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常大家都认为"粤商"就是"广东商帮的简称".实际上,要了解什么是粤商,首先要厘清"粤商"的基本概念,也就是要认识"粤商"的内涵和外延是如何演化的.马克思、恩格斯曾说,包括文化在内的所有人类历史,起点都在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因此,研究粤商应该"在商言商",从粤商的经济活动出发去发掘粤商的精神与文化,而不能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海内外粤商以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独特品质,为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乃至对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加强粤港澳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广东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将深化粤港澳合作作为广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为海内外粤商聚力新跨越指明了方向,赋予了海内外粤商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出口大国,中国是遭受新贸易保护主义打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涉及中国的反倾销立案数持续上升.2009年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立案数更创新商,达到37起,其中约1/3的立案来自美国和欧盟.最近两年,由于自然灾害和严重的金融危机,以美国为首的各贸易大国纷纷受挫,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反倾销对中国出口产品进行限制.例如,2009年美国上调对对中国轮胎的关税,欧盟对中国部分鞋类设置了进口限令.据WTO统计,据报道,截至2009年11月,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两反两保"贸易救济调查103起,其中反倾销67起.作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中国,成为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4.
以海商为主要代表的粤商是近现代以来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商帮,在粤商的长期发展中,地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形成了岭南海商的开拓冒险、崇尚家族宗族及社会资本、开放兼容、重商等诸多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5.
粤商自古以来就享有盛名,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到清代十三行,粤商的足迹遍布东南亚、西亚、非洲乃至欧洲,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一直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是中国商业文明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6.
明清粤闽海商的海外贸易与经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进一步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往.粤闽海商在不同国家会受到不同贸易政策的影响,而粤闽海商的海外贸易经营活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公平竞争,因而能够打开国际贸易市场,促进了海外诸国的经济发展.但是,粤闽海商必须承受来自国内海外的繁重税收,还受到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发展的束缚限制.因此,明清粤闽海商的海外经济贸易,始终未能改变其封建经济的性质,因此也不可能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命运.  相似文献   

7.
正一、中心简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商研究中心,是第七批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粤商研究会的发起单位和常设办事机构,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与广东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持单位,《粤商》大型电视纪录片的总策划与总撰稿单位。中心下设"国际商务研究所"、"跨文化管理研究所"、"民营企业研究所"、"商业史研究所"、"产业与商业模式研究所"、"企业家与创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诸多难题,特别是对外贸易和汇率、外汇储备过多等问题.众多影响因素之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威胁,形成了所谓的"中国制造"难题.本文通过分析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主流经济学的贸易理论不适合解释当前对外贸易中出现的问题;一个存在技术进步的中美贸易虚构的模型可以看出中美贸易导致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可能性.本文认为,要保持中国对外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中国制造"的顺利升级,必须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和提高名义经济增长率,唯此才能获得人民币升值牢固的基础和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处于世界前列,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中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和经济面临"新常态"转型的背景下,依靠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成为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新机遇,贸易伙伴趋向多元化,国内经济不断转型,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经济实力迅速上升等.文章主要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变动的原因,同时也提出贸易摩擦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贸易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增长低迷期,出现了国际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长的局面.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也造成了中国外贸增速持续下滑且低于GDP增速的局面.我国战略性计划"一带一路"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外贸困境,给中国的外贸增长带来了一线生机.分析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中,我国应如何把握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外贸回稳,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初步统计,中国2013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1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跃升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环境下,中国外贸取得这样一张"成绩单"是来之不易的,它再次验证了中国外贸的韧性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规模几乎每四年翻一番,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每年约提高0.3个百分点,在全球贸易中的位次每年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际资源性商品市场中的"寡头"国家,中国面临"中国供给带动世界价格下降,中国需求带动世界价格上涨"的现象,严重影响中国的贸易利得和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基于此,文章实证研究了中国资源性商品贸易媒介的形成、转换及其影响,分析了中国资源性商品的贸易市场结构,还测定了中国稀土出口贸易的市场势力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
宋丽莉 《经济问题》2007,332(4):128-129
清中后期,俄国对中国茶叶需求日甚,茶叶成为中俄贸易的大宗交易物品.在北方最大的边贸市场、中俄贸易的三个准入口之一--恰克图,每年由晋商向俄国输出的茶叶不下200万斤.清政府要求边贸商人须持有理藩院颁发的"信票"才能对俄贸易.同时,清政府对边贸商人携带商品的品种、数量、期限也有严格限制.管得过严,统得过死,给边贸商人戴上了沉重的枷锁.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俄商凭借不平等条约得以插手中国内地茶叶贸易,使边贸商人在极不对等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渐处劣势.在对俄的茶叶贸易大战中,晋商程化鹏以超群的胆识两次上书朝廷,请求放宽对俄贸易限制、发展入俄境内贸易.获得清政府的许可后,晋商力挫俄商,在茶叶贸易大战中稍占上风,继续保持了一段时期的繁盛.  相似文献   

15.
大会简介     
《时代经贸》2011,(6):8
由商务部主办、北京市人民政府协办的第三届中国服务贸易大会于2011年6月1日至3日在北京隆重举行。第三届中国服务贸易大会以"服务贸易:推动世界经济新增长"为主题,以"追求实效、提升影响、搭建平台"为目标,着力打造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中国服务贸易大型品牌盛会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归因:城市化和人口红利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以年均9%以上的增速创造了被外媒称为"中国奇迹(China miracle)",使中国跻身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出口国。究"中国奇迹"之因,有观点认为是1978年党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然而,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大国和贸易大国,中国已经取代了日本成为世界反倾销运动中最大的目标,成了国际滥用反倾销手段进行贸易保护的最大受害国.在美国对中国的"轮胎特保案"案例分析中,本文阐述了中国轮胎出口贸易的特点、遭受反倾销诉讼的原因、影响,以及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面的应对策略及启示.  相似文献   

18.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核心内容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新亚欧大陆桥是"一带一路"的建设重点,这条从江苏省起点的大陆桥,途经中国的江苏、安徽、河南等7个省区430多个县市,辐射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云港是其中重要的港口和节点城市.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不仅把亚洲和欧洲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为中国和世界各国开展经贸合作提供了战略平台.  相似文献   

19.
纺织业在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工业部门,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也是最大的供应商.随着中国纺织品无配额时代已经来临,将会给中国纺织品贸易带来巨大机遇,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就是立足这样的现实环境,分析当前中国纺织业的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贸易格局,并试图在"一带一路"的新市场环境中,为纺织业的发展给予积极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中国在世界贸易总量中的排序从1978年的第27位,跃升至2006年的第3位.随着中国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中外贸易摩擦也进入高发期.其中,中美贸易摩擦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影响范围从微观到宏观,从商品到体制政策,涉及金额较大,带来的后果也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