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的特点,机制与调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金平 《经济地理》1996,16(3):96-101
1 背景与建议中国农村有4.4亿劳动力,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3.3亿人,占75%,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分别占12.4%和12.6%,由于我国人多地少,而从事种植业劳力过多,造成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一般认为,我国目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1.2亿人,这些劳动力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纷纷外出寻找工作,尤其是二、三产业发展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形成了由中西部地区涌向沿海地区和城市的“民工潮”.  相似文献   

2.
农村建筑业既是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又同城市经济改革密切相关。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大批劳力不断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进入集体建筑业。据统计,全国农村建筑队伍的人数已超过800万,占乡镇企业总人数的23%以上。这几百万农村建筑人员的进城,打破了地区封锁、部门割据的局面,为整个建筑业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增添了活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双向作用与分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代中国农村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流动,使我国从几千年相对静态的农业社会系统迅速进入一个动态的工业社会系统,人们习惯养成的思维方式和定势乃至社会的运行管理机制都受到强烈的冲击。从短期看,如何积极疏导“民工潮”;从长期看,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过剩人口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出路,社会运行机制如何与之相适应,这一系列问题将成为九十年代乃至二十一世纪治国安民的一大课题。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双重影响 调查表明,当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总体上看并非“盲流”,如安徽省民工外出有目的地和联系人的约占75%以上,真正自行闯荡江湖的约为20%。因为靠近沿海和苏南发达地区,信息较为灵通便利的缘故,加上省委、省政府关于苏南、苏北对口扶贫的正确决策,我省苏中、苏北自行外出的比例较低,约为10%左右。若全国8000万流动民工中自行外出的比例以安徽省水平推算,而这些自行外出人中又有90%的人能创造机会找到工作,那么无功而返、盲目流动的约为200万人,占全部流动劳动力的2.5%左右。这些无工作着落的,一般多回到原籍地,真正在社会上游荡的人并不多。当然也有极个别的滋事生非,扰乱社会秩序。 大规模的“民工潮”虽然确实带来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没有农民劳动力的流动,一些发达地区和  相似文献   

4.
规范管理--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隐春 《经济论坛》2003,(20):56-57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在所难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同程度的存在是一个历史性的现象,各个年代都有过,不同之处在于,随着情况的变化,其数量是越来越大了。更为重要的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及其与之相应的户籍管理制度、粮油供应体制,以及其他各项制度的严管和阻隔,不可能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而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及各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制度的逐步建立,就产生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改革了农村生产关系,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这样就使大批脱离土地的农民有了外出择业的…  相似文献   

5.
苗萌 《经济论坛》2004,(18):17-19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告的资料显示,2000年河北省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469.91万人,占总人口的7.05%,总人口的老少比为30.93%,年龄中位数为31岁,人口类型已成为老年型。农村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就有411.5万,占农村人口总数的7.25%,随着未来以青壮年为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进一步转移,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将  相似文献   

6.
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吸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立足点和物质基础是发展大农业,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渠道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落实农业发展政策,就地开发,就地利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中小城镇建设;广泛开展劳务输出。  相似文献   

7.
影响、困扰和制约广大农民外出务工创业积极性的因素:思想保守,外出创业意识欠缺;文化素质较低,专业技术欠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组织发动难,转移输出后稳定难,向创业者转变更难;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强,大多数农民的转移输出处于无序状态,导致一些负面事件出现,又反过来影响准备外出农民工的积极性。发展壮大劳务输出产业的建议:(1)加大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观念。(2)健全机构,明确责任,落实经费,建立市、县、乡劳务输出机构,明确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工作条件;要增加投入,妥善解决培训费和相关工作经费;整合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切实加强培训基地管理。(3)建立统一管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信息管理网络,提高劳动力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和规范化管理。(4)坚持发展职业教育与强化劳务培训相结合,提高劳务输出者整体素质,增强就业的适应能力。(5)建立农民工权益维护保障和困难救助体系,稳定输出队伍。  相似文献   

