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作为介于纯市场和纯层级组织之间的中间性体制组织,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出发,揭示出内蒙古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内蒙古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措施,为内蒙古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经济区域简单地可看成是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地区.资源型产业是以自然资源为劳动对象的经济部门,包括农业、林业、渔业、采矿业等.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基本经济特征是:在产业体系中,资源型产业属于支柱产市场化:  相似文献   

3.
周惠 《北方经济》2011,(20):28-29
本文通过对资源型产业内涵的界定,重点分析内蒙古矿产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征以及矿产资源型产业对内蒙古经济的贡献程度。矿产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对不仅仅表面上提高了工业经济的增长,更多的是带动了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这些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对内蒙古未来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化创意产业在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转型升级中所发挥的引擎性作用日益凸显,这对于首都资源大区的房山而言更是意义更大。众所周知,过去的房山曾有“建材之乡、煤炭之乡”的称号,低端资源型产业是赖以发展的“主业”,坚决关闭煤矿和非煤矿山后,多年形成的资源型产业链条尽数瓦解,各类遗留问题一起涌现,  相似文献   

5.
"荷兰病"是泛指自然资源富集区经过开发,资源型产业快速扩张,其他产业发展受到阻抑的经济现象,它对区域经济发展可能产生长期影响.陕西属矿产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富集区,是我国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具有资源优势,资源型产业一直都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对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过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问题,要想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破坏的矛盾,资源型产业必须进行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了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抓住了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实现了国民经济近半个世纪的高速增长。作为一种与高科技产业共生的社会现象和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新型产业组织形式,产业园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最重要的创举。研究、借鉴这些知名产业园区的成功运营模式,对于推进我国产业园区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大有裨益。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的对比分析,认为产业园区不能固守单一的运营模式,应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情况、政府需求、园区发展阶段进行调整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梁小萌 《南方经济》2005,(11):71-73
区域产业发展过程包括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与全国整体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等,在这些发展过程中充满着无数的不确定性和多种可能性,也因此隐含着冲突和风险。本文探讨怎样及时消除区域产业发展的风险隐患,促进全国整体产业的合理、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全球价值链与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特区经济》2008,(7):197-198
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使产品的价值创造环节分散于不同国家和地区,这无疑为发展中国家嵌入全球价值创造环节,提高生产和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带来了机遇。本文将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纳入全球产业链的范畴,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研究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的升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华东经济管理》2011,(12):170-F0003
我刊的“本期视点”栏目以当前的热点话题为契机进行组稿,2012年将开设以下专题: 1.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经验、主体功能区、区域协作与竞争问题、资源型地区转型、城市信息化、地方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对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产业集群化的趋势已引起各级地方政府和业界的关注,我市所辖区县已涌现出一批产业集群,特别是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各工业园区内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创新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和产业创新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对天津市区域经济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它指的是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具体表现是在一个适当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中间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从而显著地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推动实现产业集群式发展是北京工业今后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13.
王瑛 《特区经济》2005,(5):338-340
产业集聚是产业演化发展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具体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和科研中心等机构,高度地密集在一起。从本质上说,产业集聚是一种高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遵循着经济系统的自增强机制,具有很高的成长性和竞争优势。国内有代表性的产业集聚如珠三角外向型工业集聚,浙江轻工业集聚和北京中关村高科技产业集聚等,在长期的发展中获得了成功并保持了竞争力,推动了区域和国家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4.
李延晨 《中国经贸》2014,(4):115-116
针对威海渔具产业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结合所获取的实际信息,从这两个方面描述并分析了阻碍威海渔具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然后针对这些关键点提出并详细阐述了开发垂钓运动文化和建立区域创新机制这两个意见。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辽宁经济》2005,(11):11-11
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是在特定区域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通过专业化协作和分享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来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相关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布局形成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作为现代产业组织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17.
林佳丽  陆宝霞 《特区经济》2013,(12):167-168
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地区性乃至全球性的生态平衡破坏。广东佛山南庄是个典型的从高污染的陶瓷产业通过区域规划和产业优化实现产业转型的例子。本文期望通过解析该陶瓷专业镇产业转型历程以及转型取得的主要成效,总结其产业转型的主要经验,为其他中国城市的产业转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资源型地区依托资源开发能轻松实现经济起飞,但必须及时跳出"工业的栅栏"谋求经济转型升级。铝资源地区——广西百色"以资源换产业"之路在宏观调控和市场环境双重压力下,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开始凸显,因此,必须跳出"工业至尚"思维,打破"一铝独大"格局,大力发展具有潜力和优势的新产业。对百色而言,休闲产业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和大有可为的领域。发展休闲产业,要突破传统,创新产业发展理念、创新产业发展布局、创新产业发展环境、创新产业技术、创新产业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9.
宁夏羊绒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瑛 《改革与战略》2009,25(4):148-151
实践证明,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举措之一。羊绒产业属宁夏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已初步形成了同心、灵武两个特色产业集群,但上述产业集群尚未产生应有的产业辐射力,还需从加强群内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构建完善的产业网络体系、培育龙头企业、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着手,进一步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抓住全球IT产业大迁移的时机,通过分析影响IT产业投资环境的主导因素,评价长江三角洲区域的IT产业投资环境,给出长江三角洲优化IT产业投资环境,构建区域优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