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楚超 《经济师》2011,(12):128-131
新词语的产生,它背后所折射出来的绝不是一个统计学的意义,总是与社会、人口、物质、道德、观念、文化、习俗等的变迁密切相关的。它不仅仅是作为新的语言载体、新的交际工具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是真切地反映了社会生活,记录了整个社会的每一步进程,具有观察社会发展问题的"特殊窗口"功能。  相似文献   

2.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南浔是"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汇聚了丝绸文化、蚕桑文化、渔文化、船拳文化、剪纸文化等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在建设文化礼堂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另一方面,文化礼堂也助推民间文化场馆建设完善,使得散落在农村各地的民间文化、礼仪习俗、精神要素重新构建,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3.
赵斌 《经济研究导刊》2011,(25):265-266
贵州少数民族长期生存在相对稳定和封闭的自然、社会生境中,传统文化的传承构成一张密织交错的网络结构系统,其经线是各民族的习惯法,纬线是宗教禁忌和道德伦理,经纬网格是各民族民俗生活习俗,结点是民族的社会组织和文化职司,传承网络系统覆盖各民族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得以良性传承。  相似文献   

4.
民族音乐是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传承,是少数民族为了繁衍生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积累而成的文化元素.各少数民族音乐随地域环境、生活习俗与文化信仰等的不同,展现着各族群的独特魅力.经济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民族音乐社会经济功能凸显.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村庙开始复苏,村落中庙与校的冷热局面逐渐被打破.村庙是传统乡土人文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根植于村落中的乡土环境、 文脉传统以及生活习俗,与每一个村民的生活紧密相关.同样村校在村落中传播现代科学文化,将近现代的正规教育引进到村落里,使村民的生活发生大的转变.本文旨在通过对村庙与村校的历史演进的展现,说明在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这两个视角下,现代农村中的两种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离婚制度从产生之初就受到了宗教、习俗和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同时俄罗斯的离婚制度在宗教、习俗和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形态。宗教、习俗和文化对俄罗斯离婚法律制度均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圆满离婚”的提出是对离婚问题解决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农村消费群体占我国消费者的绝大多数,他们生活环境比较差,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各种传统消费习俗对他们影响深刻。购买活动中,农民有独特的消费心理和行为表现,找到这些独特消费心理和行为表现的内在根源,也就找到了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8.
目前,北京老字号有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共有81项。主要分布在"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生活习俗"等三大类。其中,进入第一、二批"非遗"名录的区级项目有72项,占全市586项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商业发展史上最后一个高峰期,也是商人文化习俗发展,日趋成熟的时期。来自不同地域的商人,在因袭前人的遗风故俗基础上,并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形成了具有行业及地域性特征的文化习俗。开展对这一时期商人文化习俗的研究,有助于明清商业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限于笔力和篇幅,本文着重对明清商人的经营文化习俗作一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东北少数民族大学生就本民族历史发展的认识、语言文字应用、重要节日习俗及日常生活习俗的留存延续及对他族文化态度等方面的调查得出其对本民族及他民族文化认同状况,据此并提出促进民族文化认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红  何平和 《经济师》2013,(5):185-186
泰山元素是指能够充分彰显泰山风光、历史文化、民风习俗、道德精神等各种蕴涵"泰山"特质的因素的综合。将泰山元素运用于企业产品开发、品牌塑造、包装设计、形象宣传、企业文化创建等方面,将会大大增强企业和产品的地域性特征,提高企业营销品质,全面提升企业社会影响力与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孟玲 《经济研究导刊》2010,(34):35-35,79
物资管理文化指企业在物资管理流通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观、习俗、行为准则等文化成果。这种成果被传播给其他组织或个人,并部分被物化在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中,以达到"以文兴商"、"以文制胜"的效果。原料的采购文化、库管文化、包装文化所反映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事实上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乃至生活方式,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凤族畲嫁行     
范菁  蓝三峰 《资本市场》2011,(11):118-119
<正>"九山半水半分田",浙江景宁生活着号称凤凰后裔的"山哈"畲民。层叠的梯田、悠扬的山歌、美丽的凤装和独特的婚嫁习俗描绘出浙南山城的另类风景。  相似文献   

14.
从"十一五"时期开始,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建设重点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基点.其中,文化创意产业则以其鲜明的产业特征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文化创意设计是我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地域性,文化性.显然文化元素将成为广西文创产品的核心内容,其物质的、 有形的、 仪式习俗、 意识形态等文化属性,即广西省文化的各种表象与内涵,都需要通过创意设计,最终凝聚在不同形态的产品之中.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广西省文创产品开发思路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城市文化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以人为价值核心的文明结晶与追求目标,是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群体习俗与器物和制度等方面的体现,还包括知识基础设施、文化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媒介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的文化含量、文化承载、文化传载与文化容量。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文献收藏功能、信息传递功能以及建筑物的文化符号功能等,构成了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文化要素,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16.
春节期间,贴年画、放鞭炮,人们以此增添佳节的氛围,表达对新生活的憧憬。年画,不仅是年节和民俗里的环境烘托、气氛渲染,也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的载体,更是民众美化生活、辞旧迎新、惩恶扬善、接福纳祥的一种理想寄托和特殊话语。年画源于民间贴门神的习俗。俗话说:"一门之神,财富盈盆。""家中无物穷不怕,只要门上贴年画。"南朝梁宗檩《荆楚岁时记》渲染过新年风习:"贴画鸡,或斫铸五彩及土鸡于户上,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7,(3)
中国吉祥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向往和追求吉庆祥瑞观念的反映,其"中和之美"在我国有着独特的艺术地位,同时又有着广泛的影响。文章对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中和之美"的美学特征和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吉祥文化的"中和之美"渗透出的我国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和风土人情,成为我们认知中华民族的情感、信念、哲思、习俗、灵性、品行、审美、群体共识的有效途径;指出中国吉祥文化的"中和之美"是一种在整体上均衡、和谐的状态。因此,在我国各族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在中国吉祥文化的"中和之美"中,都洋溢着一股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8.
生态移民中的文化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移民工程是将原来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人口迁移到相对适宜生存的地方,首要目的就在于降低迁出地生态环境的人口压力,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是当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时被迫实行的扶贫迁移策略,环境的改变会引起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改变,产生文化变迁.只有适应文化变迁的文化才能生存下来,文化的变迁导致了文化的适应.文化适应的结果是文化变迁.生态移民对民族原有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新旧文化因为环境的改变不断地冲撞、重组、融合形成一种适应新环境的新的文化体系.文化在变迁适应中不断地创新发展.粗略的探讨一下因为生态移民环境改变后文化的变迁与适应.  相似文献   

19.
《时代经贸》2011,(7):56-59
澳门在世界地图上所占的位置微乎其微,但这个弹丸之地却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不同的宗教信仰、传统的民风习俗和小城的现今生活,息息相连辉映成趣。无论在狭窄的街道漫步,还是在迷人的广场流连,多元文化交汇的种种趣味俯拾皆是。  相似文献   

20.
《时代经贸》2011,(13):56-59
澳门在世界地图上所占的位置微乎其微,但这个弹丸之地却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不同的宗教信仰、传统的民风习俗和小城的现今生活,息息相连辉映成趣。无论在狭窄的街道漫步,还是在迷人的广场流连,多元文化交汇的种种趣味俯拾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