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9月19日,是全国率先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单位——江苏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成立三周年纪念日。作为全国农信社改革试点的先行者、深化改革试点的推进者,江苏省农信社的改革与发展,一直是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在成立新的行业管理体制三年后的今天,江苏省农信社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供各地农信社借鉴?在江苏省联社成立三周年之际,记者踏上了江苏这块农信社改革的热土,专程采访了江苏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晨曦。  相似文献   

2.
近日,云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从九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农信社经营环境,以支持农信社加快改革发展的扶持政策。第一,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农信社改革和促进农信社发展的各项措施,认真清理对农信社的限制性政策,规范对农信社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农信社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很多农信社都面临清收不良贷款的问题。如何重大限度的保全收信社地资产免遭损失,除了各级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之外,广大农信社还要积极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本期我们特邀中央民族大学法学博士臧小丽、北京铸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陈雷、浙江诸暨农村合作银行风险管理科龚庆通过案例分析来对债的保全这一制度进行讨论,也希望对处于困境中的农信社提供一种思路。债的保全制度,是法律赋予债权人制止债务人财产减少的权利以保证债权实现的一种措施,分为代位权和撤销权。代位权:“天上掉馅饼”?  相似文献   

4.
专项中央银行票据是深化农信社改革最重要的资金扶持政策,这项政策合理应用将会促进农信社转换经营机制、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随着农信社认购的央行票据逐步到兑付期限,通过兑付考核发现,农信社改革进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逐渐凸显,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农信社,诸多因素使农信社的票据兑付成为难点。  相似文献   

5.
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事关亿万农民切身利益以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省(区、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尤其是广大农信社严格按照“国发[2003]15号”和“国办发[2004]66号”文件要求,扎实、稳步推进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改革试点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在这次改革中,人民银行作为改革方案设计者之一,在落实国家扶持政策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日,记者就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相关情况对中国人民银行吴晓灵副行长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被列入第二批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范围后,积极行动,努力推进,层层成立领导机构,精心安排部署,认真制定方案,落实扶持政策,增资扩股、清收不良资产、申请专项票据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目前,省联社筹备申请已得到银监会的正式批复。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为确保改革积极稳妥和有序进行,该省政府成立了由副省长王昕担任组长,17 个相关部门参加的山西省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2004年11月,省政府专门召开全省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标志着山西省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为保证全省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的质量和进度,省委、省政府相继下发《关于清收国家公职人员逾期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央 政府决定对八省市改革试点地区的农信社 给予四大政策扶持,具体包括资金扶持、 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浮动利率。资金扶 持总额就达到实际资不抵债数额的50%。 花这么多的钱作为改革成本,在农信社改 革史上没有先例,足见中央对农信社改革 的重视和期待。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试点方案,全国试点省份的农村信用社将享受资金扶持、税收减免、保值贴补和利率浮动四项扶持政策。资金扶持政策是这次农信社改革制度设计中的一种正向经济激励机制,截至目前,共计发行专项票据985亿元,占全国核定票据总额的59%。同时,对中西部地区管理水平较高、资产质量较好的616家农信社增加资金扶持33.22亿元,并将在以后季度的专项票据发行工作中逐步落实,这一扶持政策要求与农信社自身努力挂钩。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深化捉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明确规定,对试点地区的信用社,国家给予一系列政策扶持,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对1994-1997年期间亏损的信用社因执行国家宏观政策开办保值储蓄支付的保值贴补息给予补助。此项政策的出台,对于化解亏损农信社的历史包袱,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稳定货币政策、抑制通贷膨胀过程中,农信社付出了代价,有充足的理由享受国家给予的保值贴息补贴的政策。不论是亏损的还是盈余的农信社,均应纳入享受国家给予的保值贴息补助的政策范围。国家只有出台一些扶持政策,帮助消化历史包袱,理顺体制,才能提高农信社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农信社才能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日,黑龙江省政府研究决定,由省、市(地)、县(市)三级人民政府成立清收农信社不良资产办公室(以下简称“清资办”),负责处置黑龙江省农信社不良资产,推动农信社深化改革与发展,并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扶持政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增扩股金、提高资本充足率是这次深化农信社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取得央行票据扶持的一项硬性要求。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农信社存在资产质量较差、历史包袱较重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多年经营亏损的农信社出现了"募股难"。有的农信社为了达到改革条件,早日取得政策扶持,在募股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操作的问题,这不但违背了农信社募集股金的基本原则和操作程序,给当前的改革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且背离改革初衷,述不到国家"花钱买机制"的良好愿望,甚至潜伏经营风险和社会矛盾,影响农信社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此,本刊特辑录一组稿件,对这一问题进行专门剖析,以期对各地正在进行的农信社改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05年9月28日,广西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区联社)正式挂牌成立,至今已走过五个年头。“这五年可以说是广西农信社五十多年历史上变化最大的一段时间。”“农信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腰杆硬、底气足。”  相似文献   

