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通过资本市场转移农业风险是我国防范和化解巨灾风险的有效措施,通过保险风险证券化可以进一步增强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从而促进巨灾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保险现状和面临的自然灾害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巨灾债券、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刘超 《金融会计》2014,(2):65-70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核电站的增加也导致核风险逐步积累,构建巨灾保险体系成为当前保险业的重要课题。计提巨灾保险准备金是保险公司履行保险合同义务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分析巨灾准备金计提的必要性、对比国外巨灾准备金计提情况,分析我国当前制度下巨灾保险产品准备金确认与计提的现状并提出完善我国巨灾保险准备金计提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印度洋海啸使曾经备受冷落的巨灾保险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作为构成巨灾风险的重要部分,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及其预警是保险公司开展巨灾保险的重要问题。如何认识自然灾害?中国对自然灾害的预警现状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王思敬院士。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如何设计和建立并逐步完善我国的巨灾风险应对机制,是摆在政府和保险界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现行的救灾体制有其不足,要建立有政府参与的巨灾保险和再保险制度,组建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要推动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聂峰 《时代金融》2009,(8X):21-23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0年来,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都在1000亿元以上。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严重。但与国际上大灾风险主要通过保险机制来分担化解的做法不同,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救助工作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援助和生产自救进行,有关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保险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因此,必需改革目前的保险体制,探索建立巨灾保险救助和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非传统风险转移方式分散农业巨灾风险的新途径,有效地提升保险在国家灾害救助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我国的弱质产业,也是遭受自然灾害袭击最重的行业。目前我国农业巨灾风险保险机制不健全,抗击巨灾风险的能力脆弱,亟待构建科学有效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本文在分析我国现有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农业巨灾风险保险分散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构建"政府引导、商业运行、财政支持、再保险与资本市场配套"的多元化巨灾风险保险分散机制的思路和运行框架。  相似文献   

7.
张钰涵 《时代金融》2013,(27):147+149
近些年,我国诸如地震、海啸、特大洪水等自然大灾害频繁发生,给国民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我国目前主要采用以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配合的国家财政救济为主和社会捐助为辅的补偿模式。根据目前国内现状,人们纷纷对应对巨灾方式进行了研究,详细阐明了应对巨灾风险的保险政策,巨灾再保险、巨灾证券化、巨灾保险基金都是巨灾保险的有效运作形式。大力发展巨灾保险、努力提高自然灾害损失的保险补偿率,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姚晗 《金融会计》2012,(7):67-70
巨灾保险是国际上预防、分散与补偿巨灾风险及损失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我国属于各类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但是巨灾保险制度尚不完善,灾后补偿十分有限。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在巨灾保险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政企联手、商业与市场运作及企业承保后政府再保险等多种运作模式。我国应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尽快建立健全我国巨灾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9.
国外巨灾保险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而保险在国家减灾救助体系中的地位过低。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的巨灾保险体系应是多层、政策性、低标准和部分强制性的,巨灾保险的经营必须有多元化的风险分散途径。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是我国主要沿海省份,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台风,洪涝灾害,给福建省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政府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灾后重建。巨灾保险作为一种可以弥补巨灾风险所致损失的有效机制,对福建省经济发展具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福建省所面临的主要巨灾风险及损失情况,总结福建省巨灾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然后,分析美国巨灾保险的做法。最后,文章根据福建省的实际情况,结合美国巨灾保险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郑波 《时代金融》2013,(18):146+150
我国遭受自然灾害频繁且严重,每年造成的损失给我国的财政和保险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如何更好地选择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制度并发挥补偿机制的作用是我国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比较了几种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制度,并从政府和农业保险经营者的角度探讨了风险分散制度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农业遭受的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灾害种类多样,受灾范围广泛,其中带来的损失十分严重的灾害主要是地震、洪水、台风这三类巨灾.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农业巨灾损失补偿机制,通过建立农业巨灾保险体系箭在弦上.农业巨灾保险对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维持国家经济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农业巨灾保险还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立法不完善,政府财政补贴不足,保险市场与再保险市场不完善等问题.本文认为我国可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中国农业巨灾保险模式,同时可以加强立法,增加政府财政支持,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研究农业巨灾保险资本产品,促使农业巨灾再保险市场的大力发展,这样可以促进农业巨灾保险在我国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近年巨灾频发,巨灾风险成为影响并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分析借鉴国外三大巨灾保险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巨灾保险模式选择及具体实施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汶川地震,损失巨大,而我国的保险行业并未承担起足够的帮助国家和人民分先灾害损失的责任,这主要是由我国巨灾风险损失的保险补偿机制还不完善,因此建立我国的巨灾保险机制已经刻不容缓。首先介绍巨灾损失的多维补偿机制,然后归纳总结发达国家巨灾风险损失的保险补偿机制,最后构建我国巨灾风险损失的保险补偿机制,完善我国保险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5.
