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计职业判断是审计工作的精髓。审计职业判断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审计质量。所谓审计职业判断是审计人员运用相关知识和经验,根据审计准则、会计准则和职业行为守则的要求,在各种备选方案中做出决策。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在审计工作中需要大量的专业判断,从而导致审计风险不断扩大,因此,提高审计职业判断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大竹县审计局强化审计干部培训,并取得明显实效。其经验是:1.职称挂钩引导学。即规定凡是担任审计组组长的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中级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和两年以上审计工作经历,并通过两年一度的审计业务知识考试。2.经费支持鼓励学。规定凡是符合条件参加职称考试和学历再教育的人员,单位都给予大力的支持。3.领导参与,带头学。近年来,该局5个班子成员中就有4个领导带头参加审计职称考试,2个领导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据统计,近三年来,该局参加中、高级审计职称考试的人员达29人次,有6人取得审计师职称,4人通过高级审计师职称考试。  相似文献   

3.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资格考试,1998年在广东省试点以来,去年已在山东省推广,今年还将在江苏等省开展。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是第一个考试点,现将我们考前辅导计划作个介绍,不当之处,敬希指导。一、辅导计划必须紧扣考试大纲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辅导计划必须紧扣考试大纲。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于1998年对1995年大纲作了修改,修改后的大纲包括四个部分:1.内部审计过程2.内部审计技术3.管理控制和信息技术4.审计环境考试亦按四个部分进行,每一部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题型和题量是80个选择题。98年…  相似文献   

4.
《财会月刊》2014,(3):F0003-F0003
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由审计署、人社部统一组织的社会化职业水平评价考试,考试自1992年开始,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2014年度审计专业技术初、中、高级资格考试定于2014年10月19日举行。为帮助广大考生及时了解考试的相关内容,记者近日就考试的有关政策、考试报名和考试用书等有关问题走访了审计署考试中心的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5.
试论审计应有的职业谨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险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角度,民间审计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自然也受到风险的影响。面临不断升级的“诉讼爆炸”,审计职业界的“生存危机”感绝非危害耸听。研究审计风险成因、制定防范措施、积极有效地迎接挑战,是民间审计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在众多的风险预防措施中,提倡审计应有的职业谨慎,以引起职业界的广泛关注,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本拟就审计应有的职业谨慎的涵义、假设及其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要“改革审计管理体制”,作为审计管理体制的重要一环,审计职业化的建设刻不容缓,而审计职业准入制度作为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的“起点”亟待建立和完善。因此,借鉴国外审计职业准入和我国发展相对成熟的法官职业准入的经验做法,提出我国国家审计职业准入制度的框架,具体思路为:针对国家审计的职业特点,划分审计人员类型,分类招录,建立国家审计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审计职业经验准入制度和审计职业道德考察机制。同时,需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及法律法规,以推动准入制度框架的执行落实,以期能够严格人才准入,优化审计队伍,推动我国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新经济背景下,审计正面临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已不允许我们对审计职业判断漠视。为了提高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的效果和效率,使审计行业组织能于竞争激烈的审计市场中提升竞争力。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包括审计职业判断的含义、特征、类别、作用;审计职业判断的过程、影响因素;审计职业判断与审计结构风险、审计责任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对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科目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应试策略,强调审计考生应树立“实务观”、“全局观”等审计考试理念。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审计技术与方法,已成为审计基础理论中最活跃、最不稳定的因素之一,我国国家审计职业培训机构应该既把审计业务信息化作为培训目标,也把追求审计业务信息化的最佳效果作为培训目标。本文对我国审计职业信息化培训与现代审计技术发展的适应性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现阶段国家审计职业信息化培训的内容、方式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自觉遵守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在新世纪的第一个金秋———2001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第3号令发布了新的《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下称《职业道德准则》),并从发布之日起施行。该准则作为国家公务活动中的一项基本要求,明确规定了审计的职业道德,这对于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人员道德品质的自身完善起到了一定的能动和促进作用;对促使审计人员自觉保持职业上应有的态度和风范,保持审计行为的高标准,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赢得社会对审计职业及其人员的尊重和信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审计人员应自觉…  相似文献   

11.
析管理咨询与审计职业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咨询的深入发展已经对审计独立性构成实质性的威胁、不利于审计职业的健康发展。审计独立性的提高和审计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考虑,本从审计职业的存在依据、完善和落实相关的制度安排、加强诚信教育等方面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审计职称考试,对于推动全国审计职称改革,提升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审计职称与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的利益不挂钩,审计相关专业科目和审计理论实务同时过关才有效,考试结果长时间不公布等等。对此,笔者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数据,从职业风险、法律风险和职业道德角度考察签字会计师性别差异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签字会计师的性别差异尽管在总体上对审计独立性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在职业阶段的早期和晚期,签字会计师的性别差异对审计独立性具有显著影响,表明性别差异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会受到其职业阶段的调节作用。并且,这种影响表现为,相对于男性签字会计师,女性的独立性偏低,说明性别差异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主要受职业风险的驱动,而非法律风险和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4.
审计职业道德责任,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职业活动中,在一定的道德信念支配下,自觉履行的对社会、对他人的一种职责,是审计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对审计工作者的具体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以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一、审计工作与审计职业道德责任审计工作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管理活动,它为社会提供经济管理必不可少的经济信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审计的范围不断拓宽,人们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职业的责任也越来越大。审计职业活动的内在本质要求审计人员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认真…  相似文献   

15.
审计目标是社会需求与审计能力的有机统一。在信息时代,一方面社会公众对审计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提高了审计技术,为审计职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这两方面原因的变化要求审计目标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笔者认为,在计算机审计时代,应将为企业提供与管理相关的服务合理啶位为审计目标,从而更好地解决审计理论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最后,对计算机审计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6.
所谓“应有的职业关注”是指审计人员在审查过程中有责任勤勉、小心谨慎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本文从民间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准则和政府审计准则三方面对世界各主要国家在“应有的职业关注”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一、民间审计的应有职业关注  美国审计准则规定:“对检查工作的执行和报告的编制方面,应精心工作,并给予应有的职业关注”。澳大利亚特许会计师协会和澳大利亚会计人员协会在1974年10月发布的“审计准则的说明”中指出:“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工作、编制审计报告时,必须采取应有的职业关注来实施…  相似文献   

17.
里希 《陕西审计》1995,(3):11-11
审计是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检查、评价、公证的一种监督活动,我国的审计包括三种类型,即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  相似文献   

18.
审计职业怀疑,通常是指审计人员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所保持的一种必要的职业怀疑态度。它实际上是对被审单位所提供的财务会计资料可信度的质疑。在目前审计外部环境仍然相当复杂、恶劣的情况下,应当说保持审计职业怀疑态度,对于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是必要的、应该的,它正是审计职业谨慎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9.
正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由审计署、人社部统一组织的社会化职业水平评价考试,考试自1992年开始,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2014年度审计专业技术初、中、高级资格考试定于2014年10月19日举行。为帮助广大考生及时了解考试的相关内容,记者近日就考试前的相关政策、考试报名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四川省审计专业人员积极参加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较好成绩.合格率比往年略有上升。特别是全省审计系统组织广大干部积极参加职称考试,取得较好成绩。从考试情况分析,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合格率比往年略有上升.但仍然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