8.
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边际递减与剩余劳动力反梯度转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在中国农村巨大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下,发展乡镇企业被主流观点看成是这种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器”,因为城镇部门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所提供的就业机会是极其有限的。从全国情况来看,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总量中,大约只有12%的劳动力转移到各类城镇部门,而约有88%的劳动力是在农村工业、商业及服务部门实现就业转移的。因此,要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点放在农村乡镇企业发展上(陈吉元,1994)。但是,也有观点认为,农村乡镇企业的“大推进”式扩展已近极限,原有模式的“离土不离乡”对剩余劳动力的容量愈来愈小(陈东琪,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左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农用土地的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大量闲置劳动力流入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收入,但也给城市管理及计划生育带来了问题,由此产生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也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受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多原本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被迫"回家",给劳动力就近转移带来转机.  相似文献   

10.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意义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定溶 《经济论坛》2005,(6):108-109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近年来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民人均收入成正比例,劳动力转移每增加1%,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增长2.28%。我国外出劳动力的年人均收入为2900元,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大约高出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前段时间,有关农民外出打工,承包土地无人耕种以至撂荒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如今,“农业钟点工”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南北农村,似乎“不动声色”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聪明的中国农民们,又在自发地“悄悄”推进中国农村的变革。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靠付出自己的劳动,  相似文献   

12.
<正>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当前、尤其是今后困扰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难题。已往的文献大都从宏观方面进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分析,在微观方面对劳力的配置研究得不够。这一问题不仅是探讨劳动力转移中至关重要的,而且它牵涉到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农家经济劳力配置的一般模式及时间空间特征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1·农村劳动力的相对过剩。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8亿,而且还呈上升趋势。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使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出现了严重的供过于求的现象,劳动力价格下降。2·城乡分治的二元制社会结构仍然存在。该结构的主要支撑是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因此,农民虽然能够进城务工经商,实现了职业上的转换,但是仍然保留着农村户口,仍被排斥在以城市户口为基础的城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之外。3·对农民工歧视的社会观念仍然存在。4·农民工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法律意识淡薄,他…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影响等因素制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转移能力的增强能够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提供,很大程度克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阻力,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稳定程度。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是决定城市化进程快慢与否的主要要素。  相似文献   

