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经济师》2016,(4)
中华孝文化是我国古代圣贤教育的智慧结晶,弘扬道德教育,团结民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离不开"孝"的运用。几千年来,孝文化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我国最早论述"孝"的开山之作是《孝经》,孔子认为《孝经》是推崇人伦之行的重要依据。其善事父母思想作为孝的初始含义,可有五种实践路径——孝"悌"结合、以"敬"孝亲、行孝守"礼"、直言劝"谏"、以"俭"为孝。不仅如此,"善事父母"思想中还蕴含一定的管理智慧。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产生着深远持久的影响。孝文化内涵丰富,包括养亲、敬亲、安亲、谏亲、祭亲和荣亲等多个层面,孝文化的丰富内涵中使其在高校德育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对青年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感恩教育、成才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具有重大价值。具体而言,可以从孝文化自身、高校、教师、家庭社会的氛围四个方面入手来充分实现传统孝文化的高校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3.
“孝”观念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是构建血缘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作是孝的文化,而传统的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之上的社会。为此,“孝”乃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重大表现之一,而儒墨两家之“孝”又有一定的分歧。  相似文献   

4.
《经济论坛》2014,(6):F0004-F0004
正河北省志愿服务联合会、河北省志愿服务基金会积极探索采用社会化方式,运用社会力量推进道德建设的方法,动员更多企业积极投身"善行河北"活动。2014年5月10日,河北华瀚集团出资设立了"华瀚德孝基金",年内计划注入资金60万元、募集社会捐款40万元,共计100万元,策划开展"善行河北德孝天下"大型社会公益活动。该公益活动主要包含德孝音乐故事会、德孝大学堂和华夏德孝网等项目。作为"善行河北德孝天下"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的主打活动之一,"善行河北德孝天下——德孝音乐故事会"致力于发扬德孝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5.
荀子孝道思想以"性恶"为人性论依据,主张"隆礼"、"从义"。荀子的"礼义之孝"包含"义"和"礼"内外两个方面,既注重行孝过程中所对应内在真挚情感("义")的流露,又注重"礼"这一外在道德规范对"孝"的引导、规制与维持。因此,荀子"礼义之孝"既继承了孔孟注重"孝治"、"德治"的一面,同时也为法治留下了空间。  相似文献   

6.
杨孚,字元孝,东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七十六年)曾在朝廷任议郎。其故宅在广州下渡村,即今中山大学以东约二公里的江边附近。杨孚是一个关心国家大事的学者。他任议郎期间,直言敢谏,提出了不少有益于国计民生的见解。所  相似文献   

7.
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孝文化包括对自己父母祖先之敬、对亲友长辈之爱和对社会上所有老人的关心和尊敬。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的核心是人的自由和幸福。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是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继承和实践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杨维琴 《经济师》2011,(9):14-15
孝文化是是支持中国家庭养老的主要文化价值理念。孝文化自产生后不断调适,经历了从家庭伦理到社会规范的变迁过程。但当前剧烈的社会变迁使孝文化的约束力减弱,家庭养老方式面临危机。因此,有必要加强传统孝文化的自觉,以推进孝文化的再生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农村,农村的孝文化建设也更加迫切。为此,要通过孝文化内涵的重新确定、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的建立、鼓励先进、制度建设等多方式、多途径结合来构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孝"文化。  相似文献   

