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加强高职课程研究,建立适应21世纪未来发展的高职课程体系,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对我国高职课程模式进行反思,结合世界高职课程发展趋势,针对中国实情指出高职课程设置改革的理论支撑、价值取向、遵循原则以及改革的具体措施。提出高职课程设置要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本学科专业发展需求的多元需求为目标,课程内容要以行业技能和素质拓展灵活设置,以确立适合我国高职的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是20世纪西方思想史上最具争议性的概念之一,也是课程改革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形形色色的新社会运动的发展以及各种课程意识形态观的形成,使得以往课程研究的线性、程序主义以及结构功能范式受到强烈的冲击。教育活动深藏着文化与政治意涵,课程是意识形态承载、表达与传递的方式。学校课程标准的制订、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结构以及课程评价等都充满了价值判断与意识形态,课程从来都是统治阶级权利意志、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体现。关注课程政治学研究、课程的全球势力、国际意识形态对课程的影响以及课程变革过程中的权力关系将是未来课程改革政治学研究与意识形态分析的前沿议题和基本趋向。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从数学课程目标的体系和数学课程目标内容两个维度对大陆和台湾地区现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岸数学课程体系都是自上而下表述课程目标且表述方式具体、明确,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强;两岸数学课程都重视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全面发展;两岸数学课程都追求社会本位、学生本位和知识本位相协调的价值取向。两岸数学课程目标的不同点在于:大陆的课程标准比较重视发挥数学课程的教育性功能,而台湾地区的课程纲要突出强调学生的能力发展;在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上,大陆课程标准表述更加关注学生本位,台湾地区课程纲要表述比较倾向知识本位。在未来数学课程改革中,两岸数学课程应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4.
学科专业课程的相互关系与课程结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科、专业和课程它们是本质属性不同的三个领域,它们的发展分别遵从不同的规律,但相互之间又存在着有机的逻辑统一的关系。课程结构的改革必须遵从三者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和互动规律,才能实现专业设置的合理、课程设计与人才规格的同构、课程内容的科学、先进。  相似文献   

5.
所谓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门各类课程的设定和安排,主要包括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两大部分。其中课程结构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骨架和纽带,合理的课程结构能够更加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凸显不同学校的不同文化特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各学科门类与各学科内容之间比例协调、衔接有序;课程内容是整个课程体系的中心和主体,合理的课程内容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因此,以吉林省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及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充分了解吉林省高校日语专业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从而找出目前的课程设置与实践中的不足之处,最终达到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日语专业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如何合理地设置课程,是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文章围绕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分析了从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以及学员的专业发展需求三方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员对课程设置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我国关于课程理解的正式研究已历经20年发展,具体可划分为引进与探索期(2001-2010年)和反思与发展期(2011年至今)两个阶段。课程理解研究在概念解读、理解主体、理解内容以及理解取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总体而言,研究主题持续拓展,但评价体系有待建立;研究方法趋向多元,但实践路径仍需探究;课程理解话语权逐步下放,但学生课程理解研究较弱。未来研究应关注新时代教育的价值取向,加强课程理解理论的建构;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元与创新,探寻课程理解落地的扎根点;纾解学生与课程之间的阻隔,推进学生课程理解研究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8.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职业技术教育中,课程问题日显重要。本文仅就课程体系改革相关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改革两个方面阐明一点看法,提出育人为本、社会需要、政策导向、课程目标的综合性等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从课程内容更新、课程整合、课程结构重组三方面论述课程内容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以及教材、教学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其关键是课程改革的准确定位问题。文章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几方面就如何定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课程编制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该文认为课程编制要处理好革新和稳定的相对关系,既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又要不断更新变革;课程编制要处理好能力和知识的关系;课程编制要处理好教师责任制的关系,明确教师工作量的"量"和"质"的要求,要实行教师兼班主任制,使思想教育和教学工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课程的基本属性是人为性与为人性。人为的课程显现的是课程建构的目标、实施、推进的基本路向,彰显着人为了人的发展而在课程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汲取文化精华,凝聚人类经验,囊括多方智慧,进行文化选择,提供学习指南;为人的课程显现的是课程解构的目标、策略、手段的生命过程,彰显着人为了人的理解与认识水平提高而做出的努力:问题不断生成,智慧不断拓展,天性不断开拓,发展不断升华。无论是课程的人为性还是为人性皆是服务于人的共同体的,都是人在生活世界中的生命涌动的映照。  相似文献   

12.
隐蔽课程以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制度形态等多种形式存在,具有隐蔽性、广泛性、难预期性、持久性和易接受性等特点,对学生品德的发展起陶冶、导向、规范作用。研究隐蔽课程对德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济法课程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安排不尽合理,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考核方法有待创新和完善。经济法课程的改革应从明确教学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入手,进一步改革教学和考核方法,采用叙述式、分析讨论式、拓展式等多种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经济法课程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4.
应用写作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和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为此,我们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应用写作课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手段以及课程考评体系等四方面进行优化整合,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写作课程在高职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提出了课程内容"模块化"、课程实施"多元化"等科学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从高职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出发,介绍了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评价的现状和特点。从优化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中小型企业高效管理者的角度,结合当前国内外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要求,提出了旨在提高综合素质、强化实践能力、强化校企合作、强化情商培养、强化创业能力等的课程评价措施,并优化基于CIPP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以建构主义课程观为指导,在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基础上,对老年服务沟通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实施、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开发研究,并就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高职类专业所需的关键"软技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的现状,分析了电子商务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目标,研究了电子商务课程改革的措施。电子商务课程改革,要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加强"工学结合",注重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引导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课程编制的不同模式隐含着不同的知识假设。目标模式隐含着外在确定的知识本质观、明确细化的知识形式观以及作为实现特定目标手段的知识价值观;过程模式隐含的是社会建构的知识本质观,整体综合的知识形式观,激发理解、促进解放的知识价值观;情境模式隐含着境域化的知识本质观、经验化的知识形式观以及多元化的知识价值观。分析课程编制模式的知识假设,有助于深入把握不同类型课程编制的特点,并为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知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政策公平对于实现课程领域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它也是课程政策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罗尔斯的"正义即公平"理论可以作为课程政策公平的理论基础。从大学自治视域以大学英语课程政策为例来研究我国公共课程政策公平问题可以发现,公共课程政策公平存在缺失。因此,改善公共课程政策公平现状应从理念公平、决策公平、执行公平、文化公平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20.
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在目前的水平上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箱结合的方法,并将传统的实验课扩展为“小课题实验讨论课”,同时根据学生情况分级教学,并加大课程设计和课外实践的部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