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宏观·国内     
《首都经济》2011,(10):10-10
中国全球竞争力排名上升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1.2012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排名第26位,比上一年度上升一名。中国全球竞争力排名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三:首先,《报告》给予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很高评价,在所有142个经济体中排名第10。其次,《报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负债最少的国家之一,拥有很高的储蓄率和温和的财政赤字,这些因素与良好的经济前景一起,使中国的主权债务质量的改善,远远好于其他金砖国家。  相似文献   

2.
《广西经济》2005,(5):4-4
信息产业部日前公布的《2004年中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电信业的国际竞争力排名全球第14位,但在环境竞争力三大要素的排名上位置靠后。与2003年同期报告相比,中国电信业的市场排名保持着不变的位置,仍然位居第二,与排名第一的美国差距在继续缩小。  相似文献   

3.
程航 《沪港经济》2013,(1):40-43
2012年9月5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2~201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下称《报告》)。《报告》对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全面的量化分析,预测和判断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走势。报告排名显示,在全球144个经济体中香港排行第九位,在亚洲区中排行仅次于新加坡。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贸》2005,(10):4-4
9月28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05至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总体竞争力排名第49位,比去年下降了3个位次。报告认为,可能是由于排行榜新增了2个国家,且排名较靠前, 所以导致中国排名下降;另一方面,世界经济论坛也认为,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再加上对经济发展起支持性作用的公共机构质量以及技术发展及创新水平,在这三个方面所受到的制约也使得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5.
一、广西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现状 1.广西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横向比较。 根据(2006-2007中国省域经济综合指标发展报告分析》及《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预测研究》,广西2001年-2010年经济综合竞争力均排名于全国第22位-27位.处于下游区。详见表1。  相似文献   

6.
巴巴多斯政局稳定、经济比较繁荣,是加勒比地区吸收外资较多的国家。据世界经济论坛《2011~2012全球竞争力报告》,巴巴多斯在全球142个国家和地区中竞争力指数排名42,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居第三位。  相似文献   

7.
《科学决策》2006,(11):61-61
新华网载文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6—20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排名从去年的第48位降到今年的第54位,印度的排名上升两位,位列第43名。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是世界公认的权威性机构,但这次排名公布以后,引起了一些对评估客观性的质疑声。文章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在怀疑其评估客观性上做文章,而应该抱着这是对中国的一次警示、提醒的态度看待这个问题,要切实分析导致我国竞争力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环球日报》报道说:“今年的降低主要是因为腐败、买方成熟度的评估水平低,以及对劳资关系的担心。”  相似文献   

8.
《宁波经济》2005,(4):14-16
3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宁波再次入围城市综合竞争力前十名,而且排名更上层楼。在200个中国城市中,宁波位居第六,仅次于上海、深圳、广州、北京和杭州,把天津、苏州甩到了身后。而在2004年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宁波排名第八位。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贸》2014,(18):29-30
马其顿地处巴尔干半岛,是中国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地带,历史发展悠久,人文环境质朴,自然资源多样,商业市场开放。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3-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马其顿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4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73位,是欧洲表现最好的国家之一,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前来寻找商机。  相似文献   

10.
《现代乡镇》2009,(3):46-46
上海、北京、广东三省(市)继续位居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前三甲——由社科文献出版社昨日在京推出的2009版《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显示:广东经济的竞争力依然强势明显,在10大类分项指标的排名中,稳居其中6项的前三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竞争力国际排名基本稳定在25至28位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根据《洛桑报告》评价体系得出结沦:中国去年科技竞争力的国际排名为25位,从近年的排名看,基本稳定在第25至28名之间。《洛桑报告》即《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  相似文献   

12.
近日,历时一年完成的我国首个《城市流通竞争力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在京揭晓,《报告》对我国内地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33个大中城市的流通竞争力进行了全面比较和排名,其中综合指数列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广州、北京、天津、重庆、青岛、大连、深圳、武汉、成都等传统的经济强市,而乌鲁木齐、昆明、呼和浩特、哈尔滨等城市则突破了其在区域经济规模方面的劣势,成为流通竞争力层面西北、西南、华北和东北地区的黑马城市。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牵头,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共中央党校等数十家国内著名高校、地方院校、权威统计部门、企业研究机构近百名专家参与,从2002年开始,通过不同指标体系,连续四年对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进行综合研究,得出每年竞争力排名在全国前200名的城市。安徽分别有11个、15个、11个和14个省辖市在2002—2005年进入全国前200位。现根据《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提供的资料,分析我省城市在全国的竞争力状况,提出提高我省城市竞争力的相关对策,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沪港随想录     
中国社科院于近日发布一年一度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根据经济、宜居、宜商、可持续发展、知识、信息、和谐、文化等九项指标,为全国近300个城市的竞争力排名。报告显示,香港连续第12年成为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第‘名。中科院的这份报告对于香港而言有喜有忧,喜的是综合竞争力连续12年排列首位,  相似文献   

15.
近日,历时一年完成的我国首个《城市流通竞争力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在京揭晓,《报告》对我国内地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33个大中城市的流通竞争力进行了全面比较和排名,其中综合指数列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广州、北京、天津、重庆、青岛、大连、深圳、武汉、成都等传统的经济强市,而乌鲁木齐、昆明、呼和浩特、哈尔滨等城市则突破了其在区域经济规模方面的劣势,成为流通竞争力层面西北、西南、华北和东北地区的黑马城市。  相似文献   

16.
本刊先后两期发布了倪鹏飞博士主编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No.2》中《叙述》、《排名》及1—25名城市的《排名点评》。本期续发26—50名城市《排名点评》。  相似文献   

17.
我国2002年科技竞争力的国际排名为第25位,从近年的排名看,基本稳定在第25至28名之间,反映出我国科技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这是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根据《洛桑报告》评价体系得出的结论。 《洛桑报告》即《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布的主要国家经济竞争力年度研究报告,自1956年起每年发表一期,对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比排序。我国内地从1994年起被正式列为评价对象,2002年纳入此报告评价范围的国家和地区有49个。《洛桑报告》是世界公认的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 权威人士通过分析评价体系的各单项指标得  相似文献   

18.
北京时间9月8日15点,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公布《2009-2010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下称《报告》),在全球133个参评经济体中,中国的排名由去年的第30名上升1位,排名第29位,并且继续领跑  相似文献   

19.
张磊 《杭州研究》2006,(2):33-37
近年来,杭州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等10多项国家级、世界级荣誉。2003年,国内权威机构评定杭州城市综合发展能力排名全国大中城市第六,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200个城市第六。2004年,世界银行组织评定杭州为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第一名,《福布斯》“2004年度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杭州被评为“十佳”之首,杭州并被《瞭望》东方周刊评选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2005年3月17日公布的《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中,杭州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名列第五位,排在上海、深圳、广州、北京之后。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信息》2006,(15):70-70
2006年社科院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以下简称《报告〉)日前发布。该书指出,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和印度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中国位居第四,仅排在俄罗斯和印度之前。属于第三层次。远低于排在第一位的美国。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仅相当于美国的48%。相当于日本的62%和德国的75%,总体差距非常明显。从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来看,中国的人才优势主要体现在人才队伍上,而在人才投入和人才环境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另据专家测算,2005年,我国人才能力有效发挥程度接近75%;人才浪费指数超过15%。2005年,我国人才浪费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人才浪费导致的经济消耗和经济损失超过900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