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金融体制改革对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周友兰,黄素英1994年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出台的改革措施主要有:人民银行转换职能,成为真正的中央银行;组建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信贷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三个政策性银行,专司政策性金融业务;专业银行要逐步转...  相似文献   

2.
在近20年的发展时间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较好地完成了中央规定的各项支农政策目标,有效履行了政策性金融职能,自身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内生性发展。但是,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农发行未来的职能定位及发展方向,需要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做出有针对性的规划和适应性转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切入点,提出要突出政策性金融职能;强化市场化运作管理;继续深化各项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3.
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力争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朱元木梁1998年,是我国全面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的第一年,是经济、金融改革攻坚的关键一年,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来说,将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深化金融改革、整顿金融...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激励机制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淮 《金融纵横》2007,(9):41-43
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充分发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  相似文献   

5.
高原的呼唤     
《中国金融家》2013,(6):134-135
韩延松,生于1960年4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北京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理事。现供职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宣传部,兼农业发展与金融杂志社摄影记者。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作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始终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农村政策性金融专门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我国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骨干和支柱性作用。本文在研究和分析制约与阻碍农发行发挥支农作用诸多重要因素的基础上,从农发行性质与职能定位、法人治理结构、业务运作体系与机制、国家扶持性政策、政策性金融机构法律法规五个重要方面,就如何加强农发行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的发挥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现实矛盾的探讨乔海曙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的金融组织体系,是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重要战略步骤。设立于1994年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经历四年的运作之后,其设立的重要战略意义、发挥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摩擦与协调杨仲元,周策群把农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分离出来,设立专门的农业政策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这对深化金融改革、强化农业银行的基础地位,均具有重要的、积极的意义。然而这...  相似文献   

9.
欠发达地区农发行改革发展三大瓶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责无旁贷.然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发行在深化改革和职能转型过程中困难重重,面临着三个方面的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10.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摩擦与协调周策群把农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分离出来,设立专门的农业政策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这对深化金融改革、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均具有重要的、积极的意义。然而也不能不看到,...  相似文献   

11.
12.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变革大幅度滞后于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是一个时期以来社会经济体制当中各种矛盾相互交织而造成的必然结果,这一格局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威胁着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因此,当整体经济转型由“增量调整”进入“存量调整”阶段之后,应当均衡布局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我国农村信用社为线索,总结了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三十年的经验教训,分析了一些关键的改革争论,揭示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三十年逻辑,即农村金融改革是以经济需求为导向,对农村金融的认识在争论和改革中进一步深化,并提出了下一步改革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内区域中心城市财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区域财政问题的研究所见成果并不多。但是区域中心城市财政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区域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使区域财政管理和调控职能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要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已有的经验,适合各地特点,不断推进区域中心城市的财政改革,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的财政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近年直接融资和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将国内关于财政收入增长原因的研究成果归纳为"94税改"、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长、经济运行等几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用直接融资数据、企业财务数据和宏观财政数据对直接融资和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我国近年来直接融资对财政收入具有明显的增长效应,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2006、2007以及2008年上半年我国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存在诸多问题:组织不全;支农有限,资金外流严重;服务落后,效率低下;民间借贷受到管制;农业保险"缺位"。这些问题不解决,必将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组织体系;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融业的逐步开放,无论是从农村经济发展上,还是从农村金融机构的自身发展上,都对在功能、期限、利率、额度及信用抵押等各方面具有农村特色的信用卡的产生提出了要求,且农村经济改革、农村经济金融的发展及一般信用卡的运行都为其准备推进创造了条件,本文对有农村特色的信用卡的设计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机制分析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金融发展影响收入分配的传导机制的基础上,选择1978~2009年相关指标对城乡收入差距中金融发展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等指标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但影响效果各有不同。当前,农村金融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努力消除农村金融抑制,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根本要求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于近年的审计实践,根据十一五规划和十七大确定的财税改革目标,提出应处理好转移支付审计与公共财政改革、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依法行政的关系,以综合绩效审计为着力点和落脚点,监督与服务并重,公平与效率兼顾,促进规划、计划与资金管理的结合,促进转移支付政策效益和整体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In response to perceived difficulties with extant lease-accounting standards in operation worldwide, the G4+1 issued a discussion paper which proposes that all leases should be recognized on the balance sheet [ASB (1999). Leases: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approach, discussion paper. London: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Leasing is now on the active agenda of the IASB. A major difficulty faced by standard setters lies in overcoming the preparer/user lobbying imbalance and obtaining ex ante evidence on the likely impact of regulatory reform.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ongoing international debate by conduct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U.K. users and preparers to assess their views on proposals for lease-accounting reform and on the potential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ir adoption. The results, based on 132 responses, indicate that both groups accept that there are deficiencies in the current rules, but they do not agree on the way forward and believe that the proposals would lead to significant economic consequences for key parties. The impact on respondents' views of familiarity with the proposals, level of lease usage, and company size, is also exam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