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八五”以来,唐山市乡镇企业认真贯彻中央“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抢抓机遇、四轮驱动、重点突破、加快发展,5年间总产值年均递增50.3%,利税年均递增31.5%,经过5年持续、快速发展,全市乡镇企业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5年,全市乡镇企业完成工业产值426.9亿元(现价),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7.6%,比“七五”末上升28.4个百分点,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根据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我市乡镇企业到2000年的奋斗目标是: (1)实现总产值1420亿(现价),年均递增21%;实现利税100亿元,年均递增19.1%;从业人数达到125万人,年均安排农村剩余劳力4.2万人。(2)全市要有100个乡镇的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是老工业基地,经过改革开放,工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总量跃上新台阶。“十五”期间,全部工业总产值由3081亿元增加到7100亿元,增长1.3倍,年均递增21.6%;工业增加值由747亿元增加到1885亿元,增长1.5倍,按可比价年均递增17%。2007年1至10月份,全市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121.3亿元,同比增长18.1%;  相似文献   

3.
在增城市的经济建设中,有这么一组令人非常激动的数字:全市工业总产值中,70%是由乡镇企业创造的。70%,已远远超出“半壁江山”之涵义;70%,书写着增城乡镇企业今日的辉煌!从1992年起,增城的乡镇企业以迅猛的速度发展。1992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25.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4.9亿元,比1991年翻了一番,比1985年增长10多倍,相当于1980年至1989年的总和;1993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46.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8.5亿元,又比1992年翻了一番;1994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76.5亿  相似文献   

4.
今后五年,是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经过五年奋斗,到2003年,临夏州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34亿元,年递增10.5%;农业总产值达到13亿元,年递增7%;工业总产值(新口径)达到11亿元,年递增11%;乡镇企业总产值(新口径)达到26亿元,年递增...  相似文献   

5.
深圳自90年代初以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最为集中、最具影响的城市之一。200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064.5亿元,与1991年相比,年均递增53.2%,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8.1%提高到42.3%。深圳高新区正成为“创新的沃土,成功的家园”。  相似文献   

6.
天津滨海新区工业基础雄厚,增长潜力巨大,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制造业的规模。1994至2007年,新区工业总产值由213亿元增加到3750亿元,年均递增27%;工业增加值由68亿元增加到1040亿元,年均递增25.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新区工业的比重达到42%。  相似文献   

7.
一、天津市财政收入的综合评价 从1994年国家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天津市随着“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实现,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全市财政收入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不足50亿元,90年代末的206.9亿元,进入2001年的304.5亿元,到2005年已达到725.5亿元,比1994年的96亿元增长6.6倍,11年年均递增20.2%。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由1994年的732.9亿元,发展到2005年的3697.6亿元,增长4倍,现价年均递增15.9%。全市财政收入年均递增高出地区生产总值4.3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4年的13.1%上升到19.6%,提高6.5个百分点。其中,  相似文献   

8.
乡镇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以宁波市为例,1997年乡镇工业完成产值1656亿元、比上年增长24,34%,在全市经济总量中“五分天下有其四”。  相似文献   

9.
“八五”时期是我省乡镇企业发展最好最快的一个时期,可以称为“黄金”时期。在“八五”期间,乡镇企业的总量和水平都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率先登上一个新台阶的奋斗目标。 199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现价)达到3317.5亿元,按可比口径是1990年的6.6倍,年均增长45.7%,比“七五”年均增幅高24个百分点,占全省社会总产值和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和86%,分别比1990年上升17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达到2032亿元,是1990年的5.5倍,年均增长41%,比“七五”高15.8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与市委办、政研室、乡企局的同志,对我市部分乡镇企业进行了近一个星期的查访、调研、座谈。欣喜地看到:乡企通过一年的淘洗、磨练、大部分已从困境中挣扎出来,重现盎然生机。当前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当前乡镇企业的发展已从去年低迷中走出,呈现蓬勃向上的走势。绝大多数企业开工饱满,销售渠道畅通,利税额攀升,乡镇企业完成对财政贡献的份额由“三分天下有其一”,到“半壁江山”,有的地方达三分之二还多。截止6月底,全市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215亿,比去年增加17.3%,全省第一,实现销售收入213.7亿元,比去年…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工作》2006,(9):26-28
“十五”时期,我旗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服务“三农”、振兴“三业”、推进“三化”的工作思路,突出发展畜牧业,拉动提升第一产业;突出发展工业,拉动第二产业;突出发展民俗生态旅游业,拉动第三产业;全力推进全旗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2.3%,财政收入年均递增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4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6.6%,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13.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4.2%,牲畜存栏数量年均递增58%,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43.2%。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60:17:23调整为2005年54:29:17,经济结构逐渐优化。2002年和2003年我旗连续两年被中国县域经济评价中心评为西部进步最快、最具竞争力的县市之一。  相似文献   

