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飞 《经济论坛》2004,(11):101-102
从1983年开始发行公司债券至今,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取得一定成就。但相对于国债、金融债券、股票市场而言,公司债券市场则十分滞后。主要表现为公司债券市场规模小、流动性差。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股票市场相比债券市场而言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这与国际资本市场上债权融资的规模规定远远大于股权融资的规模截然相反,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入驻国内,在中国债权市场上发行公司债券成为其经营发展的必然选择,可以预见中国的资本市场结构越来越接近国际水平,这也预示着中国的债券市场特别是公司债券的加速发展,而作为国内企业领军人物的上市公司可以率先尝试发行公司债券以确立自己在债券市场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公司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关系着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否.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存在着发行规模小、交易不活跃、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表现出欠发展和不成熟.主要原因是发债主体的限制、政策的限制、流通市场的发展缓慢、缺乏诚信基础等.建议完善市场利率基准,完善信用评级,鼓励品种创新,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公司债券流动性,积极推进立法,完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4.
运用事件研究法考察了我国公司债券融资公告的股价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公司债券融资公告不存在显著的股价效应;公司债券融资公告的股价效应与税盾、债券风险、债务比率、自由现金流等因素显著相关,与债券期限、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机会、相对发行规模、利率水平、宏观经济景气度和股市表现不相关。  相似文献   

5.
邵国良 《广东经济》2004,(5):30-30,29
目前对于一个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来说,想要解决规模扩张的资金瓶颈,大致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从银行间接融资,但实践中民营企业很难同国有企业一样从银行得到贷款;另一条路是直接融资。因为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是有限责任公司,而目前非国有的有限责任公司是不能发行公司债券的,发行公司债券这一渠道几乎完全被堵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有限公司的民营企业虽然可以发行公司债券,理论上还可以申请发行股票,但自然人发起设立的股份公司在目  相似文献   

6.
随着证监会颁布公司债券发行的试点办法,一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重股权融资、轻债权融资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善。公司债券发行的启动,为我国发展多层次的资本融资市场,缓解当前资金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为一批质地优良、负债率低的公司开辟了新的筹资渠道。要逐步放松对公司债券发行主体的限制,有效发挥中介机构作用,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制度,定位机构投资者,鼓励债券品种创新,才能促进公司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作为未来无担保公司债券的投资主体,商业银行应积极参与公司债券发行方案的创新设计,这有利于提高公司债券信用增级,促进流动性,进而获取更高的收益补偿;接着借鉴韩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说明随着市场限制条件的放宽和机构投资者的积极参与,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相似文献   

8.
论公司债券的信用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债券与信用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公司债券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发行公司债券作为一种信用交易行为、公司债券市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必不可少的市场方式,都与社会信用密切相关,公司债券处处体现着培养信用、促进信用的功能。并且,从另一个方面讲,没有社会信用的支持,也就不会存在公司债券。笔者认为,公司债券的信用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公司债券的发展有助于培养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和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特点的信用理念;(2)公司债券的发展需要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来支持,进而促进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3)公司债…  相似文献   

9.
由于公司债券市场不发达、审批制管理以及公司债券市场的债券发行人信用背景复杂,中国债券市场中现有的公司债券既简单又复杂。如何实现政府主导下的公司债券的市场化发展,政府的有效管制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公司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债券的发展在增加公司资金来源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公司资本结构,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我国公司债券的市场发展是滞后的,无论是发行市场还是交易市场都还很不成熟,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1.
卢春  杨永学 《经济视角》2003,(12):51-52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实施办法》发布实行以来,已有许多的上市公司宣布了可转换债券发行计划并获得了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作为继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之后的重要金融品种,上市公司可转债正逐渐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可转换债券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对公司融资的影响 可转换公司债券为上市公司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能够使上市  相似文献   

12.
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文章针对公司债券在企业盈利能力中的影响,通过对样本企业在2006年~2009年四年间公司债券发行额度、年末资产、融资成本利润率及企业净利润进行分析,发现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能够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发行公司债券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但由于公司债券自身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其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谷新辉 《当代经济》2005,(12):59-60
公司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债券的发展在增加公司资金来源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公司资本结构,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我国公司债券的市场发展是滞后的,无论是发行市场还是交易市场都还很不成熟,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吴其伦 《财富时代》2023,(11):26-28
<正>民企债券融资迎来新突破。今年9月11日,吉利控股在上交所成功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这是首单被纳入公司债券基准做市品种的民企债券。吉利控股本期科创债发行规模为20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3.54%。作为民企债券融资支持机制的首批示范项目之一,本期吉利控股科创债的成功发行,无疑为后续这一机制作用的持续发挥奠定了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5.
谷新辉 《当代经济》2005,(13):59-60
公司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债券的发展在增加公司资金来源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公司资本结构,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我国公司债券的市场发展是滞后的,无论是发行市场还是交易市场都还很不成熟,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由于二级流通市场不活跃,我国公司债券流动性差,变现性弱,增大了投资风险,影响了它在一级市场的发行。提出通过建立做市商制度,来加强公司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加快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建设,从做市商制度的含义、运作模式、意义、介入时机和策略等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勇 《经济世界》2001,(8):27-28
4月 28日,中国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威孚高科当日即发布了关于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董事会公告。随后西宁特钢.东方电子相继披露预计通过可转换公司债券分别筹资4.9亿元和5.5亿元。据悉,目前符合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条件的上市公司已有 80余家。有专家预测,这很可能是新一轮转债热的开端。 一度沉寂的“可转债” 其实,早在 1997年 3月 25日,国务院证监会就发布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当年8月3日“南化转债”正式公开发行.标志着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的正式…  相似文献   

18.
徐耿彬  许娜 《经济师》2011,(1):116-116,118
据《证券法》定义可知,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发行公司依法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文章对2006年-2009年国内相关学者有关可转债发行动机和研究思路进行详细的归纳和总结,希望能够为国内可转债市场的发展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1.扩大公司债券发行,把拓展债券市场作为扩大直接融资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不仅可以推出适应于不同融资需求的债券品种,进一步丰富市场产品,还会强化企业的预算约束和信用观念。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发行债券,公司债券的利率将成为企业向银行借款时协商利率的重要参照指标,客观上为进一步推行银行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条件,还有利于逐步打破银行对资金市场的垄断。为完善市场交易,应结合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债券市场的发展,系统整合市场资源,建立统一互联的证券市  相似文献   

20.
章卫东 《经济评论》2007,143(1):94-100
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配股或者增发新股存在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剥削”,因此,中国上市公司宣告配股或者增发新股时,上市公司的股价会下跌,即公司会出现负的异常回报率,且公司的异常回报率随着配股或者增发新股前非流通股比例的增大而减少;上市公司宣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由于不存在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剥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上市公司市场绩效不会明显的下降,因此,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市场绩效要好于配股和增发新股;只有当非流通股股东看好上市公司时,非流通股股东才会参与配股,配股的市场绩效要好于增发新股;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