15.
劳务输出,亦称劳动力出口,它通过为其他国家服务,而实现劳动力要素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它是促进现代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之一。我国是世界上人力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理应在劳力输出方面有所作为。但就目前来看,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重视的程度上,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均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应加快我国劳务输出的步伐,大力发展我国的劳务输出事业,以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关于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趋向当前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忆成为一个发展趋向,农村土地使用权出现了买方市场。一是从流转形式看,以户间流转的形式较多。据调查,绝大部分地区农村上地流转的形式,以农户之间自发转让使用权为主,主要包括转包、转让、互换、委托、反租、倒包等形式。而土地抵押、折价入股等形式是稀少的。据在一个县抽查的8个村,承包3260亩土地,其中720亩土地发生了流转,占22%,上要是农户之间自发转包、转让等流转形式。二是从流出户情况看,以外出打工户较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往沿海开放地区打工的人数增多。据在沿海一些县农村的调查,一般村组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占总劳力的36%。其中52%的外出打工劳力离土又离乡。从调查的情况看,绝大部分外出打工户都把承包的农田转包出去了,转入土地的大部分是在家务农的老人、小孩和年龄偏大的妇女,他们大约耕种着农村60%的土地。二是从流转收益看,以收入倒挂的较多。农村土地使用权出现买方市场以后,相当一部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出现了倒挂现象,转出土地使用权的农户,不仅不能取得流转收益,柑反大都还要倒找钱。据在这些县农村的调查,转出户需要倒找钱的占整个转出户数的70%,其中56%的转出户要求转入户每由提供200斤小麦,折合人民币140元,其余负担由转出户自己承担,转出户则只要求承包户不荒田就行了,土地的所有承载负担全部由自己承担。现今,各地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大势所趋,急需要示范、引导。有些人忧虑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与国家规定农村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相抵触。事实上,这两方面并不矛盾,是相辅相成的。这说明,农村土地承包30年不变,不意味着土地30年之内由原承包人一包翻底,而是指土地承包期不变,在承包期内农村集体和农民可以依照法律,根据实际情况转移土地使用经营权,以实现地尽其力,人尽其才。只有农民增收致富了,农村经济繁荣了,国家规定农村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才能得到真正落实。相反,那种企图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怕因土地使用流转引起矛盾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土地经营权不放活,想种植养殖的没有地,有地的不想种植养殖,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无异于一句空话,也与国家规定农村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目的背道而驰。二、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表式农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农民群众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反租倒包。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为了发展农业和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由乡或村集体将农民承包的土地“反租”回来,再承包给个人或单位,由接包方向村集体缴纳承包费,同时给转出土地使用权青年度性经济补偿。反租倒包已成为当前各地区农村普遍采用的流转形式。2.土地股份合作制。土地股份合作制,是指把农户的承包地以村组为单位集中起来,并按其数量和质量折股量化到户,承包权化为股权。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与其他物权一样,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现出一种具有交换价值的资本,可以转让、出卖或入股。通过十地股份合作制,可以使经营者获得较为充分的自然资源,进一步调动农户的积极性,有力推进农村土地的适度抛模经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主导产品生产和农业支柱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苏北是全省的重要粮、棉基地,盐城的棉花,淮阴的粮食都分别位居全省第一。苏北还是全省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苏北在全省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苏北非农化、工业化仍然任重道远 苏北农村现今仍处于农业向工业化转换的阶段。农业人口占84%以上。淮阴市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产值40%左右,苏北的农业总产值占全省农业总户值50%。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力65%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是一个严重的任务。 应该看到,苏北崛起为新的商品粮棉基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苏北粮棉长期处于低而不稳的状态。60年代末,淮阴粮食单户一直没超过100公斤,人均占有粮240公斤。徐州农村为淡水走廊,易旱易涝。现在,徐州农村已成为新的商品粮棉基地。盐城棉花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淮阴成为全国第二粮食大市,1978年粮产量为313万吨,1993年达592万吨,增长89%。1994年苏北农业生产总值为407.81亿元,占全省的49%。苏、锡、常仅为146.42亿元,占全省的17.6%。苏北是苏南的2.8倍。农业大发展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大大增强了经济实力。 现在问题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经济发展的方向依然停  相似文献   

18.
一、背景与现状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0 %以上的农业大国 ,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背景之下 ,能否成功地实现转型 ,关键取决于人力资本。随着耕地的进一步减少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等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将持续下去。据调查 ,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中 ,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高于非外出劳动力 ,这无疑使原本人力资本缺乏的农村雪上加霜 ,严重妨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从另一角度来分析 ,随着国有…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外流在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老年人的家庭养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利用深圳市外来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数据,从子女角度分析了中国农村子女外出务工三代家庭中老年人的经济支持.结果显示:首先,农村老年人与其外出务工子女三代家庭的代际支持符合合作群体模型:经济支持主要由子女流向老年父母,最有需要的老年父母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众多老年父母给留守未成年孙子女提供了同住和生活照料帮助,老年父母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支持.其次,外出务工子女的城市化程度并没有影响其提供的经济支持.最后,文章指出了研究结果对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促进剩余劳动力外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欠发达区域农村弱势群体的制度经济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转型期欠发达区域农村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是 :户籍制度的弊端 ;全国统一劳动力大市场难以形成的制度安排 ;财税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现行农业生产组织制度。相应的对策是 :进行制度创新 ,消除弱势群体发展的制度障碍 ;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