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感知风险是影响用户行为的主要因素,随着网上支付的日益普及,支付过程中的感知风险也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网上支付用户感知风险的四个构面:即隐私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和时间风险,其中感知隐私风险水平最高.同时从加快支付企业的业务创新、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和提高用户风险防范意识这三个方面提出了降低网上支付感知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艳 《南方金融》2006,(6):46-48
电子商务近年在我国飞跃发展,其中网上支付作为商家、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的资金流通道,其重要性越发为人们所关注。本文对网上支付作了概要介绍,剖析了网上支付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一种新型的支付形式-网上支付应运而生。网上支付不仅赋予了银行业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和全球性的巨大市场,提升了银行经营的国际化程度,而且重新构架全新的银行竞争规则。但网上支付业务也存在诸多风险,笔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防范化解网上支付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钟志勇 《上海金融》2007,(11):71-74
最高存储金额限制可以有效控制电子货币网上支付风险,但银行卡中的风险承担问题比较复杂。比较研究和法学分析的结论是,我国银行卡风险承担规则应建立在有"责任限制"的无过错责任之上。未获授权使用时持卡人承担的责任应限制在1000元以内,至于超过限额以上的损失由发卡银行承担。  相似文献   

5.
对于不同类型的网上银行业务,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对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影响不同.对于网上银行基本业务类型,感知风险中的时间风险对消费者使用意愿有大的影响,感知利益的影响也大;反之,对高级业务类型,感知风险中的社会风险对消费者使用意愿有大的影响,但感知利益的影响却小.基本风险包括网上银行服务器存在的风险和财务风险,对于未涉及金...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不断发展,第三方网上支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第三方网上支付成为电子支付领域的主流模式,不仅是因为其在使用上的便捷性,更是由于其信用和安全因素。作为市场新宠第三方网上支付的快速发展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关注点集中在其使用的风险方面。在介绍第三方网上支付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情景分析和列举法,重点研究了其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防范与控制风险需要从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的主体着手分析,各方的协作才能促进第三方网上支付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8.
所谓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网络交易支持平台。从1999年第三方网上支付模式首次在国内运行,N2005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再到2010年中网第三方网上支付行业交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十几年来。我国第三方网络支付业务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报告显示,  相似文献   

9.
研究发现风险感知对于创业决策意义重大,本文归纳总结影响风险感知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组织因素,并对风险感知如何影响决策行为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为创业团队风险感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缓解创业风险提供战略依据.  相似文献   

10.
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电子商务开展的基础条件。由于信用制度的不健全,Visa组织提出的3D安全协议在中国并没有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但其通过改造支付流程、增加第三方来约束交易双方行为的思想却成就了第三方支付在中国的发展,第三方在一定程度上担当了银行系统在线支付的角色,基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银行卡网上支付模式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支付在中国发展较早,相关风险监管措施建立的较为健全。在分析互联网支付风险基础上,本文认为在中国当前形势下,互联网支付企业的最大风险是战略风险,即如何让消费者接受企业的服务。同时,本文认为由于支付没有涉及到资金的跨期转移,因此针对互联网支付的风险监管是主要做好平台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最后,本章对互联网支付平台的监管进行了简要回顾,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聚合支付是第三方支付蓬勃发展的产物,其角色的演变经过了3个阶段。人民银行已发文明确聚合支付机构为支付企业外包服务机构,但聚合支付的发展仍面临合规风险、技术风险。因此,在监管政策上,应进一步完善业务和技术规范,规范交易报文,防范系统安全风险和支付敏感信息泄露。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第三方支付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但风险也日益凸显。本文从其内涵、特征、规模及竞争格局入手,详细阐述第三方支付的沉淀资金、操作风险等风险点,并通过比较欧美国家和我国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模式,指出我国监管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强化监管框架、成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消费者保护基金、调整货币统计监测范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线上支付是信息技术与支付业务的融合,在我国诞生十余年来,创新风起云涌,交易规模快速膨胀,成为业界、学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线上支付出现了信息业和金融业两个产业融合的端倪,有专家学者开始就线上支付属性是金融业还是信息业开展研究并发表了见解。笔者根据线上支付实际从业经验以及对支付产业、信息产业理论的研究,认为线上支付具有金融、数据双重属性,其中金融属性是第一属性,数据属性是第二属性。  相似文献   

15.
网贷平台监管备案正稳步推进,其关键在于把控风险体系。现有文献大多围绕"交易过程—事件类型"探讨网贷风险,本文则以"事件类型—产品端"为切入视角,从网贷平台产品端的资金来源、信贷资产、资金池、信息披露等方面解析风险逻辑,层层剖析产品端风险漏洞枢纽的风险传输渠道。针对这些风险漏洞,可以通过加强产品端初始资金配对监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优势、完善中间资金账户管理机制和建立关联信息强制披露制度等手段,调整网贷监管体系,有效治理网贷风险,引导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发展和监管政策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6.
央行支付系统是金融市场的核心支持系统,是全社会资金流动的“大动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因基础设施、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方面相对国有大中型商业银行存在很大的差距,成为支付系统中相对薄弱的一环。笔者结合当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付系统的发展情况,探索与研究支付系统安全风险,并就风险如何防控提出相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构建快递企业形象、快递服务时效性、快递服务柔性、快递人员专业性和快递失误及时补救性等五个维度及影响路径分析,对原有的 SERVQUAL量表的指标进行了测量并予以修正。研究发现,在顾客形成对电子商务企业做出再次购买意愿的快递服务维度中,快递企业服务的时效性及快递企业失误及时补救性的影响更强;顾客信任在影响顾客再次购买意愿的过程中起到部分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研究电子支付对现金支付的替代效应.首先将我国的电子支付划分为两大类,即银行卡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在此基础上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并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别分析银行卡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对现金需求的替代效应,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加强数据采集,完善数据共享机制,建设全面的支付货币统计体系;...  相似文献   

19.
“炒鞋”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出现,特别是通过APP平台进行“交易”能在短期内产生巨大收益,吸引大量盲目跟风人员的参与。当前,受到网络交易平台准入门槛低、法规不健全、监管缺失等因素影响,通过网络APP平台进行交易背后可能存在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洗钱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网络APP交易现象及其风险进行研究,并指出对其开展反洗钱工作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