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市管县也叫市带县,即城市领导县(包括农村)。作为我国行政管理的一种体制,市管县始于50年代。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催生行政体制的改革,目前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程度不同地实行市管县体制。这种体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统而言之,实行市管县体制,是实现城乡一体、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管理环境和手段的变化,"市管县"所带来的各种矛质逐渐显露.通过对市管县体制的变迁、作用、困境的叙述,总结当前省管县体制改革实践经验及综合分析国内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科学认识省管县体制改革,探索扩权强县在人事、财政、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市管县”是我国地方政府地级市和县(县级市)的一种特殊管辖关系。全文从历史,现实和未来走向三个维度研究“市管县”体制的形成变化和未来发展,首先介绍了我国地方政治体制沿革和“市管县”的历史。进而着力分析“市管县”制度的利弊得失,最后给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趋势的预测,即实行“省直辖县”制度,并针对不同的地区特点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其实,东部有些省份已经在试点"省管县",为什么要推进"省管县"改革?其体制比现有"市管县"有那些优越性?通过对"市管县"体制回顾和分析,以及"省管县"体制的优点,来阐述"省管县"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广西在实行市管县体制以来,存在着许多弊端:行政层次增多,管理成本,行政效能降低;行政隶属关系与经济发展竞争关系导致市县矛盾加剧;市管县体制限制了广西的进一步发展;市管县体制缺乏法律依据。为扭转其不利局面,广西实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具有必要性:有利于促进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减少行政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增强省级财政调控能力。推进广西实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现实可行性:广西经济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具备较好的自我发展能力;财政具备一定的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6.
"市管县"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的一种地方行政建制,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确发挥了指导、命令的上传下达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市管县"已逐渐成为限制县域经济发展的"紧箍咒","省直管县"成为地方呼唤权力获得更大生存与发展空间的一种美好愿望。个别省份的试验已经取得较大成就,"省直管县"逐渐被认为是我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省直管县是我国继"市管县"体制改革后的重要行政体制创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1])。这是国家在顶层设计方面做出的战略部署,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行政组织层级过多,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行政体制的深入改革。文章主要阐述省直管县的必要性,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省直管县选择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8.
按照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辨证关系,我国应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但是,我国目前实行的的市管县体制制约着新型城市化的发展;因此,应通过改革市管县体制来保障我国新型城市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9.
扩权强县改革的提出在上世纪90年代,市管县体制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成为我国地方行政体制的主要形式.市管县体制是指由地级市管辖原属于地区管辖的若干县、中心城市,带动周围农村、实行城乡合治的一种行政管理体制.该体制的实行对于增强大中城市实力、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管县"体制的一些弊端也凸现出来:一是大部分的经济、社会决策权归地级市所有,县级政府的公共行政职能受到压抑,直接影响了县级行政的效能;二是"小马拉大车",一些经济实力较弱的城市无法起到辐射、带动周边的作用,反而在与下辖经济强县的博弈中耗费了公共行政资源;三是管理层次过多造成了行政成本和社会成本过高;四是市对县的"刮、卡、要"现象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0.
创新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行"省直管县"改革,推进分权管理模式是创新我国省以下财政体制的重要突破口之一。"省直管县"改革有利于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分税制改革,对于克服市管县现有弊端,简化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现今"省直管县"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政策,为深化我国地方政府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市管县"体制越来越为学界所诟病,许多地方也进行了纵向以分权、放权为主要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未来市县府际关系如何发展,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探索。要从理论上论述府际合作的必要性,并结合国外的经验,提出未来市县府际关系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市管县体制下县级财源建设方略邓小军,姜原生,贺知辛,曲彩君,修忠良市管县体制是城带乡、大带小、促进市与县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不论是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历史和主客观等原因,特别是受“东北现象”的...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和工业化高水平协同发展,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市管县体制是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制度安排。基于夜间灯光和经济统计数据,本文使用渐进式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等方法评估1993—2007年市管县体制确立过程中新设市辖区的发展绩效。结果显示:第一,市管县体制的确立对新设市辖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市管县改革一方面促使新市辖区政府职能发生转变,另一方面促使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实现了地级市中心城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集聚。市管县体制的确立使新地级市政府成为完整的行政主体,其经济发展主动性显著提升,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在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下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完成了中等城市化初始集聚过程,形成了产城相互促进的发展路径,这构成了中国特有的城市化逻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陕西省近年来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下一步陕西省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应以试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在逐步规范政府间事权、财权和财力关系的同时,以省直管县、重点镇财政管理体制为主要内容,立足省情,采取"财政省直管县、财政+行政省直管县、市管县"三种形式并存的复合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5.
胡青 《价值工程》2014,(3):157-159
随着国家投资体制改革,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取而代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投资体制的深入改革,不仅使得项目投资过程中政府的干预作用降低,同时也使得相关的项目投资决策者对项目本身的控制性增强,进而有效增强了项目风险评估的必要性。本文基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基础之上,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我国项目评估方面产生的深层次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于银行的信贷方面、企业方面以及信托企业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从2007年开始,甘肃省开始推行财政省直管县试点工作,选择全省16个县进行试点改革。2009年7月,在原试点改革的基础上,又将财政省直管县增加至41个。目前,甘肃省近47%的县已经实行财政省直管试点改革。从财政省直管县逐步过渡到全面的行政省直管县将是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文章在对甘肃省市管县体制作用及其弊端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甘肃省实行省直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体制原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大城市出现的越来越严重的交通问题,从城市交通发展的规律出发,寻找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分析了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深层次的体制原因,从国家层面、一般大城市层面和个例分析等三个层面分析了现行的交通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缺陷.最后以美国为例给出国外的交通管理经验,总结出我国城市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率先从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收入分配体制开始,而今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举世嘱目,但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我们初步建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框架制度,但同时又产生了收入分配秩序混乱、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过大等诸多问题,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改善和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建立有权威的市场执法和监督机构”.这是十五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经验,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本文就有权威的市场执法市场监督机构的模式设计及战略选择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0.
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内外世界环境的巨变,对政府会计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政府会计完全以收付实现制为确认基础,已不能满足其需要,而运用权责发生制的呼声却日益高涨.所以,权责发生制的逐步运用已成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不断深化地迫切要求,就我国政府会计运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