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公共权力主体与腐败我们都知道,作为行政体系主体的政府,拥有高度的垄断权。实际上,这种垄断权既是其代表国家实现行政职能所必备的条件,又是其中一些官员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而来谋取私人利益的客观基础。公共权力是以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基  相似文献   

2.
《商》2015,(49)
公共权力腐败是各国政府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为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我国政府也不断加大公共权力的查处及惩罚力度。文章分析了公共权力腐败的行为,并在经济学角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共权力腐败出现的原因,同时针对其原因提出了治理公共权力腐败的相应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了行贿者和政府官员的博弈模型,对我国腐败模式发展演变的经济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改革的进行,市场经济在社会生产中的成分日益增加,但政府行政权力远未退出经济生活,因此寻租空间日益扩大,从而推动腐败模式从个人腐败到团体腐败转变.减少国家行政权力对经济活动不必要的干预,对有些可以由市场解决的问题交由市场解决,可以有效降低腐败的发生率.对于必须由政府进行干预的领域,应该做到限制政府官员行为的随意性,使其无法为寻租人带来利益.  相似文献   

4.
毕晓光 《消费导刊》2009,(3):241-241
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因构成了腐败的动力基础,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公共权力的异化)是造成腐败的体制根源,国有资源产权不明晰构成了腐败的诱致性因素,腐败活动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具有致命的危害。要从根本上遏制腐败,需要防止公共权力的异化,更需要降低公共权力的可租性;建立和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彻底变革、透明行政审批制度,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公共权力的行使原则上不受司法审查,司法对抽象的财政支出行为的规制乏力,由此,造成财政支出行为可诉性较弱的现象。引入司法权规制财政购买性支出执行行为,可以解决其可诉性的缺陷,以使其纳入法治财政的轨道,防止政府滥用财政支出的权力。司法规制财政购买性支出行为的制度进路,除了依仗救济私人经营者利益的直接诉讼机制外,还可考虑创建救济公共消费者利益的间接诉讼机制。可见,建构实现其可诉性的诉讼机制,可以均衡国家、私人经营者和公共消费者之间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6.
蒋菲 《商》2013,(6):161-162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公民权利意识相对提高以及维权意识的高涨,公民权利蕴含着人们对私人权益的追求和渴望。一直以来,许多国内外学者对公民权利的研究拥有独特的见解。特别是中国对于农民这一弱势群体权利与公共权力的关系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这对于我们研究农民权利不受公共权力侵害,保护私人权利,限制公共权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共权力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权力的主要象征,也是国家行使一切职能的根本前提。然而现实中公共权力有时会偏离公共利益的这些价值目标,发生公共权力异化。关于公共权力异化的原因本文认为: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公共权力异化是公共权力实施者的自利本性和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从伦理学的视角看,公共权力实施者和公共组织的角色认知错位使公共权力发生异化;从公共治理的视角看,公民权力意识薄弱和公民社会发展滞后给公共权力异化留下了空间。  相似文献   

8.
对权力的监督是防止权力滥用的有效机制。西方哲学家亨廷顿有句名言:“不受制约的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权力的行使往往导致利益的分配,因此,在公共生活中,对利益的追逐往  相似文献   

9.
周佳宝 《消费导刊》2013,(9):179-179
在我国,大学生选择报考公务员的比例不断增加。在职业选择的考量中,人们大多聚焦于对利益的衡量,特别是权力的影响力以及权力的派生价值。将公务员职业与权力直接相联系,深刻反映出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公共权力私有化问题。必须通过强化监督机制等手段,对官员的权力进行彻底的过滤,改变权力至上、为己谋权的现象,使行政人员摆正个人利益在国家和人民利益中的位置,恰当行使权力,进而确保公共权力为人民群众所享有。  相似文献   

