均证实了估计的可靠性.本文也估计了不同特征企业、地区,以及一些增长未受影响国家在质量维度上对中国出口需求的差异表现.本文未发现中国出口产品在金融危机前后经历显著的质量升级.依靠自主研发提升产品质量既需要时间,也需要市场.发达国家不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增大了我国通过技术引进提高产品质量的难度.在全球深度调整期,收入增长缓慢意味着我国低质产品仍有相当的出口市场.本研究将为我国比较现实地选择出口贸易方式、国别政策、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等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一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标志着该国国际贸易竞争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需求结构计量框架估计微观层面文化出口产品质量,通过相关数据和实证分析发现:第一,我国文化贸易规模呈现缓慢上升趋势,顺差趋势明显。第二,我国文化贸易出口品质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出口目的国中发达国家出口产品质量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第三,我国文化贸易出口仍呈现"低质竞价"模式,这也是导致文化出口品质波动性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第四,文化地理和贸易地理特征成为影响中国文化出口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突破中国文化贸易的阶段性下降趋势的周期特征,是摆在中国文化贸易品质提升和跨越的一个难题。同时,以上发现也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提供了有现实意义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我国企业面临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本文以2008—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了行业层面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标,实证检验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具有倒逼效应,即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这种倒逼效应具体表现为内部驱动和外部压力:内部驱动体现为企业内部创新策略的转换,包括提升利用式创新策略倾向和加强创新合作;外部压力来源于外部关注的信息效应和监督效应,包括投资者关注和媒体关注。异质性分析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在技术水平高、政府补贴低的企业和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更为显著。在当前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