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声音     
《政策与管理》2008,(14):11-11
“对于目前的通胀形势,唯一有效的方式就是不断加息,将贷款基准利率拉高至10%以上,中国要吸取越南恶性通胀的教训。” ——经济学家许小年主张只有加息才能遏制通胀  相似文献   

2.
视点     
《数据》2007,(7):6-6
36城市肉价上月涨12.3%食品涨价不会加剧通胀《北京晨报》7月5日;国家信息中心称经济过热趋势明显 建议再次加息《中国金融网》7月5日;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导刊》2011,(7):14-14
当人人感到身边什么东西都在涨价的时候,那么控制通胀必成了头等大事。 果然,在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5.5%CPI数据后,央行即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21.5%,尽管还未直接动用加息这一价格工具,但专家预测6-7月再度加息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4.
吴琼 《中国企业家》2010,(21):36-36
就在人们基本确信年内不会加息的时候,这只等了大半年的靴子却突然落地,10月19日,央行宣布三年来首次加息。中国会不会像以往一样由此进入加息通道?而对目前纠结在一起的通胀、楼市、人民币升值,加息又会起到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央行25日晚宣布,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年内启动第二次加息,应对来年通胀压力,未超市场预期。  相似文献   

6.
虽然大危机以及全球联合救助的惊心动魄仍然犹在眼前,然而各国政府的退出政策早已纷纷登场。继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加息之后,中国已在新年连续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且央行很可能不久将针对CPI升温开始加息。而作为危机始发地的美国,也在2月19日意外宣布提高贴现率25个基点。至此可以判断:在通胀预期以及过  相似文献   

7.
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1年1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CPI同比上涨4.9%。中国已进入了依靠连续加息以抑制通胀的通道,且趋势明显。但这是在做正确的事吗?本文认为:以"双率"为主导的政策手段作为调节通胀的工具,一定会弊多利少。  相似文献   

8.
人物     
厉以宁 今年可以考虑加息 下半年需关注通胀 “如果国内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下半年就要注意通胀的问题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厉以宁如是说。  相似文献   

9.
弘浩 《上海房地》2011,(5):61-61
从5月18日起,央行宣布再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自去年初以来,这已经是连续第11次上调,现在的存款准备金率已处在21%的历史高位,在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史上实属罕见。人们所关切的是,在通胀形势非常严峻的背景下,不断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加息将是绕不过的一道“坎”。按最近四次加息“两月一调”的规律来看,二季度或会再次加息。在此情况下,楼市买卖双方将会受何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导刊》2011,(8):12-12
紧缩,仍是下半年主旋律。 6月CPI创下6.4%新高,令决策层再下决心动用价格工具进行调节。7月7日,央行宣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这是年内第3次加息,也是去年加息周期启动后的第5次加息。  相似文献   

11.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表示,目前我国通胀有其合理性,还不能认定为严重通货膨胀;短期内还有加息空间。他表示,解决结构性价格上涨的问题,加息不是最佳选择。王小广表示,我国通胀目前是一种结构性的上涨,有其合理性。农产品、粮食、猪肉等价格过去长期偏低,加上短期缺口很  相似文献   

12.
许小年出山     
4月13日,通过高盛公关部.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宣布任命许小年为研究部主管,常驻北京。因“千点论”而颇受争议的许小年,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任职教授14个月之后重新出山了。  相似文献   

13.
数字     
《东南置业》2011,(7):11-11
0.25个百分点,央行再度加息 央行决定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和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本次加息之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至3.5%,但依然低于CPI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加息通常意味着CPI的增幅超过了预期,通胀的压力大于刺激经济增长的压力,不得不提高资金使用与占用的成本来限制其流动性,而流动性过剩则被称为是通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新年伊始,央行宣布,自2011年2月9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中一年期贷款利率达到6.06%。2010年我国GDP增长达10.3%,CPI上涨3.3%,有专家预测2011年将进入高增长高通胀的一年。因此,与以往加息相比,此次在市场意料之中。  相似文献   

16.
海外资讯     
《人力资源》2015,(7):9
美国:工资增长让美联储考虑加息美联储主席耶伦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考虑到就业市场的持续改善,劳动力市场疲软因素逐步消退,通胀将会在美国抬头。工资增长是美联储衡量通胀水平和考虑加息的重要因素。如果工资增速开始加快,通胀水平将会提速。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2014年以来美国失业率一直呈现持续下降态势,从去年1月份的6.6%降至今年2月份的5.5%。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就业市场保持目前的改善速度,美国的工资水平不久将提高。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导刊》2010,(6):11-11
通胀、经济过热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叠加,在4月数据CPI接近年度3%底线之后,加息与否再次成为议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山东企业管理》2011,(1):10-11
进入2011年以来,通胀重压就使得一股加息热潮在新兴经济体蔓延:泰国、韩国、巴西、以色列、匈牙利、印度、印尼等国的央行纷纷宣布了加息决定。近期,加息“接力”将不再是新兴经济体的专利。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发达经济体增长前景有所改善、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又开始向其他商品和服务领域蔓延,全球的加息预期都在普遍增强。  相似文献   

19.
顾蔚 《经营者》2007,(12):70-70
中国肉价的上涨可能很快将通胀推高到4%上方,这将加大股市泡沫的形成,这使得加息压力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20.
近期,随着一些主要经济体相继提高利率,持续约3年的国际低利率时期走向结束,全球货币政策总体上从放松转向收紧,这将给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世界主要经济体加息的动因和趋势美国:今年以来,美联储已三次提高利率。6月30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调高0.25个百分点至1.25%,这是美联储4年来首次提高利率。8月10日,美联储再次加息0.25个百分点,联邦基金利率调高至1.5%。9月21日,联邦基金利率调高至1.75%。当前美联储调整利率的最主要动机:一是认为利率过低,二是希望抑制不断抬头的通胀。这两点都支持美联储进一步的升息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