10.
行政权力的腐败危害甚大 ,它破坏国家权力的统一 ,冲击国家制度 ,在社会和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虽然我国组织法、刑法、公务员暂行条例通过规范对行政权力的行使加以限制 ,但还需要强化立法 ,加大对行政权力的控制力度。文章就物质性行政权腐败的特征、危害及其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警察所行使是一项直接涉及到公民的利益的公共权力,一旦警察权力被滥用,就会产生腐败.警察腐败不但会导致执法不公、降低公信力,而且影响社会公正和正义,甚至危害社会稳定.借鉴新加坡遏制和预防警察腐败的成功经验,公安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反腐败工作水平和加强认伍建设,采取理念上进行反思、源头上加强廉洁建设、预防和遏制腐败机制上探索新途径与方法,解决好当前我国警察队伍中存在的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我国应在公共交易规则的指导下,通过信息技术的实施以及公开与保密适时、适度的匹配,从社会系统与技术手段上推动阳光制度的最终实现,并最大限度地制约权力社会、关系社会潜规则盛行的腐败局面,保护公共资源交易以及公权交易,从而促进公有制国家具有实质意义的社会进步和文明.  相似文献   

13.
王静 《中国科技财富》2010,(12):367-367
公共权力的理性认识和合理界定是当前中国政治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合理界定公共权力边界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公共权力的运行机制,完善公共权力制约和监督,是转型期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从本质上说,我们只有理性认识公共权力,合理界定公共权力,孝能有力地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才能有效地将公共权力的行使和人民的意志有效统一起来,确保公共权力在宪法和法律的规范下运行,防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出现滥用权力的现象,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目标才能得到实现。政治领域的腐败最突出的是公共权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14.
张鑫 《商》2015,(1):232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在经济法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所实施的法则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经济法的私人实施和社会实施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的证明经济法的独立性,从而保障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本文对私人侵害和社会侵害进行相关分析,提出集团性公益诉讼是社会实施的更深层论证,以促进经济法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政府采购腐败的机理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腐败是公共权力在民众与国家或官员之间委托代理运行的必然产物。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存在着"纳税人—政府—财政部门—政府采购机构—政府采购官员"这样一条长长的委托代理链,作为初始委托人的纳税人实际上没有行为能力,既不能在政府采购市场决策中签约,也不能从中直接受益,而其他委托代理人则由于利益关联会产生一系列政府采购腐败。政府采购腐败产生的根源主要是制度的缺失,也受非制度因素的影响。政府采购腐败的防范既需要政府采购制度的创新,也需要非制度措施的配合。对政府采购腐败的制度防范,一要完善采购制度,加大寻租成本,降低寻租收益,抑制寻租行为;二要建立政府采购公开制度,增加采购透明度,使政府采购行为各环节在相关法定程序及政府部门和社会的监督下进行;三要加强政府监管制度,健全政府采购招投标竞争机制。对政府采购腐败的非制度防范,一要完善政府采购相关法律体系,对政府采购的使用范围、管理权限、履约责任等政策性和技术性问题进行明确界定;二要加强政府采购人员教育工作,建立政府采购人员资格认证制度;三要努力提高各利益主体的相互监督意识,建立全方位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转型和变革也不断提速,在新形势下,公共权力腐败现象也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公共权力腐败有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原因,我们需要从监督机制、法律制度建设、思想道德引导等方面完善公共权力腐败的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17.
《商》2015,(24)
治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的过程,通过合作和协商,来确立一个共同目标,从而实施对公共社会事务的管理。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以来,就迅速被各国所接受。但是,治理不是万能的,也存在着失效。为了克服治理失效,善治理论应运而生。善治是治理的最佳状态。善治是政府与公民社会通过合作来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它使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达到最佳的结合状态,实质就是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晁金典  商世能 《中国市场》2012,(22):121-122
高校成为腐败的重灾区,衙门化、官本位是主因。高校腐败的后果是"富了方丈,穷了和尚"而不是"富了方丈,穷了庙",其直接后果就是广大教职员工利益受损。高校腐败的实质是权力腐败。高校反腐败离不开法律。应构建权力制约权力、权利制约权力的法律运行机制,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做到阳光反腐才是高校反腐败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腐败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煌  高岩 《商业研究》2007,(11):41-44
与经济活动中的委托-代理关系一样,在公共事务中也客观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监督乏力等弊病,及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导致了公共权力委托-代理的失灵,引发政府官员的腐败。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公共权力应以满足社会公众多元私人利益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在追求公共利益的基础上。该权力应体现权责一体化,要为其存在和行使的合理性辩护,并应受到有效的制约,配置应该遵循间接民主原则和社会分工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