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汇率沟通已成为货币当局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评估了汇率沟通在人民币汇率变动中的效力,并就其效力与实际干预的效力进行了比较。经验结果表明:汇率沟通时滞短,能使汇率朝着货币当局合意的方向变化,且汇率沟通冲击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解释力较强;然而实际干预时滞较长,其效力明显弱于汇率沟通,对汇率变动的解释力弱。这两种政策工具的差别表明,汇率沟通在汇率市场是个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2.
李华 《时代金融》2014,(30):12-13
汇率沟通和实际干预是外汇干预的两大政策工具。随着我国中央银行将逐步退出常态式外汇市场实际干预,汇率沟通将在汇率调控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SVAR模型,评估了汇率沟通的效力,并将其与实际干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汇率沟通可在较短时滞下使汇率向货币当局合意的方向变动,并在较长时期内有效,因此是有效的汇率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3.
一、外汇干预的理论分析 外汇干预是货币当局为影响汇率而在外汇市场上进行的交易行为.按照干预是否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外汇干预可以分为非冲销干预和冲销干预.根据现有理论,分析一国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的干预效力,一般依据货币模型和资产组合模型.由于非冲销干预会对一国货币政策产生较大影响,各国一般通过冲销干预来影响汇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从1994年1季度到2005年2季度的数据,运用一个多方程结构模型,对2005年3季度后的人民币均衡汇率和干预边界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2005年7月以后人民币仍存在一定的升值动力,期间货币当局的干预倾向与以前相比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过于频繁的干预并不利于汇率的长远稳定。从而指出管理浮动汇率制下的汇市干预必须以综合考虑基本经济因素和干预倾向而准确测算现实均衡汇率为基础,动态地把握干预边界,以使市场汇率不过分偏离均衡汇率,应逐渐降低干预频率,增大汇率的基本经济因素弹性,根据市场汇率波动情况灵活地进行双向干预操作。  相似文献   

5.
一、外汇干预的理论分析外汇干预是货币当局为影响汇率而在外汇市场上进行的交易行为。按照干预是否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外汇干预可以分为非冲销干预和冲销干预。根据现有理论,分析一国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的干预效力,一般依据货币模型和资产组合模型。由于非冲销干预会对一国  相似文献   

6.
一、货币市场行为与汇率制度选择 实证研究表明,一些发展中国家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而货币市场波动在浮动汇率制下会显著地影响汇率水平并使之产生波动.下图表示了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实际的货币需求上升(即在每一个利率和收入水平,人们向持有实际货币量上升)对经济的影响.其中,从曲线反映能使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汇率和收入组合;DD曲线表示能使商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汇率和收入组合点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本刊编辑部 《金融论坛》2016,(12):F0002-F0002
《对当前人民币汇率政策及汇率走势的几点认识》2016年伊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度出现大幅波动。结合近期货币当局市场沟通中传递出的政策意图及国内外宏观形势,  相似文献   

8.
当今各国所采用的汇率制度,即使是浮动汇率制度,也常常伴随着中央银行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故而被称为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具有多种动机,如为了避免汇率过度的短期波动,或是控制汇率的中长期走势,甚至借以改变货币供应量等。本文主要讨论中央银行从汇率目标出发在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便使市场汇率与目标汇率一致的外汇买卖行为。鉴于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会导致市场预期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既可能有助于也可能不利于干预目标的实现,因此,分析市场预期对于提高外汇干预的效果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理论模型分析鉴于汇率在现代…  相似文献   

9.
申麒 《金融博览》2006,(1):27-27
新加坡的汇率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加坡金管局会预先确定一个汇率区间(称为政策带).但是并不对外公开。根据新加坡金管局的汇率政策.汇率可以在这一浮动区间内波动,从而使汇率制度具有承受外汇市场短期汇率波动的灵活性,同时也为新加坡元均衡汇率水平提供一定的评估缓)中区间。为了使汇率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内,新加坡货币当局通常会”逆风干预”:当汇率超出政策区间.货币当局即买卖外汇.使汇率重新回到政策带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0.
孙艺源 《海南金融》2021,(11):26-36
随着中国央行退出常态式外汇市场干预,基于预期管理的汇率沟通日益重要.本文采用预测价值检验法研究央行汇率沟通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将2010年7月至2021年7月的研究区间按汇率波动特点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在五种判断沟通是否成功的标准下进行检验.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在人民币汇率呈单向波动特点的阶段,逆风向的汇率沟通在平滑标准下具有最强预测价值,即更易于降低汇率先前方向上变化的幅度;在人民币汇率呈双向波动特点的阶段,汇率沟通在反转标准下具有最强预测价值,即更易于扭转汇率先前变化的方向;第二,在人民币贬值预期显著增强的阶段,央行强化人民币的汇率沟通在平滑标准下具有所有阶段中最强的预测价值;第三,2015年"811汇改"后,央行汇率沟通的实际成功率在各项标准下均未超过50%.  相似文献   

