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当今中国市场,产品严重同质化使企业遭受前所未有的成长瓶颈。低关注、低参与的购买行为导致传播信息的方式由理性诉求转向感性诉求,但是感性诉求可能会因各种原因产生歧义,引发未预料到的情感,从而降低企业的整合营销传播效果。本文从李宁奥运开幕式点火引出李宁的广告诉求分析,提出感性诉求应引发消费者共鸣,并在此基础上,对李宁品牌利用此次事件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产品属性、消费结果和个人价值。方法——目的链将这三种因素连接起来,指出了消费者购买或使用某一产品和品牌时所追求的基本目的,反映了消费者怎样将产品的属性与自我观念的重要方面联系,本文以李宁品牌为例,分析了不同时期消费者购买李宁品牌的方法-目的链,以期通过本文为营销人员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产品属性、消费结果和个人价值。方法——目的链将这三种因素连接起来,指出了消费者购买或使用某一产品和品牌时所追求的基本目的,反映了消费者怎样将产品的属性与自我观念的重要方面联系,本文以李宁品牌为例,分析了不同时期消费者购买李宁品牌的方法-目的链,以期通过本文为营销人员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品牌热点     
《国际广告》2011,(3):44-45
李宁在美试水电子商务 李宁有限公司计划与美国当地一家咨询公司共同出资发展电子商务,以扩展李宁品牌的美国市场。据悉,目前李宁在美仅有一家自营实体店,此次试推电子商务被猜测是为扩张节约成本。不过按照李宁的计划,实体店面的建设会同步展开,同时亦希望通过与当地公司的合作,使李宁的产品更能贴近美国消费者和美国文化。  相似文献   

5.
张翩翩 《商》2013,(9):68-68
随着消费者行为的不断变化,对产品的质量,外观等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李宁缺乏产品专注和品牌定位的劣势大大的凸显了出来,这使得李宁缺乏竞争优势,消费者不愿选择这个品牌,造成了利润的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李宁"作为国内体育品牌一线产品一直在市场销售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并保持多年的市场占有额持续增加,随着消费者对于健身意识的增加和消费理念的转变,"李宁"品牌在国内一二三线城市的市场销售和运营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结合目前市场需求状况,谈谈对李宁品牌在江西地区的销售和对营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从当初跟随阿迪、耐克的小品牌,到成为国际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世界品牌,李宁公司用其独特的营销策略演绎了中国民族企业飞跃的神话。在产品自身方面,李宁公司的运动鞋质量上乘且注重细节的设计。在营销策略上,运动明星的代言,提升了产品的国际声誉。赞助体育赛事和网络营销,加深了消费者对于李宁的印象。李宁以奥运为契机,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收益。在公益事业中,李宁公司诠释了对社会的担当。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运动鞋品牌的体育营销做了剖析,还针对其现实存在的弊端及发展方向提出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8.
文化共鸣是企业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基于文化而产生相同的思想感情,促进消费者认同企业及其产品或服务,是文化营销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商务周刊》:您本人平时穿李宁的哪些产品?作为一位特殊的消费者,您个人有什么使用体验?张志勇:"李宁"的衣服、鞋子、背包等等,几乎大部分类别的产品我都用过。我更多是把自己当成一  相似文献   

10.
简曰 《国际广告》2009,(8):26-27
2009年6月15、16日两天,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奥林匹克运动中心的一个loft酒吧里,李宁公司国际市场团队召开了它首次在海外举办的国际市场订货会——“李宁2010年春夏欧洲产品订货会”。这次订货会,打破了以往将国内市场的产品直接销往欧洲的传统做法,推出了专为欧洲消费者设计的“天地人”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11.
李宁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佼佼者,但在全球化与专业化的压力下,李宁品牌营销步入发展的关口,品牌定位不清,消费者认知模糊,都成为李宁品牌营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李宁品牌营销现状入手,分析其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改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鲁菲 《光彩》2011,(3):18-19
被高端品牌定位扭曲的"李宁",在海外与本土品牌的夹击下腹背受敌事与愿违,李宁有限公司期待的20岁华丽嬗变却是一次滑铁卢。李宁公司在年前结束的订货会上公布,按照批发出货量计算,李宁产品2011  相似文献   

13.
做品牌推广20多年时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要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任何产品、品牌、营销都要以消费者为核心。作为跨国公司的本土管理者,我很庆幸自己与本土的消费者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在与消费者沟通的时候更容易激发共鸣,从而更能深刻洞察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正借力大数据技术和数据化管理,李宁加速向"产品+服务"业务模式进行转型。李宁公司执行副主席兼CEO金珍君,曾这样总结体育用品行业的"生意经":品牌商凭借所拥有的明星、赛场、赛事资源,吸引支持、热爱体育运动的消费者,再以优质产品实现销售。其中,优质的体育赞助资源具有特殊的战略价值,品牌方只有凭借规模、影响力、财力等获取稀缺的赞助资源,才能进行品牌运作,实现企业扩张。在行业扛起"变革"大旗的李宁公司,希望未来生意做得更加"精致":准确预测销售、精准送达消费者、提供定制化服务……为推动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李宁正热情拥抱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  相似文献   

15.
李宁这位体操王子已经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了,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体育品牌却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中国乃至世界消费者的视野中。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今年在全国范围内新开了约700家品牌专卖店,这种被称为“李宁第四代品牌店”的专卖店,配合“一切皆有可能”的口号为中心布置,让消费者能够感受到更有感染力的李宁。李宁公司原有的店面中也有400家左右完成了改造。这样,上千家第四代李宁品牌店和近3000家第三代店,成为李宁牌面对消费者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相似文献   

16.
根据李宁公司选择的不同目标市场,其市场定位可以是:在以价格划分的中端细分市场上"通吃"。根据李宁公司现有消费群体的特征,市场定位可以是价格适中、亲和的带休闲感的运动装备。针对年龄跨度比较大的中等城市大众化消费者,生产中等价位产品,突出质量价格比优良的特点,产品线可以比较长,以满足不同年龄和风格要求的消费者需求。立足中档市场,逐渐向中高档市场转移,并退出低价市场。  相似文献   

17.
李宁公司创办于1990年,李宁公司从品牌多元化发展策略转为国际化发展策略,致力跻身于国际市场。但是,由于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品牌的实力压制,导致李宁无法快速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国内市场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国内头把交椅也被中国安踏占领。因此,本文从产品本身的发展、多品牌发展策略等方面提出李宁公司发展策略的建议与优化,打造精准化营销。  相似文献   

18.
论广告的触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是一种功利性商业行为,但它却是通过人文性的精神共鸣获取成效。本文探讨了广告作为产品卖点性能的宣扬武器,需要和消费者沟通,找至《共鸣和触点。通过成功的案例,揭示找到广告的触点是产品成功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体育用品业经过黄金20年的发展,受到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现在已进入了调整洗牌期。李宁公司作为曾经的本土第一体育用品公司,却面临近三年连续亏损的困境。本文首先对李宁公司的经营现状进行总结,其次运用PEST分析方法分析李宁公司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的外部困境,再从市场营销、渠道拓展、产品生产方面归纳总结出李宁公司面临的内部困境。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就李宁公司如何应对当前困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宁品牌价值的飞速增长与赞助体育事业不无关系,“推动中国体育事业,让运动改变我们的生活”是李宁公司成立的初衷,也是李宁产品的专业化属性与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