13.
农信社改革遭遇的种种障碍当前,我国农信社改革发展势头令人鼓舞,但也明显存在着诸多障碍。一是农信社面临多元目标的冲突。表现在:中央政府要求服务“三农”与农信社自身实现“盈利”存在着现实冲突;地方政府对信用社的行政干预与农信社自身求发展之间存在冲突;监管机构的保守监管与农信社追求创新之间也存在冲突。二是农信社未能真正“享受”到国家政策的特殊待遇。农信社所得到的政策扶持与国家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直接注资和剥离不良资产相比,要求还是有些苛刻,所受到的待遇也有不公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农信社的金融资产主要是贷款。贷款品种的创新与质量的优劣,体现着农信社的经营管理水平。本栏目集中了几篇各地农信社有关贷款品种创新与管理的典型事例,供读者参考。近年来,广西区联社加强信贷管理,严控信贷风险,不良贷款持续下降。截至2008年5月末,全区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700.77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比区联社成立时的2005年9月末下降54.70亿元,不良率下降2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农信社改革试点专项央行票据(以下简称“专项票据”)是人民银行为促进农信社改革而专门出台的一项资金扶持政策。目前,部分地区票据兑付成功,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确保国家专项票据政策取得实效的内在要求,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常 务副省长赵正永日前在陕西省农村信用社 2005年工作会议上指出,深化农信社改革 试点工作开展一年多来,陕西农信社积极 推进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国家 各项扶持政策,深化改革和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7.
博罗的合力     
博罗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风景秀丽,境内罗浮山、象头山等自然景观名扬海内外。2004年9月该县农村信用社被选定为广东省统一法人改革5个试点单位之一,自此拉开了深化农信社改革的序幕。开展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博罗信用社一直重视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发挥当地政府保驾护航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改革合力。当地政府主动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出面为农信社排忧解难,使农信社开启了改革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国发【2003】1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颁布实施以来,各项扶持政策逐步落实到位,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亦存在诸多问题与矛盾。农信社的支农效果如何?利润来源中诸要素的影响及贡献度分别是多少?经营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之改制前有哪些变化?归根结底,国家“花钱”是否“买”到了农信社运行的好机制?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考量,文章以对全国首轮试点改革省份之一的山东省110余家基层农信社的实地调研资料作为实证分析依据,设计了30余项改革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取走访座谈与发放调研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此轮农信社的改革现状及其运行绩效作出了客观反映和系统评价:最后得出几点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财政部:六大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全国人大:刑法修改完善反洗钱体系,国家林业局:成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管理办公室,商务部:成立反垄断局  相似文献   

20.
为帮助 农信社消化解决历史包袱,增强支农服务 功能,促进农信社建立起自主经营、自担 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新机制,近 日,湖北省政府发文出台六大配套扶持政 策,力促农信社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