10.
朱熹是中国古代继孔子之后影响力最深远的教育家、 学者,他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朱熹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还是程朱理学的代表,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等主张,这些主张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稳定政权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当时社会的稳定,避免了社会的动荡.然而,在朱熹的学说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朱子读书法.本文试图通过深入分析朱子读书法的内涵,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客观评价它的时代价值;同时依据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简要分析朱子读书法对其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5,(11)
孝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代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面临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文化的多面性,对孝文化这种传统的资源更需要融合与完善,通过进一步地发展发挥孝文化资源的最大作用。孝文化资源需要如何继承,并在当代社会继续发挥其作用,是需要去研究的一个课题。文章通过对孝文化当代功能的分析,促进以孝为寄托的丰富而且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德孝古镇文化,争取把德孝古镇的孝文化形成一个典型的品牌,进一步推动附近区域的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孝”既是传统文化,又是道德准则.《尔雅·释训》云:“善父母为孝.”长久以来,长幼有序、事亲至孝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对养老尽孝起到了突出的作用,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老龄化等问题的凸显,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养老需求,后起的机构养老也存在诸多弊端,于是社区养老模式开始进入人们视野.本文主要结合我国的传统和现状,分析在我国特殊的养老文化传统中社区养老发展所需注意的问题,探究社区养老合理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古今国人都非常重视孝,并编纂了相应文献进行普及教育.尽管曾遭鲁迅等批判,但时至今日“二十四孝”仍是宣传孝道的大众通俗读本.孝是否传统美德还无法定论,但不孝在传统中是严重的犯罪,被纳入到“十恶”之中;行孝会奖励以权势、货财等,“二十四孝”中的故事就是典型例子.传统统治者是通过威逼利诱的方式来驱使国人行孝的.  相似文献   

14.
米鸽  丁锐 《经济师》2011,(12):99-100
"孝"的观念贯穿中国历史,孝道观念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在培育人们思想道德方面起到了起始和基础作用。但在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的变化,孝道观念淡化,孝道教育弱化,人们特别是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群体的精神信仰和人文关怀相对缺乏现象越来越明显。大学生道德素质出现了滑坡,他们虽然掌握了高深的专业知识,却不知"孝悌"是什么。因此,加强孝道教育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对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尤为重孝文化教育是解决社会诸多问题的必然选择,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教育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文化中的好家风是博大精深的周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它在家族伦理道德传承上所倡导的"孝笃仁爱"孝老尊亲"自力更生"惟德是辅"崇德向善"等优良家风一直被古往今来的人们世代传承并发扬光大.在全民"共筑中国梦"的今天,我们深入研习、弘扬周文化中的好家风,对进一步提升当代国民道德素质及构建和谐社会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本文以絜矩之道的伦理本位和主体间性两个内在维度揭示德性领导中权利与义务交融、自律与他律统一的特征,在组织内部形成教谕式调节干预机制;同时阐明絜矩之道的忠恕与允中、和谐两个外在维度,借鉴中庸实践思维体系将儒家德性因素导入环境认知、抉择和执行等领导活动中.以絜矩之道为基础构建德性领导的运行机制,在领导理论层面揭示组织中情感价值系统的"合法性"和重要性.在实用理性情境下挖掘本土组织德性领导的生成逻辑,有助于缓解工具理性思维影响下领导者与员工的对立关系及员工意义缺失问题,促进计算逻辑与情感逻辑在领导活动中的耦合.本文构建了强关系引导下的内在自律机制,使德性领导在后现代扁平化网络组织中具有高度适应性,消解组织中领导中心化的弊端,但以伦理情感为领导活动的逻辑起点易产生领导关系锁定和情感束缚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孝作为一种道德传统,与国家治理、社会教化等政治、社会因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孝道的实行,对国家治理、社会教化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7,(5)
孝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五千年的道德积累,更是我们国家家庭养老的理论根基,同时也在农村家庭伦理关系以及代际关系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但是,近几十年来,人们的孝意识、孝观念正在逐渐淡化,从而影响了农村孝文化建设。文章对农村孝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田寿永 《当代经济》2009,(24):104-105
近年来,在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的进程中,湖北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后简称湖北职院)把弘扬中华孝文化作为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塑造大学精神、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系统工程来抓,坚持传统与现代并举、继承与创新并重,着力构建以中华孝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体系,取得明显成效.先后荣获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突出贡献奖、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奖,培养、推出了全国先进典型谭之平,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湖北职院的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进一步提升.2008年,湖北职院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列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老年文化建设进行了考察与分析。伴随社会变迁,养老责任应由家庭与子女承担为主转向以政府与社会承担为主,等级亲子关系与无限亲子责任应过渡到平等亲子关系与有限亲子责任,"父慈"与"子孝"不仅是道德规范,也体现出亲子间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传统孝道已经支撑不起中国今日之养老责任,政府对孝道过分推崇背后掩藏着政府责任的缺失。老年人应客观地看待自己与他人和社会,正视并检讨自身缺点与不足,终身学习与文化反哺,这对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