谢盈 《中国外资》2014,(4):231-232
本文从巨灾风险情况介绍、以及从中国实际应对巨灾风险的情况着手,认为开展政府参与的巨灾风险商业保险势在必行。在中国推广巨灾风险保险,将对促进社会稳定、减少财政支出、提高救灾能力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巨灾保险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必须吸取巨灾保险开展较早国家的先进经验,同时也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运作模式,要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博采众家之长。本文根据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灾害管理的实际情况,将我国分三类区域,分别采用政府主导、政府再保险以及商业保险的巨灾保险模式,并提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相对巨灾带来的高昂损失,政府补贴、社会救济等单纯的救济手段显得势单力薄,巨灾风险分散能力明显不足。故而,妥善建立好巨灾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保险、地震保险、洪水保险三方面对我国巨灾保险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我国巨灾保险发展进程中的问题。结合有关巨灾种类,基于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提出建设带有国家标签的巨灾保险体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变得越来越富裕了,而巨灾风险的发生频率也在不断增强,人们面临着严峻的巨灾威胁。据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统计,2014年全球自然灾害共发生980起,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100亿美元,损失严重。其中保险公司的赔付高达310亿美元,占经济损失的28%,但是我国的保险赔付在巨灾损失中占比不到1%。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巨灾保险严重稀缺,而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主要以社会捐助和财政救助为主,因此给我国财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满足人们的保障需求,故我国需设立专门的巨灾保险体系。然而巨灾保险制度的有效构建与立法实践在巨灾保险的设立过程中是最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寇日明 《新疆金融》2010,(10):53-57
<正>近二十年来,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频发。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因灾所致经济损失数额持续攀升。人类社会对巨灾风险防范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且愈加迫切。对此,全球保险业通过提高保险深度,增加保险密度,加大保险产品创新力度,在巨灾风险防范领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通过发行巨灾债券,将巨灾风险在资本市场上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损失大的国家。对巨灾保险需求很大,但是由于巨灾的特性,给保险公司带来的风险极大,因此对巨灾再保险有很大需求。通过建立资产、负债和利率模型,根据我国洪水、暴雨损失程度和频率拟合关系式,采用蒙特卡罗模拟分别计算有无违约风险和发行巨灾债券的巨灾再保险费率。通过计算结果看出,发行巨灾债券能够降低违约风险,提高巨灾再保险费率,增加巨灾再保险合同的价值。同时,还考虑了资产负债比、免赔额、债券价值与负债占比对巨灾再保险费率的影响并得到合理结果。本文根据我国洪水、暴雨实际发生情况,从资产负债管理视角研究巨灾再保险定价问题,对于开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巨灾再保险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常有两种方式建立巨灾保险基金,一种方式是为每一种巨灾风险建立单独基金,另一种方式是为所有的巨灾风险建立一个联合基金。本文在构建巨灾保险基金规模函数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比较了两种方式的基金规模,通过理论推导发现巨灾保险基金规模随着风险容忍度的降低而增加,在风险容忍度相同时,联合巨灾保险基金的规模不大于分别建立巨灾保险基金的规模之和。本文选取地震和洪水这两种巨灾风险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证发现,对于我国财产保险业而言,在巨灾保险基金成立初期,巨灾承保比例为40%时对应的巨灾保险基金规模为289.22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