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澜老师及其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核心的关键词是生命自觉。人化而为人,聚人的生命气息,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丰富了中国教育的思想库,更新了教育领域的思维观念,促进了教育改革的发展。叶澜老师及其团队致力于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躬耕,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这将在中国的教育研究历史上写下非常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叶澜教授的研究是一种力求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扎根式研究,通过教育实验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理论,这种基于本土的教育理论成果中处处晃动着人的身影,到处感受到教育对人的关注、在意、提升。  相似文献   

3.
叶澜教授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明确了探究"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发展基因的意义,确立了"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基因,探寻"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基因的独特路径,寻找"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基因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新基础教育强调个体育德的整体性,凸显个体成德的文化性、自主性、教育性。新基础教育确实体现了作为学派的努力,在寻求当下教育实践的整体性、综合性的过程中,力求实现教育目的与方法的统一,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统一,现代视野与民族立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生命·实践教育学针对几个重大教育时弊,提出了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突出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启蒙;提出了教与学的融通;就实践而言,生命·实践教育学改变了学校生活。  相似文献   

6.
叶澜教授以其精当的人生和学术智慧、炽热的情怀和胆识过人的学术勇气向诸多蔑视教育学科的"他者"甚至轻慢自己的教育学同行展开了不懈的抗争与努力,为当代中国教育学人争取必须的地位和尊严发出了令人振奋和鼓舞的呐喊,在思维断裂处寻找教育学的逻辑和教育学人的自信。"生命·实践"教育学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准确理解和定位的基础上创立的当代中国教育学派,是汲取了人类教育智慧并融合当代中国社会和教育实际的教育思想精品。  相似文献   

7.
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形成是叶澜老师及其团队生命自觉的具体表现,彰显了学术自信与率真的诗意。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学科内立场提醒我们教育学的研究谨防无立场、无自我立场的外因误导下,由教育学自身裂变而造成的内裂危机和由其他学科单向介入而引发的外解危机的双重挤压下丧失教育学科独特的根基。  相似文献   

8.
建立一种新的生命成长的教育,是教育学进入近现代以来一直不可或缺的紧迫任务。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凸显了教育学的本质意义,它是关涉生命诗性成长的诗学,它把教育导向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美化、生命形式的变革,诗意的生命·实践教育学以点化生命的教育作为教育学建构的原点。但是,生命·实践学派依然面对着一些挑战,比如世界的物化、社会的消费化和人的机器化;教育的规训化、生命的平庸化,以及生命教育的普世化等。  相似文献   

9.
叶澜老师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丛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在成事中成人,以成人促成事的道德教育目标;以经师与人师融通合一的扎根式研究路径,促进了一个多边联动的学术共同体的诞生;立足基础学科:全方位引领德育发展;创建新的班级文化:致力于建立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0.
叶澜教授是解放以后对教育学进行基因改造的第一人,是我国自觉主动建构教育学派的第一人,是扎根教育实践、系统推进学校变革的第一人。生命·实践教育学揭示了学校变革的基本特征,明确了学校变革的基本路径,确立了学校变革的研究传统,构建了学校变革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1.
生命·实践教育学对参与其中的中小学校来说,提升了研究的自觉,提升了研究质量,也教会了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研究。在理论的引领下,学校教学实践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且也改变了教师的生活方式。参与新基础教育研究和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研究对学校发展、师生发展的价值,研究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价值和师生精神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2.
生命·实践教育学形成了具有学派特色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在天、地、人合一中构建了生命·实践的教学理论。在教学理论方面就教学价值、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重建,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13.
"生命·实践"教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理论思想,可称之为"生命·实践"教学论,其主要内容包括:课堂教学本质观、课堂教学价值观、课堂教学过程观、课堂教学评价观和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等。"生命·实践"教学论是当代中国教学论探索的第三个阶段,它呈现出了中国本土文化的生成性与理论体系的归纳性。从方法论上为中国的教育研究探索出了一条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叶澜之路":探究学术源流、创建理论学派、行走天地人间、独爱冬春夏草。  相似文献   

14.
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丛书的出版是学校领导、出版社、各界同仁和朋友们支持帮助以及各位作者齐心协力的结果。丛书的编写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包括专题研究、策划、写作和内部反思交流等阶段。今后,还将要在社会的教育责任和教育与个人人生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全面地、立体式地回答了教育是什么、教育学是什么这两个教育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并以回到"原点"的思维方式,从纵向的挖掘寻找了历史上各家教育理论的魂,又从横向的维度从五个层面确定了叶氏教育学的基因——"生命·实践"。叶澜老师及团队创造了中国教育学新的发展历史,这个力度在于它是理论上的"道"和实践上的"器"两者高度的统一,即"五个一":一套教育理论、一种研究方式、一批转型学校、一支研究队伍、一条改革之路。叶澜老师教育学指向的生命,体现了叶澜老师自己的生命,把自己半生生命用在了创建"生命·实践"教育学之中,体现了崇高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6.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作为全套丛书的核心和灵魂,是在中西古今的宏大视野中,从中西比较的视角来探讨中国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浸润滋养,考察传统向现代转型中,中西文化及其教育的普适性、共性与特殊性和个性,最终在融通创造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基因,长成自己的大树,从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全套丛书的核心所在。此外,中国的发展应该正处于一个从历时为主走向历时、共时并存转换的一个重要拐点上,正是在这个拐点上,叶澜老师及其团队在教育领域担当责任,研究中国问题,提炼中国经验,形成中国理论,传播中国话语,为此做出努力、付出辛勤,是建功立业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7.
叶澜老师创立的生命·实践教育学理论和流派,是看得见的当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对教育学与其他学科及其各分支学科的关系,有深刻体会和一定的理解。生命·实践教育学彰显了叶澜教授不懈追求真理和研究教育理论的学术精神,深入学校和课堂实践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实践精神,30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际的教育精神。  相似文献   

18.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下简称"三自"教育)已逐步成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形式。"三自"教育不仅仅要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在新生中形成自主意识才能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而全面进行"三自"教育,更要从大学新生开始。大学新生初入大学这个全新的环境,刚刚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变、学习方式转变、生活模式的改变,入学后渐渐适应大学生活,自我意识日益成熟,判断能力和意志力渐渐增强,对自我价值更加凸显,形成独立意识,大学生们开始多一些自我意识、自我思考和自我发展的要求。辅导员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进行"三自"教育,从学生管理工作层面来看,将更有利于新生的管理工作,督促大学生新生制定一个可实施的大学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19.
由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到现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论文拟对"新基础教育"的内涵和发展阶段作简单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它在我国教育理论领域的贡献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学校园所发生的自杀和杀害、伤害他人的案件层出不穷,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已成为了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严峻课题。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的调查,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