12.
平顶山市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煤炭,电力,纺织,冶金行业为主导,机械,建材,食品行业为支柱,三次产业相对协调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1992-1996年五年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7.2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84元,年均增长11%,实现工业总产值236.3亿元,年均增长17.8%,实现财政收入8.53亿元,年均增长18.7%。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深圳市“八五”时期的经济增长及科技在其中的作用 “八五”时期是深圳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全市人民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江总书记考察深圳重要讲话精神鼓舞下,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1995年与1990年相比,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由171.67亿元增至796亿元,年均递增30.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0.87万元,提高到2.34万元,年递增16.9%,工业总产值由209.12亿元增加到900.12亿元,年递增3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57.9亿元增加到275.8亿元,年递增36.6%,五年累计投资922.18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由54.7l亿美元增加到387.7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总额由29.96亿美元增加到205.27亿美元,按可比口径年均递增20.3%,自1993年起连续三年居各大城市之首;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由21.7亿元增加到88.02亿元,年均递增3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71.35亿美元增加到300.39亿美元,年递增33.3%,实际利用外资由5.19亿美元,提高到17.35亿美元,年递增27.3%。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会全以来,佛山乡镇企业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具有佛山特色的发展路子。乡镇企业已成为佛山工业经济的“半壁河山”,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出口创汇的生力军,农民致富的主要门路。其发展速度之快,成效之大,令人瞩目。到1991年。全市乡镇企业总收入达210.42亿元,占全市农村总收入的88.72%。比1978年增长43.49倍,年平均递增33.9%;乡镇工业产值168.28亿元(90年不变价),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7.32%;拥有固定资产85.14亿元。出品收购总值达45.6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91.55倍和128.67倍;从业人员达63万人,占农村劳力的65%。  相似文献   

15.
一、基地概况。光机电产业是平湖市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产业,是仅次于服装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自1999年开始,我市光机电产业年均增速持续保持在40%以上。2004年全市光机电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达67.41亿元同比增长6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4.9%。截止到2005年10月全市光机电总产值达63.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2.1%,同比增长19.8%。  相似文献   

16.
钟平 《广西经济》2006,(6):34-36
“十五”期间,尤其是2003年自治区提出“三点一面”工业布局发展战略以后.桂林把工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工业发展,不但实现了量的扩张,而且实现了质的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2003—2005年,全市工业产值年平均增加100亿元,2005年达507.2亿元(见图1)。“十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幅始终保持领先GDP的高位运行增长态势,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13.6%,增速快于CDP'2.5个百分点,比“九五”时期高1.5个百分点,特别是2005年同比增幅达2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幅达25.4%;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由“九五”期末的26.3%提高到“十五”期末的33.5%,增加了7.2个百分点;有力地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全市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从2000年的32.9:30.9:36.2调整为2005年的24.3:39.3:36.4,第二产业增加8.4个百分点。“十五”期间规模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以年均10.2的幅度屡创新高,2005年达146.81,较“九五”期末提高51.2(见图2)。与“九五”期末比,“十五”期末规模工业总资产贡献率11.4%,提高4.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5.4%,提高了2.3个百分点,2005年实现利润12.8亿元,增加了2.6倍,资金周转2.0次,提高了0.9次,劳动生产率7.67万元/人,提高了1.2倍;规模企业由2002年的448户扩大到2005年的590户,3年增加了100多户。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75.14亿元,同比增长26.0%。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97.52亿元(按与经济普查衔接的方法测算,下同),逼近100亿元,较“九五”时期末翻了一番多。“十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先导作用明显,县域工业呈快速增长之势,非公有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国有企业改革与引资嫁接结合成效显著,产品创新成绩突出,工业结构在发展中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迁安市紧紧围绕建设“钢铁迁安、中等城市”、努力走在全国最前列的目标,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硬道理”,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化、城镇化、民营化”三大主体战略,实现了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89.9亿元提高到2005年的245.2亿元,年均递增22.3%。“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8.9亿元,是“九五”期间的3倍,年均递增33.3%。实施重点项目514项,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5项。  相似文献   

18.
一、柳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十五”期间,柳州市经济增长总量快速扩张,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328.32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660.82亿元,2005年预计超过800亿元,年均增长19.5%,预计“十五”期间累计将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748亿元,是“九五”期的1.9倍。  相似文献   

19.
第一部分 发展条件 (一)“十五”发展成果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预计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165亿元,比“九五”末翻一番以上,年均递增15.2%;财政收入25亿元,比“九五”末增长近4倍,年均递增37.1%,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由6.4%提高到15%。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比例达到13:51:36.  相似文献   

20.
2002年,漯河市“非公”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190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45.5%;实现工业增加值58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56.3%,上缴利税占全市财政收的36%,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来自“非公”经济。“非公”经济撑起了漯河经济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