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保险》2021,(3):16-18
近年来,在上海银保监局的指导下,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不断丰富反欺诈工作合作体系,积极创新反欺诈手段,有力地推进了反欺诈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有效地维护了保险行业和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一、运用大数据助力反欺诈工作(一)行业协会与保险公司积极行动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反欺诈中心(以下简称"反欺诈中心")根据上海银保监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运用大数据开展反保险欺诈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欧美保险反欺诈机制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虹 《西南金融》2007,(11):50-51
欧洲和美国的保险反欺诈机制各具特色,都在保险反欺诈工作中发挥了独特功效。通过对欧洲和美国保险反欺诈机制的介绍,了解欧美各自在反欺诈方面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情况,对于我国保险反欺诈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保险信息化进程中的反欺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欺诈的本质是一种恶意的、不诚信的行为,是保险公司实现稳健经营、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风险。尽管保险欺诈不能完全杜绝,但通过适当的手段是可以加以控制的。开发保险反欺诈管理系统,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对保险欺诈的识别、评估,通过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辅助反欺诈管理部门进行侦测、反制保险欺诈,是进行保险反欺诈管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一、人身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内部审计概况(一)分支机构内部审计总体情况与自身发展状况相关一是从老三家公司情况看,其因从事保险经营时间较长,业务发展比较平稳,分支机构数量较多、分支机构经营也基本比较稳定,对内部监督的要求比较高,二级机构  相似文献   

5.
卫新江 《中国保险》2006,(11):64-6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险欺诈形态日益多样化、隐蔽性更强,识别保险欺诈也变得更加困难,在这种背景下仅凭保险公司自身的力量,已经难以有效防范保险欺诈,这就需要加强保险公司与外部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把保险公司内部的调查力量和外部机构的调查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开展联合调查,共同打击保险欺诈。保险公司与外部机构互动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设立重大欺诈案件的报告制度、建立信息联网制度、多部门联合调查、建立社区性的防范欺诈组织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剧和活跃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跨国保险公司的不断增多,保险欺诈活动开始受到全球关注。吉林保监局通过对吉林省保险市场的深入调研,结合IAIS(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欺诈类型的比对,力求探寻欺诈行为产生的原因,研究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台湾保险业反欺诈工作情况、保险业资金运用政策与现状、金融业综合经营与金控公司的发展、保险行业组织的发展与作用等重要问题的考察,借鉴台湾保险业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应建立两岸保险反欺诈合作机制,在大陆逐步建立行业性保险犯罪信息数据库,进一步发挥行业组织在反保险欺诈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反保险欺诈国际交流,稳步推进费率市...  相似文献   

8.
2016年12月,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保险公司合规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保险公司合规管理体系和工作职责,对保险公司的合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行业合规管理的新形势,立足公司发展实际,对保险公司合规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对保险分支机构合规管控的措施建议,旨在对保险公司更好地开展合规管理工作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健康险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健康险欺诈的存在阻碍保险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使用动态演化博弈的方法,构建了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的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模式和人工智能模式调查成本之差越大,使用人工智能成本越低,保险公司越倾向于使用人工智能。使用人工智能提高健康险欺诈的伪造成本,并对健康险欺诈现象进行相应惩罚,能有效防范健康险欺诈现象。进一步,本文发现提高人工智能的技术红利,既能促进保险公司使用人工智能,又能减少健康险欺诈现象。  相似文献   

10.
保险欺诈防范方法之二:实地调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地调查法是保险公司用来防范保险欺诈的一种很重要的日常性工作方法。从理论上讲,如果保险公司有能力对每一起保险事故进行实地调查的话,那么保险欺诈就可以被消灭。在实践中保险经营的经济合理原则要求保险公司只能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十分有限的赔案调查中去。实地调查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什么样子的案件才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以车险为例,美国的保险公司通常只对下列案件进行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11.
徐李敏 《中国外资》2012,(13):89-90
<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保险公司迅速发展壮大,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内外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与保险业竞争的日益剧烈,对保险公司如何建立绩效评估体系,提高经营绩效,如何实现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型增长的研究也成为了热点问题。虽然在公司整体经营层面的绩效评价已很有很多讨论和研究,但对分支机构层面似乎还是以规模为主导的KPI体系并不能有效地推动战略目标落地,正确评价分支机构绩效上仍然是捆扰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层的一大问题。本文在现有一系列绩效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易于操作和管理,并兼具一定平衡性的分支机构财务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产业带动了汽车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为汽车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但是,大量的“车险骗赔”案件已成为保险公司车险业务赔付率高企、经营亏损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机动车辆保险骗赔案件呈现职业化、团伙化、产业化的趋向,保险公司亟须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保险反欺诈工作。  相似文献   

13.
《保险研究》2011,(8):I0033-I0033
近日,为加强和完善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福建保监局出台了《福建省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监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相似文献   

14.
因为投保人法制观念淡薄,保险人缺乏必要的内控机制等原因使得企业财产保险欺诈案件常有发生。企业财产保险欺诈手段越来越专业化,保险公司迫切需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提高业务人员综合素质,防止内外勾结,建立完善的反欺诈体系以促进企业财产保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欺诈后续处置是指银行针对外部欺诈所采取的事件分析与追踪、风险防控与化解等系列处理措施,是反欺诈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从面上打击、震慑欺诈犯罪的有效手段。因此,各级管理者都应重视并持续强化此项工作。本文简要分析当前商业银行反欺诈后续处置的现状,针对存在的主要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内部数据查询是保险公司防范欺诈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主要是依托公司的业务查询系统进行数据配对查询,以识别和发现保险欺诈。具有反欺诈功能的公司业务查询系统可以设计成公司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的一部分或者单独设立,但不管怎样该查询系统的正常运转需要公司综合义务处理系统的支持。这种支持主要的数据方面的,要保证可能与欺诈有关的各类业务信息能够及时地(最好是同步地)向业务查询系统集中,只有满足这样的技术要求,业务查询系统才能真正发挥识别和发现保险欺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夏克清 《时代金融》2013,(27):69-70
目前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在管理上存在较多问题,使公司经营面临一定风险,因此,加强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COSO框架为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本文以COSO框架的八个构成要素为基础,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实施全面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在构建风险管理框架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时代金融》2019,(6):169-170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作为保险公司经营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险公司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保险分支机构在各个区域市场的竞争,所以提高保险分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当前保险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将在保险分支机构战略管理含义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的经营理念,构建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促进各项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以此来提高保险分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建立反欺诈特别调查机构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立特别调查机构(SIU:Special Investigation Unit)是发达国家保险公司反击保险欺诈的普遍做法。截至到2003年8月,美国50个州中就有47个州要求保险公司就有关保险欺诈事项向保险监管部门(州保险部)报告,11个州通过了要求在保险公司设立特别调查机构的立法,迄今美国三分之二以上的保险公司和几乎所有的大型保险公司都设立了特别调查机构,专门用于反击保险欺诈。在我国,只有中国人保财险深圳分公司设有类似的调查机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风险识别与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主要承担的是业务发展、销售渠道的建立与维护、核保核赔、客户服务以及品牌建设等职能,其风险存在形式与其决策、业务、财务、法律行为、监督控制有着密切关联。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必须借助风险调查、风险描述、风险初评、符合性测试和综合评估等方法推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状况的持续改善,而对于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风险识别与评估的不足则必须通过建立风险监管理念、完善风险管理框架和落实风险管理责任来予以纠正和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