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债转股是指在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原有不良资产的基础上,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现债权转股权.债权转股权是把原来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  相似文献   

2.
靳惠 《市场研究》2004,(11):25-26
债转股是在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原有不良资产的基础上,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债权转股权,依法将其享有的债权转换成对企业的股本投资,变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变原来的还本付息为按股分红。  相似文献   

3.
债权转股权     
债权转股权是指把原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被控股的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际上成为企业阶段性持股的股东,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公司重大事务的决策,但不参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在企业经济状况转好以后,可通过上市、转让或企业回购形式回收这笔资金。我国“债权转股权”政策的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化解金融风险,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它的具体实施是,在国家组建金融资产公司,依法处置银行原有不…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债转股是指通过国家财政拨付的资金和其他渠道融通的资金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实行债权转股权,把原来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关系,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最终目的是要将股权转让出售并收回资金。虽然债转股在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 国有企业债转股是指通过国家财政拨付的资金和其他渠道融通的资金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实行债权转股权,把原来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关系,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最终目的是要将股权转让出售并  相似文献   

6.
林骏 《商业会计》2001,(10):11-12
债 转股是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 ,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资产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由原来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的持股与被持股、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 ,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债转股对国企脱困和银行改善经营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也应看到 ,在目前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国有银行的商业化程度不够高、配套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的环境下 ,债转股的正面作用将大打折扣 ,负面效应将日渐突出。笔者认为 ,债转股可能带来如下问题与风险。  一、不利于企业机制的转换对于债转…  相似文献   

7.
“债转股”实际上是政府、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企业之间一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其基本思路是 :将企业所负担的银行债务转化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持股 ,即将企业对银行的债务转化为国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金。它不是将企业的债务一笔勾销 ,而是将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 ,是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成为企业阶段性持股的股东 ,依法行使股东权利 ,参与公司重大事务的决策 ,但不干预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待企业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8.
关于债转股问题的全面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债转股,是指以商业银行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债权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由此,原来的银企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持股关系,还本付息转为按股分红。在操作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各成立一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把不良资产剥离出去,分别转交给本行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1999年国务院批准《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的若干意见方案》后,债转股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把在部分重点国有企业中实行债转股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 所谓“债转股”就是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本文拟就债转股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债转股及其运作程序 债转股,即债权转股权,简单说,就是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简称AMC)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转为AMC对企业的股权。其实质是变原有的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为AMC对企业的持股、控股关系;变原来的还本付息为按股分红。 实施债转股后,对于企业来说,原来的债务转成了投资(股权),企业降低了负债率,减轻了财务负担,而且,AMC作为企业的新股东,可以依法行使股东权力──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从而促使企业重新恢复生机和活力,实现扭亏增盈。对于商业银行来…  相似文献   

11.
债 转股是把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关系 ,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债转股对资产负债率很高的国有企业来说 ,是一种债务重组的有效手段。具体目标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 化解金融风险 ,提高不良金融资产的回收率 ;2 推动国有企业的解困进程 ;3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强化企业治理结构 ;4 促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然而 ,在化解金融风险、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的今天 ,人们理性认识债转股至关重要。我们在注意到债转股对银行、国企和资产公司带来一定影响的同时 ,还要透过表层 ,从…  相似文献   

12.
我 国“债权转股权”政策的实施 ,是国家为化解金融风险 ,减轻企业负担 ,促进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它的具体实施是 ,在国家组建金融资产公司 ,依法处置银行原有不良资产的基础上 ,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 ,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债权转股权。笔者现对实施债转股中遇到的如下问题谈点个人意见。一、债权与股权如何折算在债权转化为股权的操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债权折算成股权的折算比例问题。这个问题对于一些上市公司来说 ,折算比例的确定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债务负担较重的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通常较差 ,甚…  相似文献   

13.
一、国有企业债转股的进展与作用(一)目前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总体进展情况自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部分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以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若干问题的意见》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的有关规定,2000年6月,经各有关商业银行、开发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资产公司)确认,同意对原国家经贸委推荐的580户企业实施债转股,转股额度4050亿元。据初步统计,截至2005年6月份,在580户推荐企业中,协议和方案未经国务院批准同意,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企业取得一致意见不再实施债转股的企业有1…  相似文献   

14.
周铭  王锋 《价格月刊》2005,(12):90-91
债转股是债权转为股权的简称,即按照一定的方法。将债权与债务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股东与接受投资企业之间的持股与被持股关系过程。债转股是推进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银行资产质量重大决策,是一项既有利于国有企业扭亏解困,又有利于银行化解风险的双赢战略举措。本文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方法建立了一个债转股的信号博弈模型,导出其合并和分开完全均衡,分析了企业的所有者和其债权人的互动行为效应。  相似文献   

15.
债转股是指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国有商业银行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实现债权转为股权。本文构造了资产管理公司与债转股企业的两个博弈模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信号传递博弈模型,进行了均衡分析,以此来诠释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在债转股运作中的内在机理,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债转股”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目前已成为我国经济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所谓“债转股”,是债务重组的一种方式,顾名思义是银行将对企业的债权转换为(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在我国,债转股具体指的是在国有商业银行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债权转股权(以下简称“债转股”)工作,推进债转股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盘活不良金融资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规范实施债转股企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有关单位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相似文献   

18.
李淑铮 《商业会计》2023,(16):63-70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高度集中等问题,控股股东掌握着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权。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这一行为,其背后动机的不同对企业费用粘性产生的影响也会存在差异。文章以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费用粘性的关系,以及在不同质押资金投向下两者关系的差异性。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比例与企业费用粘性呈线性负相关,说明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产生的市值管理动机要大于其掏空动机。且这一关系在控股股东将质押资金投向被质押企业时更加明显。文章的研究从控股股东行为的视角解释了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对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以及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以200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具有正相关关系,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债转股是债务重组的一种方式 ,是银行将对企业的债权转换为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 ,是一种从西方引进的特殊金融管理工具。在我国的特有市场经济环境下 ,实施债转股必然存在诸多困难 ,必须进行风险防范 ,应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为债转股创造良好条件 ,并防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职能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