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口贸易壁垒和进口贸易壁垒的实施如何影响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本文在归纳贸易壁垒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基础上,利用2000—2015年中国制造业25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方法对理论分析的结论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出口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出口边际扩张和对外直接投资增加的传导机制实现的;进口贸易壁垒则阻碍了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这种影响主要源于对研发投入和中间品进口规模的抑制。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贸易壁垒对不同技术特征制造业细分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明确了出口贸易壁垒和进口贸易壁垒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利与弊,对推进中国制造业提质升级或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系统描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发展与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情况,基于我国1980年~2013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究竟是何种金融发展指标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改善起到了关键促进作用,旨在更好地利用金融发展为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服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有助于改善出口贸易结构;金融发展结构的优化未能对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产生影响;金融发展效率的降低抑制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相对提升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  相似文献   

3.
文章将贸易部门分类与工业分类体系匹配,重新归并了23个制造业行业,并基于中美1998~2010年行业面板数据,分别测算出全要素生产率指标和两种环境规制指标,在考虑外资开放度、所有制结构和企业平均规模等变量的基础上,探讨了环境规制对我国中间品出口的影响。研究表明,以人均收入水平和实际污染排放综合指数分别度量环境规制水平,二者水平的提升均能显著促进我国对美中间品的出口,其中对清洁行业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污染密集型行业;TFP提升和外资流入促进了清洁行业的中间品出口,企业规模则不利于其出口;而外资流入和所有制结构抑制了污染密集型行业中间品出口。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2001—2013年对22个发达国家行业出口数据,利用要素禀赋模型实证分析知识产权要素禀赋对我国行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行业知识产权要素禀赋与我国对发达国家出口贸易存在稳定且一致的正相关关系;分行业回归结果表明,知识产权要素禀赋对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出口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而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我国20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就跨国外包对我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跨国外包对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跨国外包会阻碍未超过发展门槛行业的技术进步,会促进超过发展门槛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技术进步,但跨国外包对我国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对超过发展门槛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1985-2009年全国水平的时间序列数据,在测算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的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食品加工业及机械设备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对食品加工业的出口贸易没有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对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出口贸易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同时,主要出口对象国家国民收入均促进了两个行业的出口贸易,而有效汇率对两个行业的出口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出口服务化是实现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的关键。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1995-2009年40个国家和地区制造业行业的样本,研究了制造业出口服务化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出口服务化会显著提高制造业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出口电信化和金融化对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出口零售化和交通运输化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在岸服务外包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相对于离岸服务外包的影响更大,国内服务投入会显著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4—2010年长三角制造业26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考察扩大内需战略对长三角地区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需的提高不仅不会抑制出口,还能促进出口贸易的扩张,数据显示,内需每提高1%会促进出口量扩大超过1%,这意味着在目前阶段,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中本土市场效应发挥了核心作用;对细分行业的研究发现,在纺织业、化工业和金属制造业中存在着强本土市场效应,而在采矿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和食品业中仅存在弱本土市场效应;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和行业竞争程度对出口有正向激励作用,而人均资本和对外开放程度会抑制出口。  相似文献   

9.
出口服务贸易量是否会随着需求规模的扩大而增加?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三部门的贸易模型,并利用41个国家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扩大市场需求规模有助于提高服务业出口贸易;(2)分行业检验发现,需求对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的促进作用高于对消费性服务业出口的促进作用;(3)分阶段回归表明,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外需的减弱,需求规模对服务业出口的促进作用在增强;(4)相对于低收入国家,需求规模扩张对高收入国家服务业出口的激励作用更强。因此,扩大内需战略不仅有助于完善国内市场,而且可以刺激服务业出口,提高国家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Hummels(2001)发展的垂直专业化指数作为度量外包承接程度的指标,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统计年鉴数据,测量了中国22个工业行业2000~2010年的总体承接外包率、物质外包率和服务外包率,并按照要素密集度将工业行业分为四组,分别测算了这四组的承接外包率。最后的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工业行业承接国际外包,整体上以物质外包为主,服务外包占的比例很小。物质外包率先升后降,而服务外包率则一直处于上升态势。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外包率较高,而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外包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