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崇明县竖新镇前卫村沪郊“农家乐”项目的先行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明县竖新镇前卫村,位于崇明中部北侧,北依长江北支,南临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村域面积3.5平方公里。这里是全国文明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国家级生态村、中国农业公园、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及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截止2010年底,全村国内生产总值8300万元,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4.1%,全村农民人均可  相似文献   

2.
《上海农村经济》2008,(3):45-45
上海郊区已有16家单位先后被批准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4年度有崇明前卫村、崇明东平林场、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共3家;2005年度有崇明瀛东村、奉贤申隆生态园2家;2006年度,有金山农民新天地——中华村农家乐、金山农民画村、南汇桃花村、上海鲜花港、嘉定华亭人家——毛桥村、嘉定马陆葡萄园、奉贤玉穗绿苑共7家;2007年度有都市菜园、五厍观光农业园、明珠湖观光园、洋溢村农家乐共4家。  相似文献   

3.
崇明岛是祖国第三大岛,土洁水净,空气清新,是西太平洋沿岸难得的一块净土,也是国家级绿色食品园区和全国生态示范区试点地区.从现在起到2005年,是构筑崇明现代农业基本框架和夯实农业产业基础的重要时期.县委、县政府提出要从崇明农业的功能定位出发充分发挥崇明农业的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加快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崇明农业产业层次,为建设都市型农业和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近年来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施农旅融合发展,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打造农旅融合发展的大丰样板.全区先后创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园区等国家级品牌15个,江苏省休闲农业精品村、江苏省主题创意农园等省级品牌18个,品牌创建数量全省领先.  相似文献   

5.
葫芦山庄发展一村一品的情况 葫芦山庄地处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北港街道笊笠村,是由辽宁宏业实业集团于2001年依托笊笠村的农业资源和渔业资源建设的乡村旅游景区。经过几年的发展,山庄规模不断壮大,实力迅速提高,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葫芦山庄是以旅游文化为主导发展一村一品的典型案例,于2011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相似文献   

6.
前卫生态村位于崇明岛中部北侧.南接东平社区,北临长江北支,全村人口553人,村域面积2.5平方公里.1995年5月,在沪郊率先试行"农家乐"旅游开发经营.2004年7月,国家主席胡锦涛专程来村视察.前卫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中国特色村"、"中国绿色村庄"和"中国农业公园"等多项殊荣.前卫生态村旅游景区有八个生态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7.
加快发展农业旅游促进上海新郊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上海农业旅游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2004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崇明视察时指出,农家乐前途无量.2005年3月,市政府在崇明召开“推进郊区农业旅游工作会议”.目前上海农业旅游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前卫村隶属于上海市崇明县竖新镇,是崇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一个特色鲜明、生机盎然的生态示范村,是上海市生态农业第一村。40年前,一批内地农民在徐卫国等共产党员的带领下,进军滩涂,冒风霜雨雪,顶酷暑严寒,围垦造地、建村立业。前卫村人是有远见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相似文献   

9.
<正>近3年来,上海崇明农场紧紧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上海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战略、光明食品集团殷实农场建设战略",秉持"农场以区域向领域,产业化引领高科技现代农业、服务化引领高品质市民体验"的理念,聚焦"科技+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光明田缘农业综合体项目建设,打造具有"产业先进、环境优美、生活优越"的殷实农场。殷实农场是指在国有农场区域具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划布局并引领农场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且单品销  相似文献   