11.
实证分析表明,将外汇市场干预变量放入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均衡的分析框架内是必要的.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如果国内同时存在通货膨胀压力,则外汇市场干预与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就会发生冲突.特别是,利率的提高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抑制通货膨胀,但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而且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也较为明显.美国金融危机背景之下,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基本消除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下行态势为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同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2.
外汇市场的协同波动与联合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ARMA-GARCH,GARCH-M及EGARCH模型检验中国、日本及韩国1997年1月至2010年9月的实际汇率波动,及是否存在风险溢价和杠杆效应,结果发现:中国汇率波动最为平稳,而韩国汇率波动最大,并且存在显著的风险溢价和杠杆效应。我们另外考量了中央银行干预对汇率波动的影响,发现日本中央银行干预最为有效,而韩国中央银行干预最为无效。此外,我们以BEKK-MGARCH模型检验中日韩三国的汇率协同波动现象,发现中日韩三国之间的汇率皆具有正向协同波动关系,而以日韩的协同波动持续性最为显著。若考量央行联合干预,则中日汇率的协同波动性将提高,日韩汇率的协同波动性将明显降低。此外,中日及日韩的联合干预对汇率协同波动有显著的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13.
We consider option pricing for a foreign exchange (FX) rate where interventions by an authority may take place when the rate approaches to a certain level at the down side. We formulate the forward FX model by a diffusion process which is stopped by a hitting time of an absorption boundary. Moreover, for a deterministic volatility case with a moving absorption whose level is described by an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 we obtain closed-form formulas for prices of a European put option and a digital option, and Greeks of the put option. Furthermore, we show an extension of the pricing formula to the case where the intervention level is unknown. In numerical examples, we show option prices for different strikes for the absorption model and the extended model. We compare the model prices with the market prices for EURCHF options traded before January 2015 with the absorption model, and also show experiments of the extended model as an application to the pricing under uncertain views on the intervention.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与央行外汇干预的经验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Weymark指数法估计了1994年来我国面临的外汇市场压力和央行外汇干预指数,实证结果显示1994年来人民币一直面临着升值压力,样本期间中央银行平均干预指数为0.97,说明我国央行实行的是强势干预政策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利用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指数对我国潜在货币危机的研究表明,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面临的外汇市场压力过度了,存在货币危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王爱俭  邓黎桥 《金融研究》2016,437(11):15-31
本文将外汇干预、货币政策转型纳入到NK-DSGE理论模型框架中,引入风险规避的外汇交易者,在传统非抛补利率平价表达中加入资本管制因素,研究不同类型冲击、不同外汇干预情景下宏观经济变量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进行外汇干预时,采用不同的干预方式对汇率波动程度的影响有所不同;相较于任意干预,基于规则的干预对汇率的调整过程更为稳健,且比任意干预成本更小;在应对冲击方面,任意干预效果不显著,基于规则的干预则具有较强的稳定作用;外汇干预与货币政策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中央银行应构建外汇干预策略框架,建立外汇干预目标体系,设定人民币汇率干预区间,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干预方式,量化干预效果,做好外汇干预的事后评估,以保障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16.
Though most central banks actively intervene o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the literature offers mixed evidence on their effectiveness: particularly for unannounced interventions. We use new, declassified data from the archives of the Bank of England and the institutional features of the Bretton Woods Era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intervention on the exchange rate. We find that a purchase of pounds equivalent to 1% of the money supply cause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4–5 basis point appreciation in the pound.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2月初,人民币汇率出现了汇改三年多以来最严重的连续贬值态势,为此,央行也启动了外汇市场干预措施.但新时期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究竟有无必要,干预方式存在哪些变化以及我国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的政策建议等都需要认真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干预效力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主要对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基本方式包括冲销式干预和非冲销式干预,前者不会引起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可以借助利率机制间接强化干预效力。由于我国的利率形成机制尚未市场化,加上对资本项目的严格管制,非冲销式干预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增强我国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干预效力的关键是要创造有利于市场干预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需要相对稳定的国内外金融环境.但连年的贸易顺差在促进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同时,大量的外汇占款较大程度地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对外汇占款的冲销也逐渐成为央行的不可承受之重.为解决该问题,应加快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体系建设,并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0.
外汇市场干预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管理本国货币的汇率,在外汇市场上进行的外汇买卖。其中包括外汇市场干预的目标选择、干预的组织、干预的途径、干预的频度等,本文结合当今世界部分国家外汇市场干预的经验,分析我国外汇市场干预运行机制面临的问题,提出改进市场干预实践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