10.
赵敏 《农家之友》2014,(2):18-18
由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组织,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评定的“2013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企业(园区)”评定结果中,桂林市7家企业、示范区,分别获国家级、广西区级四星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1.
上海异地农业已遍布全国30个省市,种养面积达到了230万亩,相当于沪郊农田面积的40%。最早走出去的是沪郊一些菜农,他们看到上海田地少了,就去不同纬度的地方租地,利用当地较好的水、土、气等资源,种植一些时令蔬菜常年供应上海。崇明蟹业也藉此壮大起来。最初,养蟹户每年将幼蟹运到水域丰富的地方养殖,养成后再运回上海地区销售。后来,他们实行联营.即由崇明提供蟹苗、技术指导,而由当地人来养殖,崇明企业统一收购,既降低了风险,也给当地百姓创造了增收致富的机会。如今,崇明蟹的岛外养殖水面已有100多万亩。目前上海市异地农业经营者大约有1000多家,还有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投资开发了大批异地农业基地。  相似文献   

12.
近日,经市质监局批准,中兴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镇等7个项目成为市级农业标准化项目。至此,全县先后建立7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16个市级农业标准化项目。这些示范区的建立和标准化项目的实施,为崇明积极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注入了动力。  相似文献   

13.
崇明,作为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主产地,优质河蟹苗种资源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同时,优质河蟹苗种资源也催生了生机勃勃的崇明河蟹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崇明已成为全国第一个总面积超百万亩的河蟹养殖大县,总面积达到104万亩,年总产值达8.5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096,  相似文献   

14.
崇明岛的开发,自与《国发(1979)202号》文件所赐的历史性机遇失之交臂,沉寂至今,最近又逢国家批准在崇明建立全国第一个国家级绿色食品园区的重大契机,这实际上是对崇明的发展战略的一次重新定位。要抓住世纪之交的最后一次机遇,在实践中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社会主义农业和岛屿经济发展新路子,把崇明建设成具有世界影响的国家级国际化的绿色生态岛,尽早实现崇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腾飞。(一)冷静审视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不外乎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长,也有所短;有所超越,也有所放弃。切忌强为…  相似文献   

15.
记者:崇明是我国的第三大岛。崇明岛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在上海乃至全国很有特色和影响,请孙县长谈谈崇明农业这几年有哪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崇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各乡镇串点成线、全县连线成片,打造农业旅游精品专线。完善农业旅游社会化服务体系,重视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和品牌经营。依托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聚焦明珠湖、东平森林公园、县现代农业园区等区域,积极推进蔬果采摘、农事体验、农村文化、土菜品尝等农业旅游景点建设。如  相似文献   

17.
《上海农村经济》2014,(12):F0004-F0004
青浦区把休闲农业作为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上海“后花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涌现了一批如草莓产业园、枇杷园、四季百果园、寻梦园、金龟岛渔村、蛙稻米品味园、蓝莓文化休闲园、东方菲尼克斯等有规模、有品牌的农业旅游景点景区。截止去年底。共有AAA级农业旅游景点5个,全国休闲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国家五星级农业休闲景点1个,国家三星级农业休闲景点4个.农业旅游市场知晓度和人气逐年提高,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巨峰镇地处山东省新兴港口城市日照市的南部、岚山区中心位置,位于山东省鲁南经济带规划区,是省委、省政府“一体两翼”战略部署的南翼,全镇共有90个行政村,7.8万人,土地面积165平方公里,是市级“文明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享有‘江北绿茶第一镇”之美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镇江市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推进产业强市战略的重要抓手,依据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和丘陵山区及沿江地形特点,打造休闲农业新亮点。目前,全市共有乡村旅游农家乐、规模休闲农业基地441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示范点(园)18个,省级示范点(村)20个,省级主题创意农园14个。休闲农业从业农民9000余人,年综合经营收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上海市委八届九次全会通过的关于上海推进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决议指出,要“大力推进崇明生态岛建设”。强调“十一五”期间,要以长江隧桥工程、长兴岛造船基地建设为契机,注重基础性开发,统筹产业发展,推进循环农业、集体农业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人才集聚力度,为生态岛建设积蓄后劲。陈良宇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推进新郊区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聚焦崇明,政策倾斜崇明,直至取得重大突破。”市委、市政府把崇明新农村建设摆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作为解决上海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地区,给我们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根据中央和市委要求,结合崇明实际,我们提出了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归纳为6个化,即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